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拖延心理学牧之9787516813478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牧之著 | 牧之编 | 牧之译 | 牧之绘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牧之著| 牧之编| 牧之译| 牧之绘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7-01
    • 字数:100千字
    • 页数:213
    • 开本:32开
    • ISBN:9787516813478
    • 版权提供:台海出版社
    • 作者:牧之
    • 著:牧之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6.8
    • ISBN:9787516813478
    •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7-07-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7-01
    • 页数:213
    • 外部编号:涿仝西I12681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向顽症宣战,关于拖延的5个心理效应
    等待效应:思维呆板、行动迟缓
    下班前20分钟你在干什么
    现在就做,不要等待
    战拖有术:巧用等待效应趋利避害
    超限效应:快乐的痛苦代价
    超限效应过犹不及
    超过限度适得其反
    战拖有术:恰到好处,避免超限效应
    鸵鸟效应:逃避现实、消极悲观
    一只不敢面对现实的鸵鸟
    你到底害怕什么
    战拖有术:正确避免鸵鸟效应
    视网膜效应:对他人行为的模仿和学习
    看法怎样,世界便怎样
    鸡蛋里挑骨头难得好感
    战拖有术:克服视网膜效应的影响
    通牒效应:搭上末班车
    了解通牒效应
    临时抱脚
    战拖有术:利用通牒效应激发正能量
    第2章 可怕的:拖延症害你有多深
    充满挫败感,丧失前进的动力
    你越想赢,你就越会输
    输什么也别输心情
    失败只是暂时的挫折
    战拖有术:有效克服失败恐惧症
    碌碌无为:甘于平庸,一事无成
    庞大的碌碌无为群体
    随波逐流风险 “打破”黑洞,敢于冒险
    战拖有术:从此刻起抓住机会
    恶循环:自我否定,身心俱疲
    自我否定引发恶循环
    职业倦怠症的深渊
    整态,找回自信
    战拖有术:自我激励15法
    激情不再:满足现状,得过且过
    你的激情去哪儿了
    混日子的“橡皮人”
    追求卓越,重燃激情之火
    财富跟着激情走
    战拖有术:恢复工作激情的4点建议
    第3章 别固执!缺憾也是一种美
    谁都不完美,勇于承认不完美
    完美的苛求态度
    承认不完美
    战拖有术:承认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足
    尽心尽力胜过尽善尽美
    不求尽善尽美,但求尽心尽力
    战拖有术: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迅速转弯,别在错误里拖延
    每天反省一下自己
    自我反省,自我提高
    拒绝认错使问题更加严重
    战拖有术:从过去的错误中走出来
    用理智克制冲动
    情绪成就你,也毁灭你
    情绪会相互传染
    善用情绪带来的影响
    战拖有术:克制冲动的方法
    第4章 日事日清,今天的事今天做完
    处理事务有条有理
    办公室里常见的两类人
    积极地行动起来
    战拖有术:关键时刻果断选择
    今天的事不要推到明天做
    关注今天,活在今天
    每天有每天的理想和决断
    该做的事赶紧去做
    解除拖延症的困扰
    战拖有术:解决拖延习惯的方法
    分清轻重缓急,工作举重若轻
    的人做的事
    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把首位位的事放在首位
    战拖有术:工作分清主次,设定优先顺序
    第5章 你的时间你做主:时间管理
    时间,生命有限
    具备时间观念
    地计算时间
    时间的价值
    战拖有术:认识时间陷阱
    避免淹没于琐事之中
    善于自制,不荒废时间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浪费时间
    洁身自好,不听他人隐私
    简单生活,不为物役
    放弃也是一种节时策略
    抛弃无用的虚名
    不滥用时间管理
    战拖有术:善用零碎时间
    调整时间点数
    早到公司一小时
    午餐时间延后一小时
    平时买礼物
    夜间逛超市
    把24小时变成48小时
    战拖有术:树立现代时间观念
    拒绝不速之客的造访
    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处理来自上级的干扰
    处理来自下级的干扰
    处理来访者的干扰
    战拖有术:在工作中学会拒绝
    将办公桌从“文山纸海”中拯救出来
    办公桌是工作的一面镜子
    办公环境需要整理与装饰
    让你的办公桌整洁有序
    战拖有术:养成整理办公桌的好习惯
    附 全球政经圈对拖延者的忠告和提醒
    马云告诫年轻人:拖延等于死亡
    比尔·盖茨:我是如何克服拖延的
    本杰明·富兰克林:教你5招克服拖延
    摩根写给儿子的信:有效利用时间

    等待效应:思维呆板、行动迟缓银行办业务需要排队,ATM机前取钱需要排队,乘坐公交、地铁需要排队,食堂吃饭需要排队,超市
    买东西付钱也需要排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
    活中,相信没人对排队等待感到陌生。看着眼前犹如
    长龙般的队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排队
    的时间是如此漫长,哪怕只不过等了10分钟,却感觉仿已经过了一个世纪。
    等待容易让人陷入一种思维呆板、行动迟缓的精神状态。拿简单的一个例子来说,银行里正在等待叫号的顾客们,根本无法安下心来做某件事情,哪怕是诸如看电视、电影,或者阅读自己喜欢的杂志、书籍等,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万一自己一不留神错过了叫号该怎么办呢?正是因为抱着这种等待的心理,他们不等到目标出现就无法安静下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明了等待与行动效率之间的反比例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由于对某件事情的等待,人们往往会产生态度或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等待效应。尽管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刻意关注生活或工作中的等待,但这种等待效应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你的生活和工作。
    仔细回想一下:下班前的20分钟里你在干什么?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7。34%的人在接近下班的时间里都无心工作,他们大多思维呆板、行动迟缓,要么装模作样地“磨洋工”,要么以极其低下的效率来强制自己工作,还有一部分人会以收拾办公桌的方式来浪费临近下班的时间。
    中午吃饭之前磨蹭一会儿,下午下班之前又拖延一会儿,原本定好的工作任务又怎么能完成呢?实际上,下班前的“放松”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它会给你带上沉重的精神枷锁。为了减轻自己的内疚感和负罪感,你常常会我安道:“马上下班了,就10分钟
    而已,即便是干活也干不了多少,明天上班再说吧!
    ”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事事都要拖延,每天下班前都要给自己留个“尾巴”,那么长此以往,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如果不想成为拖延者,就不要总是等着下班、等着放、等着周末。千万不要小看下班前的10分钟,尽管一个10分钟做不了什么大事,但如果把每天的10分钟都加起来,算得上一大笔时间财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浪费他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每天浪费10分钟,日积月累就是一大笔损失,也许就是因为这点时间利用率上的差别,就会让你失去职场竞争中的优势,从此沦落为浑浑噩噩之人。
    下班前20分钟你在干什么等待往往会使时间变得漫长,在等待的过程中人的内心也会饱受煎熬,既然如此,你为什么非要选择毫无趣味的等待呢?其实,无所事事的等待比有事可干的等待显得更漫长,内心也更容易烦躁不安。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眼巴巴地等着下班铃声响起呢?
    你不妨把下班前的10分钟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这样既能消除等待效应所带来的思维呆板、行动迟缓,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令你免受内心煎熬、烦躁之苦,可谓一举两得。
    赛文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品牌策划,从专业角度来说,他算得上是一名出色的品牌公关人员。然而遗憾的是,能力出色的他不仅从来没有获得过领导的赏识,而且常常成为各种会议上批评和教育的对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天啊,怎么还不下班?我刚才看表还有15分钟
    ,过了这么半天,怎么还有10分钟才能下班?”这是赛文每天临下班时的口头禅,甚至有时候会反反复复说上好几遍。想继续工作吧,又工作不下去,因为心思早就飞到了别处。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怎么可能不让人行动迟缓呢?索就干脆什么也不干,等着下班好了。
    起初,赛文等得不耐烦了,就提前开始收拾办公桌,可收拾完了还不到下班时间,等得心浮气躁实在难受,于是便不由自主地开始和周边的同事闲聊。因为这事,同事对赛文多少都有些意见:“啊?刚才你说什么?我太忙没听到,一会儿下班再说吧!”“赛文你这个闲人不要在我们眼前晃了,我们可没你这么有时间。”同事或不予理睬或话中有话的回应让赛文十分郁闷,但更令他郁闷的是领导的批评。“还有30分钟才下班呢!你现在不好好工作,还找人聊天,你上班时间不工作已经属于违纪了,居然还故意耽误别人!”“赛文你究竟是怎么回事?虽然快下班了,但现在竟还不到时间。你这么快就收拾东西,本职工作都做完了吗?”因为等待下班,赛文每天都会提前进入下班状态
    。明明离下班还有30分钟,可就是没办法集中精神做事,工作效率低下;明明今天可以完成的工作,结果总是留到明天。久而久之,他的工作堆了一大堆,自然就起了导的不满。
    要么被公司扫地出门,要么改变自我,赛文经过痛苦纠结的思考,选择了后者。此后,每到快下班时,赛文就反复告诫自己:忘掉还有多长时间下班。这个应对之策听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记得有人曾经说过:“除掉杂草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田里都种上庄稼。”从等待下班的消极状态中摆脱出来,赛文开始等待季度总结暨表彰大会,并希望自己能够在季度总结大会上拿到数额不菲的奖金。有了拿奖金这个目标,赛文整个人都显得精神奕奕,哪怕是距离下班只有3分钟,他依然能够心如止水地忙着做自己的工作,而且工作效率一直处于高效状态。在不知不觉中,赛文告别了因等待下班而造成的思维呆板、行动迟缓,工作状态也有了一个相当大的改观。有付出就有收获,赛文的努力很快就获得了领导的认可,并被列为品牌策划部门的经理候选人。
    等待下班与等待季度总结暨表彰大会都是等待,都暗含着等待效应,为什么所产生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呢?通过赛文的经历你不难看出,等待效应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你如何运用。P2-5

    拖延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极其痛苦的精神折磨,因此超过95%的拖延者都希望自己能够摒弃这种习,重新回归正常而规律的生活和工作。尽管人们有心不拖延,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为了帮广大拖延者成就更精彩的人生,牧之著的《拖延心理学》紧扣拖延者的特点,有针对地提出了不少战胜拖延的方式和方法,希望为广大拖延者提供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