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朱子家礼宋本汇校朱熹9787532597253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朱熹著 | 朱熹编 | 朱熹译 | 朱熹绘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朱熹著| 朱熹编| 朱熹译| 朱熹绘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51000
    • 页数:272
    • 开本:32开
    • ISBN:9787532597253
    • 版权提供: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朱熹
    • 著:朱熹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58
    • ISBN:9787532597253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20-09-01
    • 页数:272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11702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小序

    前言

    一 版本及其简称

    二 两种系统的版本

    三 凡例



    识语

    家礼敍



    家礼

    通礼

    祠堂

    深衣制度

    司马氏居家杂仪



    家礼第二

    冠礼







    家礼第三

    昏礼

    议昏

    纳采

    纳币

    亲迎

    妇见舅姑

    庙见

    壻见妇之父母



    家礼(第四)

    丧礼

    初终

    沐浴 袭 奠 爲位 饭含

    灵座 魂帛 铭旌

    小歛


    成服

    朝夕哭奠 上食

    弔 奠 赙

    闻丧 奔丧

    治葬

    迁柩 朝祖 奠赙 陈器 祖奠

    遣奠

    发引

    及墓 下棺 祠后土 题木主 成坟

    反哭

    虞祭

    卒哭



    小祥




    居丧杂仪

    致赙奠状

    谢状〔三年之丧未卒哭,只令子姪发谢书〕

    慰人父母亡疏〔慰嫡孙承重者同〕

    父母亡答人书〔嫡孙承重者同〕

    慰人祖父母亡启状〔谓非承重者。伯叔父母、姑、兄、姊、弟、妹、妻、子、姪、孙同〕

    祖父母亡答人启状〔谓非承重者。伯叔父母、姑、兄、姊、弟、妹、妻、子、姪、孙同〕



    家礼(第五)

    (祭礼)

    四时祭

    初祖

    先祖



    忌日

    墓祭



    家礼附録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晚号遁翁,别称考亭、紫阳等。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绍兴十八年进士,官至焕章阁待制。去世数年后赐谥为“文”,世人尊称“朱文公”。朱熹是我国古代很博学的大学者之一,他在哲学、经学、教育、语言、文学、地理、考古、自然科学等方面均有重大贡献;朱熹又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影响很为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其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目前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见清全祖望《宋元学案》)著称。他在理论上以孔孟之道为本,又继承并改造了两宋期间的主要流派,包括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各家之说,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一生著述极为丰富,是中国历目前著作很多的儒家学者之一,《宋史·艺文志》中著录者有四十余种,未著录者尚有二十余种,另外由其弟子或后人编纂的著作也有二十余种。很重要、很有影响的,当推《四书集注》、《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朱子家礼》等。


    1.朱子家礼,首次汇校。
    2.《仪礼》为中国古代礼文献之代表,《家礼》为中国近世礼文献之代表。“仪礼存于古,家礼通于今,仪礼备其详,家礼举其要。”
    3.中、日、韩共同推尊,体现整个东亚世界的礼仪精神。
    4.以士、庶人为对象,通行民间,推翻“礼不下庶人”的传统观点,人人皆可习礼,人人皆能成圣。
    5.综合《仪礼》、司马光《书仪》、二程张载相关论述与当时礼学著作,参稽折中,依理人情而成典礼。
    6.建议搭配《朱子全书》中《仪礼经传通解》,共同阅读,浑然粲然,以得礼之精意。


    【内容简介】


    朱子家礼分通礼、冠、昏、丧、祭五部分,而特重丧祭,一方面,体现了“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儒家传统,于生死际,尤为挂怀,敬意与庄重,于此存焉;一方面,是本于儒家对孝道的推尊,而自然设立。礼缘人情而制,子女对父母之情,为其大者。
    吾妻重二教授为日本朱子学研究专家,不但有多部专著,且参编《朱子家礼文献集成》。此书以宋版周复本家礼为底本,以四库本、理大全本、和刻本、朱子成书本等10种为校本,可称《家礼》*善之本。
    目前对朱子学的研究,仍多集中于哲学思想层面,该书的出版,能够让人们看见朱子学另一重重实践、重躬行的面相,只有将理与礼两者相合,才能真正深入朱子的生活世界。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