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回忆徐盈与彭子冈/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徐东编9787520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徐东编著 | 徐东编编 | 徐东编译 | 徐东编绘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徐东编著| 徐东编编| 徐东编译| 徐东编绘
    •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3-01
    • 字数:300千字
    • 页数:272
    • 开本:16开
    • ISBN:9787520507691
    • 版权提供: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徐东编
    • 著:徐东编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59
    • ISBN:9787520507691
    •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9-03-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9-03-01
    • 页数:272
    • 外部编号:涿仝东17583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忆徐盈:拳拳都寄董狐笺
    一代著名记者——徐盈 常少扬
    从病中的徐盈联想到的 金丁
    良师益友 张颂甲
    怀念徐盈 张辛民
    徐盈的未刊小说 金克木
    纪念徐盈老 王春景
    春蚕到死丝方尽 韩淑芳
    父亲徐盈 徐东
    家国萦怀不计年 徐东
    徐盈:中国经济报道的先行者 徐东 口述 吉瑾 整理
    三家“抗战饭店” 徐东
    坐在轮椅上的父亲 徐东
    父亲徐盈诞辰100周年祭 徐东
    对徐盈《烽火十城》的评价 姜德明
    《共和国前夜——一代记者徐盈战地文选》序 曾敏之
    《共和国前夜》中的徐盈 吴遵泉
    喜读徐盈文集《共和国前夜》 董遵良
    端木蕻良赠诗慰徐盈 申春
    忆子冈:彩笔江湖焰黯然
    记母亲子冈(代生平) 徐城北
    子冈二三事 徐铸成
    彭子冈的爱憎 陆诒
    彩笔江湖焰黯然 袁鹰
    青春常在 金丁
    哀子冈 朱启平
    又走了一个 戈扬
    彭子冈昔日“闯张口” 王芝琛
    子冈的笔子冈的心 方萌
    针砭时弊——记名记者彭子冈 侯杰 秦方
    女报人彭子冈 王瑾希
    怀念子冈 笪钟
    用红色纪念妈妈 徐东
    深情的怀念 徐东
    那一个下雪的日子 徐东
    又是白雪飞天时 徐东
    彭子冈与《旅行家》杂志 徐东
    我的“阿姨” 杨教
    一生直言的彭子冈 张刃
    人间重晚晴 沈从文
    时代的回声 李庚
    《子冈作品选》编后记 黄伊
    忆徐盈与子冈:握一管神笔,各具生花
    我的《大公报》情结 徐东
    徐盈、子冈在“青年记者协会” 徐东
    难忘的师长 胡天培
    送徐盈,忆子冈 王禹时
    徐盈和子冈:为留住鲁迅故居而一再奔波 刘仰东
    亦师亦友的徐盈和子冈 张宝林
    一代名记者徐盈、子冈夫妇不平凡的一生 陈正卿

    一代著名记者——徐盈常少扬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新闻界,涌现出一批有作为的青年记者。他们记录时代风云,纵论天下大事,催促新生,抨击旧物,在中国新闻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徐盈就是其中的一个。从抗战前夜到新中国成立,他活跃在“时局的重心,消息的总汇,政治的复杂焦点上”,写下了上千万字的新闻作品,真实而广阔地反映了那一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风貌。尤其是那些系统而深入的经济报道,更为人称道。
    从文学的“港口”启航1912年11月28日,徐盈出生在山东德州城内一
    个破落的小官僚家庭。初叫徐绪桓,曾用名徐奚行。在德州念过私塾,1919年七岁时到天津,后又转北京念书。
    父亲徐世笃,因同族、北洋交通次长世的关系进了滦州电报学堂,后来当上了高级铁路职员。父亲希望长子徐盈也同自己一样,找个“铁
    饭碗”吃一辈子。他给徐盈立下三条“家训”:一
    不可当律师;二不可当记者;三不可“”。谁
    知,徐盈恰恰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意愿相反的记者兼
    者的道路。
    1926年,徐盈入北京四存学校上初中。有个英文教师是员,秘密印制、散发反对奉系军阀
    张作霖的传单。一次“张大帅”的兵来搜查,这位教师急忙把一卷纸塞给徐盈,叫他偷偷放在炉子里烧掉。这是徐盈记忆中首次参加的政治活动。
    1929年,他转到大同中学读高中。这个学校的进步教师齐燕铭、孙席珍、蹇先艾等都对他有一定影响。
    在上高中阶段,徐盈的求知欲很强。他时常跑到北大去旁听。有一次点名时,发现了这个冒牌的旁听生,便被逐出教室。这时几乎全讲堂的眼睛都注视着他,他却安然地戴上帽子,拿起笔记簿,徐步而出,他觉得心甚坦然,丝毫没有可羞耻的地方。
    在高中期间,徐盈开始了写作生涯。他所在的学校文、理分科。作为文科学生,他注意到使所习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训练一副锐利的眼光,来剖析社会的种种形象。所以,常常在大富豪的门前徘徊,在贫民窟的垃圾堆旁逡巡,将观察到的一
    切用文字记载下来,寄到各报换几个银元。他经常投稿的有天津《大公报》的“小公园”专栏,太原
    《社会晚报》副刊、叶圣陶主编的《中学生》杂志。
    “九一八”事变前夕,中领导的“社联”“左联”都在北平开展活动。徐盈在东单发昌祥西服庄楼上参加过一个读书会。由于经常给几家报刊投稿,徐盈结识了失学青年汪金丁,汪与上海

    徐东编的《回忆徐盈与彭子冈/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中国记忆》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讲述了徐盈与彭子冈他们以多姿多彩之笔,为时代描绘了一幅幅真实而绚烂的画面,也并肩度过了不平凡而又坎坷的一生。回眸凝思,令人扼腕、叹息而敬仰。他们二人留下的近千万文字,不难断言,也将与所经历和患难的时代而共存。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