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何谓慢地震 :探索巨大地震预报的可能川崎一郎9787502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川崎一郎著 | 川崎一郎编 | 川崎一郎译 | 川崎一郎绘
    •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川崎一郎著| 川崎一郎编| 川崎一郎译| 川崎一郎绘
    •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03-01
    • 字数:230.00千字
    • 页数:132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2839727
    • 版权提供:地震出版社
    • 作者:川崎一郎
    • 著:川崎一郎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50
    • ISBN:9787502839727
    •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3-03-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3-03-01
    • 页数:132
    • 外部编号:码头附近9102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地震就是位错
    1.什么是位错
    2.地球是块宝石
    3.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和地震预报研究的开始
    4.板块构造学说的概要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地震观
    第二章 什么是慢地震
    1.震源时间与地震波的波形
    2.慢地震的信号
    3.初的失败
    4.地壳变动的连续观测
    5.与消减带的理论不一致——慢地震是地球动力学的暗物质
    6.震级与矩——测量地震规模的尺子
    7.在地方大学的起点
    8.在美国留学
    第三章 三陆远海大型慢地震的发现
    1.早发现的三陆远海大型慢地震
    2.持续了一年的争论
    3.1989年和1994年三陆远海慢地震
    4.从GPs资料看到的耦合
    5.海啸与慢地震
    6.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两个谜
    第四章 兵库县南部地震和地震预报研究的变化
    1.兵库县南部地震发生
    2.兵库南部地震的概况
    3.前震和余震
    4.对地震预报研究体制的反思
    5.地震预报的新研究计划
    6.基础观测网
    7.亲眼看到了震灾后的神户
    第五章 不断发现的慢地震
    ——相模海槽和南海海槽
    1.19年关东大地震
    2.1989年东京湾慢地震
    3.1996年房纶慢地震和1999年、2000年铫子近海慢地震
    4.南海海槽的巨大地震
    5.从1996年日向滩地震到1997年丰後水道慢地震
    6.2000年三宅岛震群
    7.2001年东海慢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吗
    8.南海海槽慢地震的汇总
    第六章 为什么会发生慢地震
    1.速度强化,速度弱化,a一6
    2.室内岩石滑动实验
    3.断层滑动的数值模拟
    4.基于凹凸体的地震图像
    5.重复地震
    6.2003年十胜近海地震和“场”的变化
    第七章 水和慢地震
    1.地幔中的水
    2.水是怎样进入地幔中的呢
    3.低频地震和深部低频微动
    4.美洲西海岸(2ascade的历史地震和慢地震
    5.墨西哥的慢地震
    6.阿的慢地震
    7.水可以起哪些作用呢
    8.用地球化学的方法来监测水的可能
    第八章 预测下一次南海地震和东南海地震
    1.地震发生时期的长期评价和灾害预测
    2.长周期强震动预测和海啸波高预测
    3.积极主动的地震预报研究——寻找慢地震的探寻者
    4.数值模拟的尝试
    5.积极主动的观测
    6.南非的半控制地震发生实验和对1999年台湾地震的观测
    7.内陆型地震
    8.始终以预测为目标
    第九章 围绕地震预报的讨论
    1.地震预报不可能论——自组织l临界现象
    2.对地震预报不可能论的反驳
    3.地震预报是科学 4.现状的自我评价
    5.保护历史文化财产是防灾科学任务的一部分
    6.包含不确定因素的概率风险信息
    7.《Nature》的报道和美国重新审视预报的新动向
    主要引用及参考文献
    后记

    作为承担地震预测研究的一个研究者,面对着南海一东南海地震,希望通过努力,在十年后实现根据物理定律能够做出确切预报的目标。遥望着这一目标,让我们思考了很多问题。至今我们向着这一目标究竟已经前进了多少?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意见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反驳那些认为不可能的意见?当前关于地震预报的研究还缺少什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些什么?如何向非专业的人士说明这些情况?等等。川崎一郎专著的《何谓慢地震(探索巨大地震预报的可能)》就是围绕着上这些问题,如实地阐述了关于地震现象理解的进步和限度。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