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孔子的故事(博物君导读版)/悦读库邢卓9787545532982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邢卓著 | 邢卓编 | 邢卓译 | 邢卓绘
    •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邢卓著| 邢卓编| 邢卓译| 邢卓绘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9-01
    • 印次:2
    • 印刷时间:2021-11-01
    • 字数:0
    • ISBN:9787545532982
    • 版权提供:天地出版社
    • 作者:邢卓
    • 著:邢卓
    • 装帧:平装
    • 印次:2
    • 定价:25
    • ISBN:9787545532982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21-1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9-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涿仝东35195
    • 版次:暂无
    • 成品尺寸:暂无

    圣人降生 名门之后 幼年丧父 俎豆之事 年少立志 寻父葬母 赴宴受辱 昭公赐鲤 初入仕途 问学郯子 学琴师襄 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问道老子 访乐苌弘 子师项橐 季氏越礼 斗鸡之变 避居齐国 景公问政 闻韶忘味 晏婴阻封 广收弟子 观器论道 博学多才 阳虎之乱 任中都宰 离任脱靴 荣升司寇 仁者爱人 夹谷会盟 礼堕三都 忧愤离鲁 夫子适卫 击磬于卫 匡城之困 蒲地受阻 礼见南子 望河兴叹 微服过宋 丧家之犬 陈侯礼遇 农山言志 路遇隐士 陈蔡绝粮 勾留楚地 名正言顺 重归故国 尊为国老 子遇渔夫 弟子三千 敢于认错 薄责于人 放鲰知德 怒斥曾参 夫子择婿 诗礼传家 韦编三绝 编写《春秋》 获麟绝笔 丧子之痛 圣人离世 万世师表 附录一 孔子生平年表 附录二 孔子七十七弟子一览表 附录三 孔子主要弟子简介

    圣人降生 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境内)是春秋时期鲁国东南地区的一个小乡镇,这里四面环山,风光旖旎,草木繁盛,不失为乱世之中的一处祥和之地。陬邑的一方之长(称“陬邑宰”)名叫叔梁纥,他身材魁梧,孔武有力,是一名战功累累的武将。 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晋国率领鲁国等几个诸侯国攻打一个叫逼阳的小国,不料却中了对方“瓮中捉鳖”的埋伏。危急关头,叔梁纥率先识破了敌人的诡计,并凭借自己惊人的膂力托住城门,救出了被困在城内的己方大军。鲁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鲁国又遭到齐国的侵犯,鲁国大夫臧纥被困于防邑,叔梁纥同另两位鲁国大将率领三百兵士杀出重围,将臧纥送出城,而自己又折回防邑严守重地。从此,叔梁纥的英勇事迹便在各诸侯国广为传颂。 更为难得的是,叔梁纥并不是一个光会舞弄棒的勇士,他自幼学习诗书礼仪,满腹经纶,可谓文武双全,也因此颇受当地百姓的敬重和爱戴。 可是,叔梁纥的心中也有一大憾事——膝下无子。年轻时,叔梁纥娶妻施氏,共育九个孩子,无一例外都是女儿。在古代,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严重,认为女儿将来都要外嫁,算不上自家人,只有儿子才能传宗代,光宗耀祖。于是,叔梁纥又纳了一房小妾,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孟皮。可惜,这个儿子天生患有脚疾,是个跛足。叔梁纥虽然如愿有了儿子,却不满他是个残疾人,便想再娶。此时,他已是年逾六旬的老者了。 后来,叔梁纥迎娶了年仅十五岁的颜徵在。婚后,他们经常前往离家不远的尼山,祈求上天赐给他们一个身体健康的儿子。也许是他们的诚意打动了上天,没过多久,颜徵在就怀孕了。之后,叔梁纥夫妇仍然经常上山祷告,可见他们想要儿子的愿望是多么迫切。 经历了怀胎十月的等待,叔梁纥和颜徵在终于迎来了他们的儿子,如他们所愿,这是一个健康的男婴。由于这个孩子生下来时头顶中间是凹下去的,叔梁纥便给他取名为丘。而这个孩子又是叔梁纥的第二个儿子,按照古代“伯仲叔季”的次序,故得字“仲尼”。 这个男婴,就是中国历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这一年,是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 1.《左传·襄公十年》: 县门发,人纥抉之以出门者。 注释:陬邑。抉:挑开,撬开。 2.《左传·襄公十七年》: 高厚围臧纥于防。师自阳关逆臧孙,至于旅松。叔纥、臧畴、臧贾帅甲三百,宵犯齐师,送之而复。齐师去之。 3.《孔子家语·本姓解》: 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 4.《史记·孔子世家》: 纥与颜氏女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囝,故因名日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注释:黪尼丘:即尼丘山,后改名为尼山。圩顶:头顶凹陷。 ——出自《论语·为政》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说:“看到合乎道义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就是没有勇气。”(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义”和“勇”的概念,认为“勇”只有和“义”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勇”。) 中国人常说的“见义勇为”这句成语,就是从这段话来的。其中的“义”是指应该遵行的道德原则,也有人把“义”解释为“宜”,即该做的事。那么,什么叫该做,什么叫不该做呢?在儒家看来,应该以符合道义为衡量标准。所以,这里采用种解释。 在这里,孔子认为,“勇”就是见到合乎道义的事就坚决去做。孔子还说过:“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这句话是说,如果离开了“义”,“勇”就会成为违法乱纪的因素。干坏事,敢拼命,那是强盗之类的好勇斗狠,是作乱,而不是真正的“勇”。真正的“勇”是要坚守道义的,这既是儒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勇”的基本认识。 在看到恶人为非作歹或好人落难无的时候,人们就会面临做与不做的决择。有些人把道义放在一旁,考虑的只是自身的利益:这件事对我也没有好处,况且自己可能有危险,甚至被别人误解,还是别做了吧!而《论语》这一段,就给这些人上了很好的一课:只要是为了维护“义”的,就应该去做。 那么,如何去实现“勇”呢?孔子的观点是,不赞成盲目地去拼命、冒险。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他主张:不与那种只会挥拳打猛虎、赤脚膛河流,死了也不悔悟的莽夫共事,而是欣赏谨慎行事、善于谋划而能成功的人。所以,“勇”和“智”也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在见义勇为的时候,更要多动脑筋,学会自我保护,争取见义智为。其实,要做到真正的勇敢很不容易,因为既要为了坚守道义而无所畏惧,同时又要临事谨慎、认真谋划,才能把事情做好。 P1-4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