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智慧与成功学诚法师9787512508101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学诚法师著 | 学诚法师编 | 学诚法师译 | 学诚法师绘
    •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5-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学诚法师著| 学诚法师编| 学诚法师译| 学诚法师绘
    •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5-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9-01
    • 字数:133.00千字
    • 页数:270
    • 开本:32开
    • ISBN:9787512508101
    • 版权提供: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作者:学诚法师
    • 著:学诚法师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32
    • ISBN:9787512508101
    •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5-09-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09-01
    • 页数:270
    • 外部编号:涿仝东6703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I 章前语
    怎样亲近善知识
    如理听闻是趣入法的先导
    依师闻法 精进学修
    II 章前语
    皈依三宝的意义
    深信业果依法行持
    III 章前语
    烦恼的产生与对治
    离惑业苦得究竟乐

    学诚法师,俗名傅瑞林,1966年出生,福建仙游人。1982年于莆田广化寺定海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修学。1991年于中国学院获硕士。2007年获授泰国朱拉隆功大教育行政学荣誉博士。2010年获孟加拉国阿底峡大师和平金奖。现任全国政协、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协会会长、中国学院院长、福建省协会会长、福建学院院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主编等职务。

    四、依师乃为学法,恒常修信念恩亲近善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依师学法,按照闻思修、戒定慧的次步一步深入,走解脱、成之道。因此学需要两方面的条件:是外在的因缘——要有善知识的摄受;第二就是自己的精进努力,依着善知识的教授教诫行持。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容易产生的一种心态是以为有了善知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未必如此。在《六祖坛经》里面讲道:“若自悟者,不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这点也就提示了我们,对于老师不能生依赖心。如果说我的师父很厉害,他到时候就会来度我,那连都度不了你。自己不用功修行的话,指望你的老师来度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自己不修就能得度的话,那十方三世的菩萨无量无边,早就该把你度了。因此亲近善知识不能生依赖心,如果觉得依赖他以后就有保了,那你的功夫怎么能够上路呢?不发心,不精进,怎么能够有成就呢?经论上讲学对自己要做“病人想”,是让你知道自己在病当中,所以要看病,要依止善知识学法,法才是治病的良药。不是说“我是病人,你要可怜我啊!”这个“病想”就错了,走到反面去了,这些东西都是要不得的。所以有一个偈颂说“诸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于余者,示法谛令解脱”。
    因此我们依师学法,就是将善知识所说的法用在自己的身心上面去实践,过失一点点地断除,功德一
    点点地积聚,让我们的心续同善知识的心续越来越接近,能够与善知识心心相印,达到善知识一样的成就。
    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一种是内在的。
    外在的是我们眼前可以接触到、可以亲近的老师。内在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善知识虽然不一定在你的身边,但是他所教导的法,你自己能够理解、消化。当你遇到具体的境界,遇到生活当中种种的困难和问题时,你知道如何来抉择。因为依师的目的就是要学法,学法就要得到智慧,智慧的特质就是抉择,抉择就是面对各种境界时知道怎么做。也就是通过对法闻思修的能力不断地提升,自己这种觉察、观照、思维的能力都在,慢慢地自己就能够自立了。
    到了一定的程度,你会觉得自己的这种抉择符合善知识的标准。这就是说你内在的抉择能力已经同善知识的能力一样了,你的心已经能够和善知识的心相应了,这就是内在的善知识。依止善知识就是要让自己的心与善知识的心相应,你能够相应几分,就会有几分的成就。
    大家都知道禅宗“拈花悟旨”的公案,昔日陀
    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众皆默然不解意,只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这时陀告诉大众:“吾有正法眼
    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禅宗无门关》)陀
    与摩诃迦叶在这一刻以心,心心相印。
    中国的祖师也是如此,当年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大师那里,经过历时八个月的学习以后,五祖把他叫到内室,为他印讲说《金刚经》,当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豁然大悟,脱口而出五句禅语:“何期自,本自清净;何期自,本不生灭;何期自,本自具足;何期自,本无动摇;何期
    自,能万法。”(《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这一
    刹那,五祖和六祖心息相通。
    现代高僧能海法师在亲近康萨仁波切时,得到仁
    波切极大的称许:“能海对我之教传心领神会,虽因汉藏语言文字不同,法相时有出入,但以我师徒两人心心相照,现量契印,彼能深刻领悟,如理作意。”为什么祖师大德们能够密契师意、传承善知识的心法?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所依止的善知识都有清净的信心。因为修学法重要的是亲近善知识,而亲近善知识的关就是对善知识要修信心。如《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信无垢浊心清净,灭除骄慢恭敬本,亦为法藏财,为清净手受众行。”(八十卷《大方广华严经》卷第十四)这里说得很清楚,信心是道的根源,一切功德之母,所有的功德都是从这个地方长出来的。《说大乘十法经》说:“信为上乘,以是成正觉,是故信等事,智者敬亲近。信为世间,信者无穷乏,是以信等法,智者正亲近。不信善男子,不生诸白法,犹如焦种子,不生于根芽。”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对善知识没有信心的话,就像种子被火烧焦了一样,是长不出根芽来的。当年阿底峡尊者入藏后,弟子问他:“藏地有这么多的修行人,为什么他们的修行没有得到殊胜的成就呢?”尊者回答:“大乘功德生多生少,全是要靠善知识,你们藏人把善知识仅看成是平庸的凡夫,怎么可能得到成就呢?”我们看到这个公案时,应当引起极大的警觉和反省。一般人修行之所以没有成就的主因就在于此:将善知识作凡庸想。因此经论上一再说明,对善知识的信心要达到“视师如”的程度,要把善知识作想。
    如《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说:“常恭敬听法,深信不毁谤,供养说法师,如世尊想。”(卷第九)《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善男子,于是法中倍应恭敬爱念生清净心,于善知识中应生如想。何以故?为善知识守护故,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卷第二十七)《华严经》(六十华严)说:“无谄于知识,智能广无量,专求菩提,利益诸众生。恭敬善知识,其心如想,勇猛精进力,具因陀
    网行。”(六十卷《大方广华严经》卷第五十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说:“汝所从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于是处起大师想,汝应知恩念当重报。汝善男子应作是念,我所从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我
    胜真实善友,我从彼闻是妙法故,速于无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转,我由彼故得近如来应正等觉,常生诸严净国土,恭敬供养诸世尊,听闻正法植众德本,远离无暇具足有暇,念念增长殊胜善根。汝应思维筹量观察诸如是等功德胜利,于为汝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菩萨法师,常应敬事如诸想。”(卷第三百九十八)PP44-49

    《智慧与成功》是学诚法师文集系列的第五本。学诚法师认为首先要认清世间的过患,远离恶友、恶法,多亲近善知识、善友,用现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找“明师”,让“明师”启发我们内在的智慧。智慧可以对治愚痴。智慧增长一分,愚痴和无明就减少一分。善业就越来越多,恶业就越来越少。这样,人的果报就会很圆满,烦恼和痛苦自然就很少了。 《智慧与成功》如同一位传递智慧的使者,希望能够帮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奋斗的年轻人、渴望修身养的中老年人,开启内在智慧和慈悲,重拾一份热切的时代责任感,过上吉祥、喜乐、幸福、圆满的人生。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