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邹韬奋 用笔尖作战茅盾9787520513487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茅盾著 | 茅盾编 | 茅盾译 | 茅盾绘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茅盾著| 茅盾编| 茅盾译| 茅盾绘
    •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3-01
    • 字数:186000
    • 页数:28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20513487
    • 版权提供: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茅盾
    • 著:茅盾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2
    • ISBN:9787520513487
    •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0-03-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20-03-01
    • 页数:280
    • 外部编号:涿仝东15644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辑 韬光养晦 奋斗一生
    历尽艰难觅光明
    一个的中国人
    伟大的大爱者
    光彩夺目的一生
    邹韬奋先生事略
    永远年轻的韬奋先生
    邹韬奋的早年生活
    韬奋夫人沈粹缜追叙往事
    杜重远和韬奋的友谊
    韬奋的
    第二辑 犀利之笔 铸造丰碑
    韬奋先生的道路
    韬奋的事业与精神
    中国大众的立场
    不屈不挠、尽善尽美的作风
    邹韬奋和《光明报》
    邹韬奋和《大众生活》
    琐忆韬奋与出版工作
    “优选的愿望是办好一个刊物”
    生活的火花
    邹韬奋与《生活日报》
    第三辑 一腔热血 尽瘁事国
    哀悼为新民主主义奋斗的战士邹韬奋同志
    韬奋在梅县江头村隐蔽的日子里
    韬奋在江头村避难的时候
    邹韬奋在作庐
    同君一夜话 胜读十年书
    韬奋脱险记
    韬奋同志在苏中抗日根据地
    邹韬奋在南通的日日夜夜
    韬奋在东江
    第四辑 缅怀既往 感奋有加
    悲痛的回忆
    忆韬奋先生
    纪念韬奋先生
    痛念韬奋兄
    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韬奋先生的三个特点
    听邹韬奋先生演讲
    难忘的教诲
    忆韬奋导师给我题词
    忆韬奋伯伯在江头村
    我们永远纪念邹韬奋先生
    濠河边,这座韬奋塑像

    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有名作家、社会活动家。生于浙江嘉兴桐乡乌镇。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玄珠等。1916年于北京大学预科后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文艺的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长、中国作协等职。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腐蚀》等。

    历尽艰难觅光明——邹韬奋的一生
    王耀辉1944年7月24日早晨7点20分,一位伟大知识分子的心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磨难,终于停止了跳动!
    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他颠沛流离、奋战、苦斗,死时却暂时不能公布他的名字,他的遗体用“季晋卿”的化名暂厝在上海殡仪馆。这难道不是在他为之奋斗的祖国的土地吗?这是多么不公平呀!
    临终前,他心怀祖国,眷念同胞,对对人民一片赤诚忠心。人们的耳边响着他的遗嘱:“我死后,希望能将遗体先行解剖,或可对医学上有所贡献,然后举行火葬,骨灰尽可能带往延安。请中中央严格审查我一生的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经历了复杂曲折的道路,他终于找到了中,并以圣地延安作为他身后的归宿。这是多么感动人啊!
    他逝世后两个多月,新华社首先在延安公布了他的噩耗。消息传开,举国震悼!受过他影响的整整一代青年痛失一位良师益友,中国人民痛失一位忠诚的代言人,中痛失一位亲密的战友、坚贞不屈的伟大战士!
    他,就是邹韬奋!
    刻苦攻读韬奋于1895年11月5日诞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地主的大家庭中。祖父当过福建延平府(今南平市)的知府。父亲是这个大家庭里众多兄弟中的第十四个。由于祖父年老告退,父亲带着家眷到福州福建盐务局做事,当过浦城盐务局的候补局长。在清末那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潮中,邹父受过实业救国的思想影响,曾想筹办工厂振兴实业。
    但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的庞大,他的梦想不仅没有实现,反而弄得穷困潦倒,一事无成。
    韬奋在五六岁时,家里已是一贫如洗,甚至要靠赈济过活。年幼的韬奋虽然还不懂得什么叫作“穷”,但他却像懂事似的呆呆地望着母亲那苍白而愁苦的脸。由于家境贫寒,雇不起家塾教师,韬奋六岁时,由他父亲教给他《三字经》。父亲整天要他背诵“人之初,本善”,弄得他苦不堪言。后来,他母亲认为这样教下去不行,才在节
    衣缩食的情况下,用节省下来的钱,雇了一名教师。父亲对韬奋严格要求,每到年底,他总要“清算”韬奋学过的功课,亲自听他背书。背不出来,提醒一个字,就重重地打一下手心。到书背完时,手掌已经被打肿了。
    韬奋的童年,就是在这种“牢狱式”的家塾生活中度过的。他从六岁“发蒙”,开始背诵经书,稍大时接触《纲鉴》,接受的是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熏陶。但是,他天资聪敏,能够把古书上记载的关于屈辱的事,与耳闻目睹的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联系起来,在小小的心灵中激起爱国的感情。他小时读《纲鉴》,看到晋朝的怀帝被汉主刘聪所俘虏。怀帝向刘聪觍颜称臣,甘当奴隶,他的旧臣都不胜悲愤地号哭起来,但怀帝的委曲求全仍然没能幸免被杀的命运!韬奋说:“我小时候虽朦胧懵懂,当时看了这一段,小小心弦也被震动,感到莫名其妙的凄惨!”在他小小的心灵里已经开始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韬奋开始接受新教育,脱离“牢狱式”的家塾生活,是在辛亥后的第二年。那时,清王朝已经被推翻,洋学堂不再被视为异端,进洋学堂也不再是大逆不道。在一
    位进了洋学堂的邻居少爷的劝说下,韬奋的父亲终于同意韬奋“姑且报考”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附属小学。这时,韬奋已经是十七岁了!
    韬奋的父亲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南洋公学是当时国内著名的工程学校。学校分设附小、附中和大学三部。附小可以经附中,直接升人大学。因此,韬奋的父亲高兴。但是,韬奋并没有实现他父亲的愿望。他在南洋公学读到大学二年级,因为对数、理等课程不感兴趣,自觉天“实在不配做”,就转到圣约翰大学三年级插班攻文科去了。其实,在南洋公学学习期间,韬奋的课外阅读就已经广泛。他时时都像猎人搜索猎物那样搜索着知识的矿藏,许多古文专集他都在课外看完了。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更使他人了迷。梁启超那些激昂慷慨、淋漓痛快地抨击时弊的文章,以及他与汪精卫笔战的文章,都使他“非终篇不能释卷”。这样广泛的阅读,使他不仅在思想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对他以后从事新闻写作也有很大的帮。
    韬奋的学习生活是艰苦的。他十三岁时,母亲去世,家庭经济相当困难。在南洋公学附中读到二年级时,家里就无法供给他学费。使他意外“得救”的,是学校从他人学第二年开始,实行奖励“优行生”,免交学费。他每学期各科的都名列前茅,每学期都被评为“优行生
    ”,解决了缴交学费的困难问题。他就是这样艰苦地度过了他在南洋公学的学习生活!
    P2-5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