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智能制造概论李琼砚 路敦民 程朋乐9787111674870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李琼砚 路敦民 程朋乐著 | 李琼砚 路敦民 程朋乐编 | 李琼砚 路敦民 程朋乐译 | 李琼砚 路敦民 程朋乐绘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琼砚 路敦民 程朋乐著| 李琼砚 路敦民 程朋乐编| 李琼砚 路敦民 程朋乐译| 李琼砚 路敦民 程朋乐绘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95000
    • 页数:256
    • 开本:16开
    • ISBN:9787111674870
    • 版权提供: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李琼砚 路敦民 程朋乐
    • 著:李琼砚 路敦民 程朋乐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9
    • ISBN:9787111674870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4-01
    • 页数:256
    • 外部编号:涿仝西I1961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章 绪论

    1.1 智能制造基本概念

    1.1.1 智能制造的定义、内涵及特点

    1.1.2 智能制造与制造

    1.2 智能制造技术

    1.2.1 智能制造技术体系结构

    1.2.2 智能制造技术特征

    1..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1.3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第2章 智能制造系统

    2.1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2.2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2.1 PLM概述

    2.2.2 PLM的发展历程

    2.. PLM与PDM的区别

    2.2.4 PLM的主要功用

    2.2.5 PLM的建方

    2.2.6 PLM的发展趋势

    . 企业资源计划

    ..1 ERP概述

    ..2 ERP的发展历程

    .. ERP系统分类

    ..4 ERP企业应用

    ..5 ERP系统带来的效益

    .. ERP平台式软件

    2.4 制造执行系统

    2.4.1 MES的产生与定义

    2.4.2 MES的角色作用

    2.4.3 MES的功能模块

    2.4.4 MES与信息系统的关系

    2.4.5 ERP、MES、PCS的信息集成

    2.4.6 MES的发展趋势

    2.5 信息物理系统

    2.5.1 CPS的定义

    2.5.2 CPS的结构体系

    2.5.3 CPS的特征

    2.5.4 C的遇与挑战

    2.5.5 CPS与智能制造

    第3章 智能制造工艺

    3.1 制造工艺概述

    3.1.1 经典制造工艺简述

    3.1.2 特种加工技术

    3.1.3 高速切削

    3.1.4 仿生制造

    3.1.5 微机械加工

    3.2 智能设计技术

    3.2.1 智能CAD

    3.2.2 智能CAPP

    3.. 绿色设计

    3.3 智能制造装备

    3.3.1 智能机床

    3.3.2 工业机器人

    3.3.3 增材制造装备

    3.3.4 智能制造生产线与智慧工厂

    3.3.5 智能制造装备的优势

    第4章 工业机器人

    4.1 工业机器人概述

    4.1.1 工业机器人的历史发展

    4.1.2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

    4.1.3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4.1.4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指标

    4.1.5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4.2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

    4.2.1 工业机器人的手部

    4.2.2 工业机器人的腕部

    4.. 工业机器人的臂部

    4.2.4 工业机器人的机座结构

    4.3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4.3.1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特点及主要功能

    4.3.2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

    4.3.3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

    4.4 工业机器人的传感系统

    4.4.1 工业机器人常用传感器的分类

    4.4.2 工业机器人内部传感器

    4.4.3 工业机器人外部传感器

    4.5 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与编程

    4.5.1 工业机器人轨迹规划

    4.5.2 工业机器人编程

    第5章 数字化制造技术

    5.1 产品数据的数字化处理

    5.1.1 工程数据的类型

    5.1.2 工程数据的数字化处理方法

    5.1.3 数字化建模技术

    5.1.4 产品数字化管理

    5.2 逆向工程技术

    5.2.1 概述

    5.2.2 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

    5.. 逆向工程软件

    5.2.4 逆向工程举例

    5.2.5 逆向工程的应用

    5.3 增材制造技术

    5.3.1 概述

    5.3.2 增材制造数据处理

    5.3.3 典型增材制造工艺

    5.3.4 增材制造常用材料

    5.3.5 组织工程

    5.3.6 增材制造的应用

    5.4 虚拟制造技术

    5.4.1 基本概念

    5.4.2 虚拟制造的关键技术

    5.4.3 虚拟制造软件

    第6章 智能检测技术

    6.1 频识别技术

    6.1.1 概论

    6.1.2 RF的工作原理

    6.1.3 RF识别系统的编码调制和解调

    6.1.4 数据完整与安全

    6.2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

    6.2.1 概j沦

    6.2.2 机器视觉系统的构成

    6.. 机器视觉的核心算法

    6.2.4 机器视觉的工程应用

    6.3 无损缺陷检测技术

    6.3.1 概论

    6.3.2 超声波检测

    6.3.3 线检测

    6.3.4 磁粉检测

    6.4 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技术

    6.4.1 概论

    6.4.2 深度学习的主要检测方法

    6.4.3 深度学习检测应用——肋骨骨折检测

    第7章 信息技术承载下的智能制造系统

    7.1 制造信息系统

    7.1.1 定义、特和应

    7.1.2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7.1.3 制造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7.2 工业大数据与物联网

    7.2.1 工业大数据的来源

    7.2.2 工业大数据的关键技术及特点

    7.. 工业物联网的内涵与特

    7.2.4 工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7.3 数据中心与云计算技术

    7.3.1 数据中心概述

    7.3.2 数据中心网络的基本结构

    7.3.3 云计算及其应用

    7.4 基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7.4.1 项目背景

    7.4.2 案例特点

    7.4.3 需求分析

    7.4.4 总体设计情况

    7.4.5 实施步骤

    7.4.6 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李琼砚,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于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得工学博士。1998-2004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和比利时Metalogic.N.V工作, 从事并联机器人、计算机视觉及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 。2014-2015年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南澳大学(UNISA)作访问学者一年。自2005年在北京林业大学任教以来,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化制造技术方面的研究,同时从事《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互换与技术测量》及《工程训练》等课程的教学。



    本书主要介绍了智能制造技术内涵和技术体系、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工艺、工业机器人、数字化制造技术、智能检测技术及信息技术承载下的智能制造系统等相关知识。希望帮读者初步了解智能制造相关理念和关键技术,进一步普及推广智能制造相关知识,培养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章内容体系,在每一章开始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给出了该章完整的知识框架,帮学生条理化、系统化地梳理所学知识。本书可供高等学校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作为生和专业课程的教材,同时也可为部门、制造业企业和研究机构中从事制造业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