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二手正版档案管理学(第五版) 王英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王英玮 陈智为 刘越男著 | 王英玮 陈智为 刘越男编 | 王英玮 陈智为 刘越男译 | 王英玮 陈智为 刘越男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英玮 陈智为 刘越男著| 王英玮 陈智为 刘越男编| 王英玮 陈智为 刘越男译| 王英玮 陈智为 刘越男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7-01
    • 版次:5
    • 印次:1
    • 字数:694000
    • 页数:496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0296371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王英玮 陈智为 刘越男
    • 著:王英玮 陈智为 刘越男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69
    • ISBN:9787300296371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7-01
    • 页数:496
    • 外部编号:涿仝东202050
    • 版次:5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编 档案实体管理

    章 档案实体管理概论

    节 档案实体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 档案管理的应用原则

    第三节 档案实体管理的方法

    第二章 档案的收集

    节 档案收集的意义和要求

    第二节 社会组织内文件的归档

    第三节 立档单位对档案的收集

    第四节 档案馆的档案收集

    第五节 档案馆对家庭档案、名人档案的收集

    第六节 档案馆对口述史料的采集和征集

    第三章 档案的分类与整理

    节 档案分类的概念和种类及意义

    第二节 全宗

    第三节 全宗内档案实体分类的要求、标准和方法

    第四节 档案实体整理工作内容、意义和原则

    第五节 类内档案文件的整理与系统化

    第四章 档案价值的鉴定

    节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第二节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规则与方法

    第三节 档案价值鉴定标准

    第四节 档案保管期限表

    第五节 档案鉴定工作的制度与组织

    第五章 档案保护与安全管理

    节 档案保护管理概述

    第二节 档案库房建设与管理

    第三节 档案实体保护

    第四节 档案安全管理

    第五节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和档案应急处置管理

    第六章 档案登记和统计

    节 档案登记和统计概述

    第二节 档案统计原理及步骤

    第三节 档案记的本形式和内容

    第四节 档案统计台账的建立

    第五节 全国档案事业统计年报制度

    第二编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第七章 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概述

    节 档案资源开发的意义和原则

    第二节 档案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障碍和应对措施

    第三节 档案提供利用的含义与我国档案利用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第八章 档案的检索

    节 档案检索概述

    第二节 档案检索语言

    第三节 档案的著录标引

    第四节 档案检索体系和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

    第九章 档案编研

    节 档案编研工作概述

    第二节 现行文件编研

    第三节 历史档案编研

    第四节 档案编研制度

    第五节 数字档案编研

    第十章 档案提供利用与用户服务

    节 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与用户服务概述

    第二节 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方式

    第三节 档案用户服务工作

    第四节 档案开放与公民权利的保障

    第五节 网上用户服务

    第三编 专门档案管理

    十章 人事档案管理

    节 人事档案概述

    第二节 人事档案工作

    第三节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与公共服务

    第四节 人事档案的审核工作

    第十二章 会计档案管理

    节 会计档案概述

    第二节 会计档案的收集

    第三节 会计档案的整理

    第四节 会计档案的鉴定和处置

    第五节 会计档案的管理

    第十三章 声像档案的管理

    节 声像档案概述

    第二节 照片档案管理

    第三节 声像档案著录

    第四编 档案信息化

    第十四章 档案信息化概述

    节 档案信息化的概念和内容

    第二节 我国档案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档案信息化的意义与发展原则

    第十五章 文件管理

    节 文件的概念和技术特点

    第二节 文件管理的目标和方法要点

    第三节 文件的形成与分类

    第四节 文件的鉴定与归档

    第五节 文件的著录和开发利用

    第六节 文件的保管与移交

    第十六章 档案数字化

    节 档案数字化的概念和工作流程

    第二节 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要求

    第三节 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技术

    第四节 档案数字化案例


    王英玮,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档案学基本理论、档案管理应用理论、专门档案管理、公司档案治理、信息管理基础理论等。著有《档案文化论》《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部门的生存与发展策略》《档案管理学》《档案学概论》等。
    陈智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资深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档案管理应用理论、档案社会学、档案行政学。
    刘越男,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文件管理、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管理。



    绪 论

    档案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很强的应用学科,是研究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原理、 原则、技术和方法的学科,是档案学中先建立、历史长、发展成熟的一门分支学科。对档案管理的史与现状、科定和学科特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反思和深入研究,对档案学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档案管理的史
    在我国,对档案管理的专门研究始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而这种研究开始是直观的、经验的,而后逐渐趋于系统化和科学化。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出版了13本档案学著作。其中有代表的如下:1935年周连宽的《县档案处理法》;1936年程长源的《县档案管理法》;1938年何鲁成的《档案管理与整理》;1940年龙兆的《档案管理法》等。这些书籍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以档案管理学为代表的中国档案学初步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业待兴,旧中国的档案工作经验又不完全适合,在几乎一片空白的情况下,苏联的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档案学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50年10月苏联派档案专家到中国,介绍苏联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中国档案事业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至1957年,苏联给国档案业务资料150余种;中国已翻译、出版了《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苏联档案工作的历史和组织》等业务书籍近10种30万册。这些书籍与资料,对我国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档案管理学研究打上了苏联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印记。正如吴宝康教授所说的那样:“苏联档案学理论由此而系统地传入中国,苏联档案学教材也在我国大量翻译出版,为我们创建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并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档案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它帮我们加速了在自己的档案工作实践基础上建立新档案学的过程。”
    苏联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大量著作传入我国,促进了我国档案管理学的创 建过程,并使我们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借鉴:
    ,集中统一管理档案工作的社会主义原则成为我们研究档案管理学的基本原则。1918年6月1日列宁签署的《关于改革与集中统一管理档案工作的法令》以及苏联档案工作集中统一管理,为档案管理学的创建提供了基本原则与思想基础。 档案管理学(第五版)
    第二,全宗理论的使档案实体的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保持全宗的完整与不可分散,对于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以及提供利用,都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档案馆工作研究成为档案管理学的主要着眼点。在苏联档案学著作中,关于档案馆工作的内容占了很大篇幅,这对后来我国形成的档案管理学有一定启发。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前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档案学研究基本上是以研究机关档案室的工作为研究范围的,对档案馆网的形成和档案工作建设的研究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有关档案馆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及1958年后我国档案馆网的初步形成,对于创建我国的档案管理学确实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
    苏联经验需要学习和借鉴,但在学习与借鉴苏联档案学过程中,曾出现过忽视实际、机械搬用等教条主义倾向。尽管后来很快得到了纠正,但对档案管理学的创建与发展,还是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在回顾与展望时,这一点也必须予以充分估计。
    20世纪50年代后,在学习苏联档案学理论与工作经验的同时,开始着手对新中国成立前档案学的研究与批判吸收。由于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1958年中国人民大史档案系翻印了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有关档案学旧著13本。研读了上述诸书,就可以对旧中国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的研究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便于我们批判地吸收旧档案的史遗产。
    对旧中国档案管理学批判吸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旧中国的档案管理学研究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新中国成立前的档案管理学研究,“一方面,它冲击了腐朽的封建档案工作传统,另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就是激烈的国内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产物,因此一开始就服务于强化机构的政治目的。在理论上,旧中国档案学基本停留在机关文书档案的水平之上。这不仅由于旧档案学本身就脱胎于机关文书工作,而且因为中国当时没有像法国那样在资产阶级后,建立全国规模的档案馆网体系,尚缺乏档案馆工作的实践,档案工作也远没有发展成为一项全国、社会事业。因此,它的基本思想、观点、原则和方法,它的基调和主题,都必然烙有深刻的机关文书档案的印记”。正因为如此,旧中国的档案学是不适用于新中国成立后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也不能指望以旧档案学来指导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只有通过批判吸收,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第二,旧中国档案管理学研究带有很大局限。如前所述,旧中国档案管理学研究,是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