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位大健康于志远9787515216393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于志远著 | 于志远编 | 于志远译 | 于志远绘
    •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于志远著| 于志远编| 于志远译| 于志远绘
    •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01-01
    • 字数:310千字
    • 页数:229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5216393
    • 版权提供:中医古籍出版社
    • 作者:于志远
    • 著:于志远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48
    • ISBN:9787515216393
    •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8-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8-01-01
    • 页数:229
    • 外部编号:涿仝西I12228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经穴畅通,百病不生
    经络:健康的守护神
    穴位:的“保健医生”
    取穴有方:找准穴位的方法技巧
    章 手太阴肺经:肺脏健康的晴雨表
    中府:通肺经,治腹胀
    云门:消气解闷又能治咳嗽
    侠白:您消除恐惧的穴位
    尺泽:补肾养肺的养生要穴
    天府:缓解过敏鼻炎
    孔:止血戒烟要穴
    列缺:补肺益肾要穴
    经渠:理气降逆治咳嗽
    太渊:调整肺功能穴
    鱼际:润肺化痰治咳血
    少商:治咳嗽的穴
    第二章 手阳明大肠经:肺和大肠的保护神
    商阳:调节消化功能,加快新陈代谢
    二间:清热消肿
    三间:牙痛从此不眷顾
    合谷:清热止痛急救穴
    阳溪:补阳气、提精神的要穴
    偏历:龋齿牙痛穴
    温溜:祛除体内的寒邪
    下廉:调理肠胃治目痛
    上廉:通经络、利关节
    手三里:润化脾燥治腹泻
    曲池:疏风清热要穴
    肘髋:颈椎病的穴
    手五里:止咳化痰治臂痛
    臂膈:清热理气瘦手臂
    肩髑:防治肩周炎要穴
    巨骨:理气化痰的穴
    天鼎:治呃逆有
    扶突:止咳平喘有
    口禾骼:疏风利窍治鼻病
    迎香:治疗各种颜面疾患的要穴
    第三章 足阳明胃经:人的后天之席
    承泣:清热泻火预防黑眼圈
    四白:明目白
    巨罄:美化脸部曲线
    地仓:治口喁流涎穴
    大迎:祛风消肿、利口齿
    颊车:面部按摩轮廓美
    下关:护耳止痛用此穴
    头维:让你的头发更秀美
    人迎:调气补气,缓解咽喉痛
    水突:咽喉疾病的主治医师
    气舍:止咳平喘化痰有
    缺盆:人体内健康的“聚宝盆”
    气户:胸胀理当找此穴
    库房:健美乳房治气喘
    屋翳:胸肋胀痛穴
    膺窗:理气宽胸丰胸穴
    乳中:促进消化按此穴
    乳根:丰胸下乳
    不容:和胃理气治腹部胀满
    承满:一按止胃痛
    梁门:消化不良穴
    关门:消食导滞有效穴
    太乙:缓解胃疼腹胀
    滑肉门:消除肚脐周围脂肪
    天枢:理气行滞消化
    外陵:和胃理气治痛经
    大巨:长按能
    水道:利水通淋治疝气
    归来:调经孕的穴
    气冲:长按暖腿脚
    髀关:舒筋活络强腰膝
    伏兔:祛寒湿、利腰膝
    阴市:强腰膝、散寒湿
    梁丘:调理脾胃治血尿
    犊鼻:祛风湿、利关节
    足三里:长寿穴
    上巨虚:治疗腹泻的常用穴
    条口:缓痉止痛治转筋
    下巨虚:理肠胃、清湿热
    丰隆:化痰强穴
    解溪:降胃火、止头痛
    冲阳:暖胃护胃
    陷谷:治浮肿
    内庭:治消化不良
    厉兑:治呕穴
    第四章 足太阴脾经:气血生化之源
    隐白:“妇科御医”
    大都:补钙奇穴
    太白:健脾要穴
    公孙:健脾益胃
    商丘:脾脏排毒要穴
    三阴交:女朋友的“健康益友”
    漏谷:善于健脾
    地机:健脾渗湿、调理月经
    阴陵泉:健脾利水、通利三焦
    血海:补血养血治经闭
    箕门:调下焦、健脾利水
    冲门:理血、调下焦
    府舍:调气、理肠、散结
    腹结:行气血、调脏腑
    大横:健脾利湿、消化
    食窦:改善各种胃炎、调理脾病
    腹哀:消化治痢疾
    天溪:丰胸要穴
    胸乡:理气宽胸治胸痛
    周荣:生发脾气、降气止咳
    大包:改善关节疼痛
    极泉:强健心脏、缓解胸闷
    第五章 手少阴心经:主宰人体的君王
    青灵:宽胸宁心治目黄
    少海:益心安有
    灵道:有效防治诸心痛
    通里:脉、清心火
    阴郄:沟通心肾除心烦
    神门:治失眠、防老年痴呆
    少府:安全有效的“清心丸”
    少冲:宁心清脑又开窍
    少泽:摆脱神经头痛
    第六章 手太阳小肠经:擒拿液病的机敏杀手
    前谷:明目聪耳治耳鸣
    腕骨:要想颈椎安,常把腕骨按
    后溪:泻心火、气
    阳谷:让你青春不老
    养老:专治老年症
    支正:常按可祛青春痘
    小海:常按脸色红润气色佳
    肩贞:摆脱肩周炎之苦
    膈俞:肩臂疼痛的克星
    天宗:经常按揉能美胸
    曲垣:疏风止痛缓解肩周疼痛
    秉风:肩痛不举穴
    肩外俞:颈项强急疗效好
    肩中俞:咳嗽不止有
    天窗:预防颈椎病的要穴
    天容:清咽润喉的护嗓穴
    颧谬:三叉神经痛要穴
    听宫:用脑过度耳鸣常用穴
    第七章 足太阳膀胱经:人体排毒通道的掌控者
    睛明:眼睛输送气血的要穴
    攒竹:治迎风流泪的穴
    眉冲:感冒头痛鼻塞有
    曲差:鼻炎鼻寒效果好
    五处:头痛目眩不求人
    承光:放松大脑穴
    通天:揉揉鼻子马上通
    络却:耳鸣头晕有
    玉枕:头项病痛一扫光
    天柱:提神醒脑、去疲劳
    大杼:风湿痹症效果好
    风门:感冒哮喘有
    肺俞:防过敏鼻炎有
    厥阴俞:止咳止呕效果好
    心俞:治疗咳喘的“小太阳”
    督俞:理气宽胸效果佳
    膈俞:促血液流通,增欲
    肝俞:理气明目降肝火
    胆俞:肋间神经痛的穴
    脾俞:养脾调胃饮食
    胃俞:防治胃病有效穴
    三焦俞:治疗糖尿病效果佳

    2500年前,中国诞生了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支,在分支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支,古人称这些分支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黄帝内经》里对人体经络的作用倍加推崇,其有言”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就是说人生下来、活下去、
    生病、治病都有赖于经络。如果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个器件的有机组合,经络就是串引这些组合的丝线,而穴位则是这些组合的结点。从经穴的角度来看,人体中“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加上身体前正中央有一条“任脉”,后正中央有一条“督脉”,这14条“正经”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与年的数基本吻合。
    >>联系内外,网络全身经络系统由主体部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别、络脉)、内属部分(属络脏腑)和外连部分(经筋、皮部)组成,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也是联结人体各个部分的基本途径。人体的脏腑、器官、
    皮毛、孔窍、肌肉、筋腱、骨骼等,就是依靠经络的沟通和联结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系统外行于体表,内属于脏腑,纵横交错,沟通表里,贯穿上下,通过多种通路和途径将机体上下、左右、前后各个部分,以及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体表与脏腑,官窍、皮肉、
    筋腱和骨骼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其具体联系通路有以下一些特点:十二经脉和十二经别,着重在体表与脏腑以及脏腑之间的联系;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着重在体表与体表,以及体表与脏腑之间的联系:十二经脉通过奇经八脉,加强经与经之间的联系;十二经脉的标本、气街和四海,则加强人体前后腹背和头身上下的分段联系。
    正如《黄帝内经灵枢·海论》所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脏腑居于内,肢节居于外,其间是通过经络系统相联系。经络系统是以头身的四海为总纲,以十二经脉为主体,分散为三百六十五络遍布于全身,将人体各部位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有机体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完整和统一。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黄帝内经灵枢·本藏》论经络的作用是:“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经气推动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约束气血的运行轨道,调节气血的容量,对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平衡起着总领的作用。没有经络系统对全身的维系、协调和平衡,就不可

    于志远编著的这本《位大健康》介绍的穴位,不仅配有准确的骨骼定位图,还附加了穴位的定位、按摩方法和养生说明,让你轻松就能找到穴位,一看就懂、一按就灵。无论是美容养颜、瘦身美体、日常养生,还是缓解身体不适及治疗疾病,都可以根据书中介绍的穴位和手法,不用打针、吃药,减少花费,为自己、家人以及亲戚朋友进行方、无创伤的养生保健。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