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失去的胜利冯·埃里希·曼施泰因9787513906128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冯·埃里希·曼施泰因著 | 冯·埃里希·曼施泰因编 | 冯·埃里希·曼施泰因译 | 冯·埃里希·曼施泰因绘
    •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冯·埃里希·曼施泰因著| 冯·埃里希·曼施泰因编| 冯·埃里希·曼施泰因译| 冯·埃里希·曼施泰因绘
    •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9-01
    • 字数:530.00千字
    • 页数:553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3906128
    • 版权提供: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作者:冯·埃里希·曼施泰因
    • 著:冯·埃里希·曼施泰因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9.8
    • ISBN:9787513906128
    •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5-09-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09-01
    • 页数:553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8823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出版说明
    译者前言
    作者前言

    编 波兰战局
    章 暴风雨前夕
    德国总参谋部和波兰问题
    是战争还是恫吓?
    第二章 作战形势
    德国军队的兵力和作战计划
    波兰军队兵力及其作战计划
    对波兰军队部署的思考
    第三章 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
    在集团军群司令部
    初态势
    4集团军经加里西亚的开进
    0集团军对维斯瓦河的突破以及
    对拉多姆的合围
    集团军群司令部有人造访
    布祖拉河会战
    一段往事
    占领华沙
    桑河和维斯瓦河以东的战斗
    怀念
    东方集团军群司令
    我们的民政管理领导
    终结

    第二编 1940年西方战局
    第四章 陆军总司令部的失势
    希特勒——冯·布劳希奇——哈尔德
    第五章 围绕作战计划的斗争
    陆军总司令部(希特勒)的作战计划
    反对意见
    “A”集团军群司部的
    “A”集团军群为作战计划的斗争
    第六章 第38军军长
    成为旁观者
    向卢瓦尔河的突击
    第七章 两次战局间
    “海狮”行动

    第三编 对苏战争
    第八章 “装甲兵突袭”
    第九章 克里木战役
    接任1集团军司令时的情况
    两线的会战
    突破彼列科普地峡和亚速海畔的会战
    占领克里木
    争夺伊顺地峡的战斗
    追击
    对塞瓦斯托波尔的首次攻击
    斯大林攻势至占领克里木
    刻赤半岛态势的发展
    施彭内克伯爵将军的悲惨结局
    “斯大林攻势”继续进行
    “猎鸨”行动
    夺回刻赤半岛
    “捕鲟”行动
    夺占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在罗马尼亚休第十章 列宁格勒—维捷布斯克
    十章 希特勒执掌军队指挥权
    第十二章 斯大林格勒的悲剧
    通向斯大林格勒的路
    斯大林格勒城下态势的发展
    就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
    初印象和决断
    接管指挥权时的形势
    苏军对第6集团军实施攻击
    奇尔河畔防线态势告急
    围绕必要的决断而做的徒劳斗争
    生与死的竞赛
    错过拯救第6集团军的机会
    第6集团军的战斗
    第十三章 1942—1943年在南俄的冬季战局
    冬季战局的战略背景
    作战思想
    阶段:解救第6集团军的战斗
    第二阶段:为保障“A”集团军
    群后方通路畅通而进行的战斗
    第4装甲集团军在顿河下游南岸的战斗
    霍利特集团军级支队的战斗
    第三阶段:为保障德军整个南翼后路畅通
    而进行的战斗
    第四阶段:“德军反突击”
    顿涅茨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会战
    哈尔科夫会战
    回顾
    第十四章 “堡垒”行动
    1943年春的战略形势
    苏联人在作战上的几种选择
    实施后发制人的打击?
    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
    “堡垒”作战的设想
    灾难的拖延
    进攻
    总结
    第十五章 1943—1944年的防御战
    指挥问题
    与九头怪物的战斗
    顿涅茨地区的首次会战
    别尔哥罗德西部的会战和哈尔科夫
    周围的战斗
    在南方集团军群整个防线展开激战
    向第聂伯河彼岸的撤退
    焦土政策
    争夺第聂伯河一线的战斗
    第聂伯河河曲部的会战
    基辅争夺战
    第聂伯河河曲部的第二次会战
    整个防线上的会战
    尼科波尔的丢失
    切尔卡瑟被合围
    罗夫诺
    清算的时刻……
    战斗在泥泞中继续进行

    附件1(节录)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附件7
    附件8
    军事简历

    冯·埃里希·曼施泰因,德国陆军元帅,出身于军官世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曼施泰因积极参与制订和实施希特勒的侵略战争计划,先后任集团军群参谋长、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3月,因在作战指导上与希特勒发生分歧被解职;1945年5月被英军俘虏;1949年12月被战胜国判处18年徒刑,1953年因病获释。战后,被联邦德国阿登纳聘为顾问,参与组建联邦国防军。1973年6月病逝,终年86岁。 戴耀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从业33年,一直从事德国军事研究,论著译著十余种。主要有:《论德国军事》《德意志军事思想研究》《德国总参谋部》《总体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等。

    直到战争结束后,替代1939年10月29日由陆军总司令部拟制的“黄色进军计划”,并构成我们西线攻势基础的那个计划,才在更大范围内为人所知晓。根据那个计划,我们在西线迅速战胜法、英联军以及比利时和荷兰军队,取得决定胜利。个对这个“新计划”进行报道的大概是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他依据的是集团军群司令冯·龙德施泰特元帅和我们的作训处长布卢门特里特将军的报告,并以我的名字来命名这个计划。
    因此,我认为,我作为主要参与者,现在应当依靠现有资料,对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作战计划的产生
    过程做一个描述。实际上,这个计划的基本思想确实出自我的头脑。我亲笔起草了多份备忘录,由集团军群司令转呈陆军总司令部。我们是想提出一个进攻作战的构想,以便能按照我们的观点在西线取得决定胜利。,在我已经离开“A”集团军群参谋长位置后的1940年2月终于有了一个机会,我亲自向希特勒陈述自己的思想。这个思想通过集团军群司令向陆军总司令部提出后,一直杳无音信,而在我见到希特勒后仅仅几天,陆军总司令部就依据我们的思想和建议,拟制了一份新的进军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集团军群司令冯·龙德施泰特将军以及我的同事布卢门特里特和特雷斯科夫一直同意我的思想,而且龙德施泰特先生还在我们呈送的报告上亲笔签名,以表完全赞同和全力支持。没有他的首肯,我们根本不可能一再向陆军总司令部呈文,以说服他们接受我们的观点。
    对于研究战史的军官和历史学家而言,对这个围绕一份作战计划所进行的思想上的争论进行全程分析,或许是值得的。但是,我不想重复介绍集团军群司令部呈送给陆军总司令部的呈文,以免使读者感到厌倦。那些呈文所提出的要求和理由,对今天已没有什
    么价值,它是专门针对当时那个特定时刻的,当时如
    果争取的话还有可能实现。如果想进一步研究西线攻势前期的历史,可以将陆军总司令部的进军指令(其中的主要段落)和本集团军群司令部的呈文当作基础
    资料。
    因此,我将首先介绍陆军总司令部进军指令的基本作战思想,然后再解释我是出于什么原因认为陆军总司令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希特勒)的战略方案是不完善的。接着,我将阐述与陆军总司令部进军指令相对立的基本作战思路,这也是我集团军群司令部战略方案的依据。,我还要简单地描述一下,在经过长时间的无谓争论之后,原来依据集团军群司令部思路拟定的作战计划又是如何被修改的——毫无疑问是根据希特勒的指示。
    陆军总司令部(希特勒)的作战计划如果根据手头的陆军总司令部(和希特勒)的进军指令,首先对西线攻势所采取的基本战略思想做一
    个概述,我想这样来介绍:陆军总司令部(根据希特勒10月9日的指令)企
    图利用强大的右翼兵力,通过荷兰和比利时北部,击溃可能位于比利时的法、英军队以及比利时和荷兰军队。这个强大的翼侧突击应是取得决定胜利的主要
    突击。它由“N”集团军级支队和“”集军群(司令冯·博克大将)组成,在下莱茵和北艾费尔展开
    。“B”集团军群由三个集团军编成。德军北翼共计30个步兵师和快速师的大部(9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步兵师),相当于德军在西线总兵力102个师的几乎一半。
    “N”集团军级支队的任务是击败荷兰军队,“B”集团军群的三个集团军则从吕蒂希B南、北两侧,经比利时北部向前推进。进攻中,将利用能发挥关键作用的强大装甲兵力,一举将敌人击溃。(关于“A”集团军群的任务,我在下面再谈。)10月29日,对(10月19下的)个进军指令(见附件1)做了修改,荷兰被排除在外。这或许是依据陆军总司令部的建议。
    根据新指令,“B”集团军群以两个(第4、6)集团军为线,另两个(8、2)集团军为第二线,由吕蒂希两侧向前推进。后来,荷兰再次被纳入作战计划中,并由8集团军负责对付之。
    担负决定作战任务的“B”集团军群,其南翼
    安全由“A”集团军群负责。“A”集团军群下辖的两个(2、16)集团军共22个步兵师(但没有快速部队),在艾费尔南部和洪斯吕克展开,经比利时南部和卢森堡向前推进。
    2集团军在“B”集团军群左翼成梯次配置,随“B”集团军群一起推进,以避免“B”集团军群在进攻中翼侧遭敌攻击。
    6集团军在通过卢森堡之后,向南转,在萨尔河与色当东部的马斯河之间,紧贴着马其诺防线的北沿构筑防御阵地,以保障整个作战行动的纵深翼侧安全。
    P74-76


      帝国总参谋部的骄傲、战略家曼施泰因决战欧洲的战略思想!

    上兵伐谋,兵者诡道!曼施泰因亲笔回忆录,战略天才的宝贵遗产!
      任正非阅读的战略思维经典。
      宏观思维建议看一点历史和哲学。有三位德军著名将领、元帅留下的三本书,对德国二战战略有深入的思考。首本:古德里安的《闪击英雄》,第二本:隆美尔的《战时文件》,第三本:曼施泰因的《失去的胜利》。

      让听到炮火的人呼唤炮火!让一线直接决策!

      相关:

      二战德军三统帅战争回忆录(失去的胜利 闪击英雄 隆美尔战时文件) *书一本

      《闪击英雄》:二战德军三大文件之一,德国装甲兵之父对第三帝国战败的反思,闪击战创始人的新思实战课,任正非阅读的战略思维经典!

      《隆美尔战时文件》:二战德军三大文件之一,著名军事理论家李德·哈特整理,"沙漠之狐"隆美尔亲述制胜秘诀与为将之道!


    【内容简介】

    波兰战局中的合围战;法国战局中的追击作战;苏联战局中的克里木会战、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作战、斯大林格勒解围作战、库尔斯克会战、顿河河曲地带防御作战、哈尔科夫会战……《失去的胜利(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回忆了作者冯·埃里希·曼施泰因亲身经历的二战战局,此外,还分析了成败原因,结合战例总结出许多指挥经验和作战指导原则。这不仅对军事学术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为战争指导者和各级指挥人员提供了宝贵经验。


    曼施泰因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为主线,根据其私人日记和资料,介绍了德国进行侵略战争的经过,尤其是详细地描述了他亲自指挥的几次重大作战行动,阐述了他对二战中各个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看法。该书对于我们了解二战中德军的一些决策内幕,尤其是许多重大战役的计划制订过程及其实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