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守望孩子静待花开王道国9787515817798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王道国著 | 王道国编 | 王道国译 | 王道国绘
    •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道国著| 王道国编| 王道国译| 王道国绘
    •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1-01
    • 版次:2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1-01
    • 字数:165千字
    • 页数:198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5817798
    • 版权提供: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作者:王道国
    • 著:王道国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35
    • ISBN:9787515817798
    •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7-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1-01
    • 页数:198
    • 外部编号:码头附近38297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不要赢了起跑线,输了人生路
    谁让神童仲永变庸子?
    “跑线”过短,天鹅如何飞向蓝天?
    早期教育的出发点
    没有了解和规划,何来成长?
    将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
    成长无须跳级,揠苗无法长
    第二章 多一些耐心,呵护孩子慢慢成长
    孩子的成长不可替代
    家长,你只需要耐心一点点
    好的教育都不是立竿见影的
    慢养才会成器 教育孩子,从了解孩子开始
    教育需要多一些耐心
    第三章 理解孩子,接纳你的“慢小孩”
    认识孩子本来的样子
    懂孩子,才能帮孩子
    捍卫孩子本有的独特
    教育从尊重开始
    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
    正确应对孩子的不良情绪
    别给孩子脑门上贴“笨”字
    第四章 慢养步,学会亲子沟通
    和孩子沟通,需要从小培养
    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
    唠唠叨叨不是爱
    知心话,要饱含深情地说
    担心孩子,也要学会变通
    批评孩子,要客观
    第五章 培养品质,不可抄近道
    培养好品质,靠的是耳濡目染
    爱心:从爱家人开始
    诚信:一次诚信并不难,难的是坚持
    果断:让孩子学会正确处事
    责任感:多鼓励他做力所的事
    自信心:不同的年龄就要做不同的事
    战胜自己:在点滴事件中,引导孩子学会战胜自己
    第六章 培养好习惯,欲速则不达
    好习惯不是养成的
    不要因为一次不诚实就否定孩子
    尊重别人体现在生活的很多细节
    让孩子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多重复,引导孩子学会生存
    改正坏习惯有一个过程
    第七章 ,需要慢慢来
    学习,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学会制订学习计划
    打好基础,让孩子学会学习
    不让孩子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学习目标需适宜
    好不是逼出来的
    第八章 能力培养,需要慢慢“熏”
    能力的培养不在一朝一夕
    孩子的阅读能力不是“打”出来的
    孩子的动手能力不是“说”出来的
    孩子的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
    孩子的思考能力不是“帮”出来的
    孩子的交际能力不是“闹”出来的
    孩子的领导能力不是“训”出来的
    第九章 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润物细无声
    心理卫生培养不是轻而易举的
    停下来,让孩子多欣赏沿途的风景
    多体会,让孩子感受亲情的温馨
    想一想,鼓励孩子抵抗失败的苦难
    笑一笑,教孩子体验生活的美好
    动一动,启发孩子感受身体的灵动
    第十章 寓教于乐——培养孩子创造力
    孩子爱“做梦”是一件好事
    自由的空气带来更多的创造
    寻找适合孩子的游戏
    让孩子学会“玩”
    把孩子交给大自然
    后记 慢养,不等于“放养”!
    附录 致孩子的19岁

    王道国,副教授,现为明德书院院长,《父母规》研究中心顾问,运河企业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孔子研究院儒学会馆文化顾问,大爱“文化教育公益”总发起人,著有《左手责任 右手执行》等作品,参与编写《幸福企业的密码》《师德》等。
    高晓蓉,副教授,从教24年,连续多年被评为很好教师,荣获2014年济宁市教育局“孔孟之乡好看教师”荣誉称号,立足产学研研究,提出“岗位化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闻做讲写”五项能力体系与“思悟谋慧”养成系统。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不寻常的“神童”,可是在极尽发掘之后,他们一般都会失望地发现,自己的孩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如今,有关“神童”的新闻不时地会出现在网络等媒体上。可是,多年之后,当年的“神童”也不过如此。通过媒体,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神童”不再“神”的例子,古代有名气的“神童”就是王安石笔下一个名叫“仲永”的孩子。
    他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父亲不让他继续学习,被当作造钱工具而从神童沦为一
    个普通人的故事:古时候,在一个叫金溪的地方有个叫方仲永的人,仲永家世代以耕田为生。他长到五岁的时候,连书写工具都不认识。忽然有,方仲永却哭着向父亲索要这些东西。
    父亲感到很奇怪,就从邻居那里借来了儿子想要
    的东西。方仲永挥毫取墨,立刻题诗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全乡的秀才都慕名来观赏。从那以后,只要
    人们指定事物让方仲永作诗,他都可以一气呵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让人称道的地方。
    人们都感到惊奇,渐渐地都对他的父亲以礼
    相待。有人甚至还花钱来购买仲永的诗。方仲永的父亲觉得有利可图,就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不让他进一步学习。
    明道年间,王安石跟随父亲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了方仲永,那时他已经十二三岁了。王安石让他作首诗,可是写出来的诗意境全无,完全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王安石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他现在和普通人没两样了!”不可否认,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得多,可是终却成了一个平凡的人。方仲永的天资是不错的,可是由于没有接受到正常的后续教育,终回归成了一个平凡的人。
    古代有伤仲永的典故,其实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这样伤“神童”的事情也比比皆是。
    1983年6月17日,魏出生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一个贫苦的家庭。2岁时,他已经能写出140个物品的名称。
    1988年,魏5岁,很多孩子到这个年龄都还没有上学。但魏却靠着超群的记忆力、独特的思维方式、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超强的自学能力,走上了一条很多孩子都无法效仿的路。13岁,正常的孩子都在上中学,而魏却已经上大学了。那一年,他考出了602分的高分,轰动了整个华容县。
    在高中和大学期间,妈妈一直都在学校陪读,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包括给魏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
    2000年,17岁的魏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这次,妈妈不能跟在他身边了。离开
    了妈妈,魏无法安排独立生活,完全没有生活的自理能力。魏发现,自己实在不能适应没有妈妈照顾的生活。2003年8月,已经上了3年的魏从肄业回到了老家。2004年,魏曾经几度离家出走,长的一次走了39天。
    我们不否认,这些被责令退学的神童并不是人才。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具备,他也不可能去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一个人的生存能力与社会经验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自己在生
    活中慢慢地经历和体会。
    神童的退学是揠苗长的悲剧。让一个心理不成熟的孩子去承受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势必招致失败。从魏母亲的言行中,我们读到了沉甸甸的母爱,也看到了母爱转换成溺爱所带来的直接后果。
    仅仅几年光景,魏就经历了由昔日“神童”到“泯然众人”的人生历程,演绎了一幕现代版的“伤仲永”。
    “神童成长”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需要接受不同的教育,家长应该顺应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不要幻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神童”。
    家长是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孩子的人生中不光只有学习,那只是十多年的短跑片段,更重要的是赢在人生的长跑中。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不要给他灌输与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因为他缺少生活的经验,对知识的感悟并不深刻。要让孩子赢得人生的长跑,就要让他学会学习、愉快学习。P2-5

    爱孩子,就要给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如今,中的庭教育充满了浮躁和功利:从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到一味追求而忽视德育。在这种压力环境下,孩子的心理问题远比过去严重。其实,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 《守望孩子静待花开》是王道国、高晓蓉两人育子19年来的心得、感悟与思索,仅供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们参考。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