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幸福36计 成语典故中的心理学韦志中9787516826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韦志中著 | 韦志中编 | 韦志中译 | 韦志中绘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韦志中著| 韦志中编| 韦志中译| 韦志中绘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68000
    • 页数:205
    • 开本:32开
    • ISBN:9787516823286
    • 版权提供:台海出版社
    • 作者:韦志中
    • 著:韦志中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9.8
    • ISBN:9787516823286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9-07-01
    • 页数:205
    • 外部编号:码头附近8693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家庭篇

    孟母三迁:环境与体验是孩子成才的两大法宝

    天伦之乐:唯有陪伴才能建立亲密关系

    爱屋及乌:婚姻中需要包容

    雪中送炭:婆媳相处的秘籍

    书香门第:家风营造者

    一家之计:家庭规划

    第二章 交往篇

    志同道合:知己的标准

    洗耳恭听:人际交往离不开倾听

    娓娓道来:沟通的技巧

    人为乐:人行为不能断送

    成.人之美:人际交往中难得的品质

    既往不咎:心理层面的问题解决

    第三章 成长篇

    负荆请罪:知错能改,善莫焉
    上屋抽梯:居安思危,潜心修炼

    望梅止渴:积极暗示,整态

    得寸进尺:提高要求,充实自我

    关门捉贼:抓住心贼,逐一改正

    当仁不让:学会担当,不忘初衷

    第四章 情绪篇

    感恩戴德:要有感恩之心

    釜底抽薪:调节不良情绪

    以情制胜:不要被“坏”情绪感染

    不能自已: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指桑骂槐:智慧地宣泄情绪

    慈悲为怀:积极情绪要有,消极情绪也不能消灭

    第五章 学习篇

    凿壁偷光:拥有时间管理能力

    囊萤映雪:学习需要刻苦与自省

    闻鸡起舞:学习要拒绝拖延

    韦编三绝:学习要有目标和方法

    暗度陈仓:在学习中要避免从众,做到自觉自律

    转识成智:实践出智慧

    第六章 **篇

    志在四方:树立远大目标

    潜龙勿用:人生规划与厚积薄发

    否极泰来:学会用积极心态看问题

    孜孜不倦:坚持就是胜利

    心无旁骛: 提高注意力

    舍生取义:选择的重要

    韦志中,1号渡老师,心理督导师。安徽省第十届科协委员,“阜阳好人”,阜阳市心理学会会长,广州市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务员兼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学部主任,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委员。 韦志中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近20年,出版心理学著作《画心》《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谁在掌控你的人生》《团体心理学》《幸福干预》等二十余本。他被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被《人民日报》《南风窗》等上百家媒体采访报道。他创的心学网校有学员3万余名。他以“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为职业理想,努力践行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孟母三迁:环境与体验是孩子成才的两大法宝成语释义孟母三迁,原意是指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拥有一个真正良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既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也表示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重要。
    孟母三迁,在本计策中所包含的意义,不仅是为孩子塑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更是让孩子去体验教育的现实意义。
    成语故事西汉·刘向的《列女传·卷一·母仪》里说:“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孟母三迁的故事便出自于此。
    孟子年时好心很强,贪玩并善于模仿。孟子的家原本住在墓地附近,于是他经常玩丧事和建筑坟墓的游戏,学别人哭拜。孟母见此情形,认为此地不适合儿子居住,于是举家搬迁到集市附近定居下来。在集市居住期间,孟子又开始模仿商人做生意和市民杀猪的游戏,孟母仍然认为此地不适宜孟子居住,便再次举家搬迁至书院附近定居下来。孟子这时开始跟着书院的儒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见此情景十分喜悦,从此便在这里定居下来,不再搬迁。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相传他是鲁国庆父的后裔,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政治上,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随后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于《孟子》一书,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其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心理分析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们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这一言论肯定了后天学习的作用,却完全否定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究人员为研究“人的好斗格是天生还是后天形成的”这一课题,针对魁北克地区2对同卵双胞胎和332对异卵双胞胎的儿童的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儿童6岁前的攻击行为大多与遗传因素相关,而6~12岁阶段的攻击行为则主要是受环境影响。
    这一研究再次实了环境对人格的影响。现今的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怎样的亲子教育,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才能更好地影响孩子,一直是广大家长心中的重大困惑。
    古人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便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在孟母三迁的故事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这种环境对人的影响。
    根据史实记载,孟母三迁就发生在孟子3~7岁之间。在孟轲3岁丧父后,孟母承担起教育孟子的责任,但她发现住在坟墓和闹市附近,都不适合小孟轲的成长。于是她果断地在四年之内三次搬家,搬到宫学附近。事实实,在宫学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影响之下,孟子终成大器。
    环境何以对人的影响如此之大?这当中主要有两个关键词:环境和体验。
    1.环境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存在与发展方式必然为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科技活动、社会意识形态、教育文化等)所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从朴素的社会心理学和生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孟母三迁是经典的环境育人的范例。何谓环境育人呢?是指在一定时代背景下,教育者按照育人目标的要求,努力自觉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科学合理地利用环境资源为育人教育服务的一种方和艺。
    常言道,“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文化熏陶”,文化熏陶就是人文环境对人心理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藏在人文环境背后的文化则影响着人的气质、品格。
    文化指的是什么呢?文化是人们经过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约定俗成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这种思想和行为既是先天遗传的禀赋,即本能;又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即社会影响。
    孟子作为士族之后,拥有其先祖得天独厚的天赋。他虽年幼丧父,但其母按照育人目标,从动态中择优选择环境,三迁其家。以环境做铺垫,以礼学为熏陶,成就了为后世敬仰的“亚圣”孟子。
    这是环境本身给人的自然作用。
    2.体验体验是什么?
    在刘惊铎著的《道德体验论》中体验被定义为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也是一种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化育模式。
    鲁迅在《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中说过:“文学虽然有普遍,但因读者的体验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若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这也就像父母对孩子说一千道一万的“不行”,不如孩子的一次体验来的真实,可见体验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说到这点就不得不提到“游戏”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玩和游戏不仅仅是孩子的天,也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主要方式。当儿童做游戏的时候,他们也是在发展知觉与智力。
    现在游戏不单单是小孩的专属,也是许多成人的。为什么游戏会如此受欢迎呢?主要是它能给人带来体验感。这种体验可以是他们生活中已有的行为,也可以是生活中不存在的行为。也正是有了这种体验模式,才丰富了人的感官体会、精神领悟。
    然而事实上,很多家长在做一些剥夺孩子体验的事情,为孩子制定各种“不行”“不能”“禁止”的条条款款、框框架架,有些父母甚至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规划终生,担任起“直升机父母”的角色。
    所谓“直升机父母”,是指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
    那家长为什么会剥夺孩子的体验呢?一部分原因是爱,因为爱孩子,怕孩子受伤,因此控制孩子的行为,剥夺他们的体验;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家长不愿意承担体验失败的不良后果,他们怕为这个结果买单,怕给自己制造麻烦。
    其实这两种剥夺的前提都是家长怕为此买单,只不过前者更多的是心理的单,后者更多的是物质的单。当然如果情形严重,可能同时存在这两种单,这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的。
    他们都明白“不经风雨怎么见”“温室里的花朵”所蕴含的意义,也知道孩子需要磨炼,需要自己体验。但他们不明白这种体验的剥夺对孩子和家长自身来说都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不明白体验的剥夺将会给他们以及孩子的将来带来多大的创伤。
    杨百翰大学研究人员针对438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过度控制孩子的父母,如果对孩子的关爱越缺乏,孩子的自我价值满足感就越低,不良行为的发生率就越高。
    因此,家长们需要明白的是,让孩子体验会比父母的苦口婆心更能让孩子信服,它不仅能够发展孩子的内在潜能,增长孩子的自信;还可以让孩子获得对事物的认知,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另外,在体验过程中,亲子之间的互动既能让父母和孩子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促进亲子关系和谐,还能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种体验式的教育的意义是的教育形式所不具备的,也是无可替代的。
    幸福之计在家庭的亲子教育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两点:环境塑造和体验教育。
    1.环境塑造环境塑造不仅包括家庭环境,也包括除家庭之外的环境。在家庭环境的塑造方面,由于家庭的经济状况暂时无法改变,所以我们需要塑造的是家庭人文环境。为了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父母的行为举止是要改变的。父母作为孩子的任老师,更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正如“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思想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
    如果家长希望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家长不仅要在家中陪孩子一起阅读,营造读书氛围,还要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之类的公共阅读场所,以及一些诸如博物馆之类的知识氛围浓厚的场所,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
    2.体验教育家长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之下,要给予孩子体验空间。当然由于孩子的经历尚浅,思维方面也没发育成熟,所以犯错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只要孩子的犯错是在法律法规、道德标准允许的情况下,家长都要允许孩子犯错。
    允许孩子犯错,并不是说家长要对孩子不管不问,而是在孩子对所犯错误有所体会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告知正确的方法,及时对孩子的问题指出纠正。
    就像刚刚学习走路的孩子一样,难免会摔跤,但是家长要给他们摔跤的机会,也许两次、三次、四次……甚至十次,只要没有受伤之类的情形出现,家长都不需要去管他们。之后家长就会发现,孩子慢慢地学会了走路,并且越走越稳,越走越快。
    【注意事项】在孩子体验的过程中,家长切记不要将孩子的体验与环境分开。因为体验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只有孩子亲自体验过,家长才这道这个环境是不是适合孩子。
    就像孟母三迁一样,在孟子体验不同的环境之后,孟母才能选择他成长的住处——宫学。

    作者为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校长,3万业内人士心灵导师,从事心理咨询与教育工作20多年,经验丰富,著作等身。
    从成语典故中挖掘心理学理念,从中国传统文化探索社会积极心理学。
    共分6个类别,36个成语故事,蕴含丰富心理哲学,全面、专业,成为现代人的思想行动指南。
    哈幸福课教授泰勒、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知名学者杨绛都在推崇的幸福法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