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构造地质学简明教程(高等学校教材)吴德超//赵德军9787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吴德超//赵德军著 | 吴德超//赵德军编 | 吴德超//赵德军译 | 吴德超//赵德军绘
    •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吴德超//赵德军著| 吴德超//赵德军编| 吴德超//赵德军译| 吴德超//赵德军绘
    •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9-01
    • 字数:440千字
    • 页数:269
    • 开本:16开
    • ISBN:9787116092341
    • 版权提供:地质出版社
    • 作者:吴德超//赵德军
    • 著:吴德超//赵德军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32
    • ISBN:9787116092341
    • 出版社:地质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5-09-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5-09-01
    • 页数:269
    • 外部编号:涿仝西I2916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章 绪论
    一、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
    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原生构造
    节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
    一、岩层、层面、层理及其识别
    二、利用原生沉积构造确定岩层的顶、底面
    第二节 侵入岩体的原生构造
    第三节 火山岩层的原生构造及顶、底面识别
    一、火山岩层的原生构造
    二、火山岩层顶、底面判别
    第三章 地质构造产状、岩层出露特征及地层接触关系
    节 地质构造的产状
    一、面状构造的产状及其表示方法
    二、线状构造的产状及其表示方法
    第二节 岩层的出露特征
    一、水平岩层露头形态、露头宽度及厚度
    二、直立岩层露头形态、露头宽度及厚度
    三、倾斜岩层出露特征
    第三节 地层的接触关系
    一、地层接触关系类型、特征及形成过程
    二、不整合的观察研究与地质意义
    第四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节 应力分析
    一、外力、内力和应力
    二、应力状态
    三、应力场、构造应力场、应力轨迹和应力集中
    第二节 变形分析
    一、物体变形概述
    二、应变
    三、岩石变形的阶段
    四、剪裂角分析
    五、应变椭球体
    六、递进变形
    第三节 岩石的力学质
    一、围压因素
    二、温度因素
    三、流体因素
    四、时间因素
    第五章 褶皱
    节 褶皱的概念、基本类型及要素
    一、褶皱的概念
    二、褶皱基本类型
    三、褶皱要素
    四、褶皱轴面和枢纽产状的测定
    第二节 褶皱分类
    一、形态分类
    二、产状分类
    三、褶皱的组合分类
    第三节 褶皱的形成机制
    一、褶皱形成的基本类型
    二、褶皱形成中的压扁作用
    三、影响褶皱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褶皱的观察和研究
    一、褶皱形态的研究
    二、研究褶皱形态的纵深变化
    三、研究褶皱内部小构造
    四、确定褶皱的形成时代
    第六章 节理
    节 节理的分类
    一、根据节理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
    二、节理的力学质分类
    三、节理的成因分类
    四、节理组和节理系
    第二节 节理的分期和配套
    一、节理的分期
    二、节理的配套
    第三节 不同地质背景上发育的节理
    一、与褶皱有关的节理
    二、与断层有关的节理
    三、与区域构造有关的节理
    第四节 节理的观察研究与资料整理
    一、节理的观察研究
    二、节理的资料整理
    第七章 断层
    节 断层要素及断距
    一、断层面、断层带和断层线
    二、断盘
    三、滑距
    四、断距
    第二节 断层的分类
    一、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
    二、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分类
    三、切割深度分类
    四、变形属分类(力学质及构造岩类型分类)
    五、活动分类
    六、规模分类
    第三节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特征及组合形式
    一、正断层特征及组合形式
    二、逆断层特征及组合形式
    三、平移断层特征及组合形式
    第四节 韧剪切带(韧断层)
    一、韧剪切带的几何特征
    二、韧剪切带内的变形变质特征
    三、韧剪切带剪切运动方向的确定
    第五节 断层岩
    一、碎裂岩系列
    二、糜棱岩系列
    第六节 断层效应
    一、正(逆)断层引起的效应
    二、平移断层引起的效应
    三、平移正(逆)断层或正(逆)平移断层引起的效应
    四、横断层错断褶皱引起的效应
    第七节 断层形成机制
    一、安德森模式
    二、哈弗奈模式
    第八节 断层的观察和研究
    一、断层的识别
    二、断层面产状的测定
    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确定
    第九节 区域大断裂
    第八章 岩浆岩体的构造研究
    节 岩浆岩体的产状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一、岩浆岩体的产状
    二、岩浆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第二节 岩浆岩体的原生构造
    一、侵入岩体的原生构造
    二、喷出岩体的原生构造
    第三节 岩浆岩体的次生构造
    一、岩浆岩体的褶皱构造
    二、岩浆岩体的次生断裂构造
    第九章 劈理与线理
    节 劈理
    一、劈理的结构
    二、劈理的分类
    三、不同地质背景上发育的劈理
    四、劈理的观察与研究
    第二节 线理
    一、线理的概念
    二、线理的分类
    三、线理的野外研究
    第十章 变质岩区的构造
    节 变质岩区的构造特点
    第二节 变质岩区的构造研究
    一、变质岩区的构造置换
    二、变质岩区的成层构造
    三、变质岩区的地层系统
    四、变质岩区的褶皱构造及叠加褶皱
    五、变质岩区的断裂特征
    六、变质岩区的不整合
    第三节 变质岩区构造的野外工作方法
    一、填绘构造岩图
    二、编制或填绘形面图
    三、选择关键地段进行重点构造研究
    四、测制地质剖面和建立地层系统
    五、成图阶段
    十章 新构造及活动构造
    节 新构造及相关概念
    第二节 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形式
    一、褶皱和断裂
    二、地貌标志
    三、冲积物标志
    四、地震
    五、火山活动
    六、温泉
    七、变质作用
    八、地球物理异常及地形变
    第三节 新构造类型
    一、隆起构造
    二、坳陷构造
    三、断块构造
    第四节 活动断层
    一、活动断层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二、活动断层标志
    三、活动断层分类
    四、活动断层研究
    第五节 中国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分区
    一、中国新构造运动特征
    二、中国新构造运动分区
    第六节 区域构造稳定评
    一、区域构造稳定评的重要意义
    二、区域构造稳定分级及评价
    参考文献
    附篇一 极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
    节 极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赤平投影网的使用方法
    第三节 用赤平投影网求解地质构造问题
    附篇二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材
    实习一 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实习二 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实习三 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实习四 读褶皱地区地质图
    实习五 绘制褶皱地区剖面图
    实习六 编绘和分析构造等高线图
    实习七 用赤平投影方法确定褶皱枢纽和轴面产状
    实习八 编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
    实习九 编制节理极点图和等密图
    实习十 根据共轭剪节理求主应力轴方位并绘制主应力网络图
    实习十一 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层产状及断距
    实习十二 分析褶皱及断层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实习十三 分析岩浆岩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实习十四 分析变质岩区地质图并作地质构造图
    实习十五-十八 构造地质综合作业
    附录
    附录I 常见岩石花纹图例
    附录Ⅱ 常见各类岩石名称与符号
    附录Ⅲ 地质图件上常用符号
    附录Ⅳ 地层代号和色谱
    附录V 真倾角、视倾角换算图及三角函数表
    附图
    附图1 凌河地形地质图
    附图2 南涧镇地形地质图
    附图3 松溪地形地质图
    附图4 嘉阳坡地形地质图
    附图5 暮云岭地形地质图
    附图6 武华镇地质图
    附图7 凉风垭地区地形图
    附图8 双塘涧地质图
    附图9 望洋岗地形地质图
    附图10 金牛镇地质图
    附图11 飞云山地质图
    附图12 彩云岭地质图
    附图13 迁钢市地质图
    附图14 清源县地质图
    附图15 松岭峪地质图
    附图16 景岭峪地质图
    附图17 库尔什地质图
    附图18 吴氏网
    附图19 施密特网
    附图20 赖特网
    附图21 普洛宁网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