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乐在小学/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东子9787308088794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东子著 | 东子编 | 东子译 | 东子绘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时间:2011-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东子著| 东子编| 东子译| 东子绘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时间:2011-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10-01
    • 字数:167千字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8088794
    • 版权提供: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作者:东子
    • 著:东子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9
    • ISBN:9787308088794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3-10-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1-08-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5565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开篇 东子关于家庭教育的思索
    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我该做个怎样的爸爸
    女儿该怎样成长成才
    章 好爸爸要让孩子尽情地玩
    玩耍是小学生主要任务之一
    赋予玩耍各种“使命”
    带孩子到外面的世界玩耍
    让孩子多玩网络益智游戏
    要教会孩子科学地看电视
    孩子的童年不能没有动画片
    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让孩子快乐地“玩过小学”
    第二章 好爸爸能使孩子开心地学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老师
    让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让写作文不再难
    学习不是为了
    作业多不代表学习好
    不要总和别的孩子比
    “跳级”其实很简单
    帮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
    第三章 好爸爸教会孩子自强自立
    远离小皇帝和小公主
    逼着孩子去独立
    家务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
    让孩子自己去交际
    让孩子自己适应变化
    “吃苦”是孩子成长的一味良药
    磨难是孩子成功的基石
    第四章 好爸爸会给孩子更多信任
    让孩子做自己的事
    不放手,孩子永远长不 少一些干涉,多一些鼓励
    必要时候就该放手
    让孩子独立处理人际矛盾
    不要否定,要多赞美
    信任是无穷的力量
    第五章 好爸爸能做孩子的好哥们
    参与孩子的活动,做孩子的朋友
    平等交流不能儿戏
    再忙也不忘陪孩子
    做值得信赖的好爸爸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做孩子的好“哥们儿”
    第六章 好爸爸要做孩子的好老师
    做孩子的偶像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鼓励孩子适当冒险
    体育锻炼要坚持
    让孩子懂得自我保护
    及时分享孩子的快乐
    孩子小学期间的教育重点及爸爸的主要角色
    附录 范姜国一6—11岁成长记录

    东子,原名范景宇,“父亲教育”和“快乐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2009年中国十大影响力家教作家之一。现居长春,从事教育研究与写作,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委员会理事、团中央青少年研究人才库专家、全妇联庭教育专家团专家等多种社会职务。 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研究20年来,出版《好爸爸胜过好老师》、《求求你,表扬我》、《家有中等生》、《做个80后好家长》、《好爸爸,好孩子》、《快乐教育18法》等著作30余部。 应邀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南京、大连、青岛等100多个城市作相关讲座1000多场。并应邀接受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湖南卫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的访谈。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海内外800多家媒体报道过东子的教育理念和教子经验。 东子用自己的教育理念,使女儿范姜国一边玩边学,3年半读完小学,两年半读完初中,不满13岁上高中,不到14岁已出版3部书,且玩出了一个“品行好、能力强、分数高”的“三好学生”。

    开篇东子关于家庭教育的思索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我的思索源于我苦难的童年,也源于我快乐的童年。苦难是经常遭受皮肉之苦,快乐是没有束缚和羁绊的玩耍。我的思索更源于我走过的别样的学习之路,它让我看到:成才,绝不仅仅是你在学校里学了多少知识,考了多少分数……要谈我的成长,先要说说我的父母。
    父母都是生活在乡下的普通农民,父亲把他的耿直格遗传给了我,母亲则把她的善良根植在我的心里。他们用言传身教告诉我如何做一个人。但纵观父母对我进行的家庭教育,应该说是极不科学的。
    因为父母秉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他们的教育手段就是“打”。
    当然,在那个年代,人们长久以来受“父道尊严”思想的影响,粗暴地认为,父母说的都是对的,作为孩子要无条件地听从父母的管教。而“棍棒教育”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被维护家长的人们所遵奉的教育方式。
    所以,笼统地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孩子,几乎没有不被父母打过的。在家长心里,孩子不打不成才,不打不成器。而对于孩子来说,被父母打骂,也实在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尽管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带给我太多生理和心理上的痛楚,但我从不记恨我的父母。因为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只是不懂得用“温和”的方式来表达这种爱。
    成年后,尤其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教育研究工作后,我时常思索:如
    果我不叛逆,会挨这么多打吗?不会。可也正是这种叛逆格,正是这种“棍棒教育”,迫使我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路。有人要说,从这个角度讲,你接受的家庭教育岂不是成功的吗?不,我依然要说,父母的教育是不科学的,换作格平和、懦弱、顺从的孩子,也许所有的天分都被扼杀在父母的严打斥骂中了。我不幸因叛逆而遭毒打,也庆幸因叛逆而没有流于平庸。
    有人说,看看你的童年,物质清贫、挨打受骂,太凄苦了,想必回忆起童年就鼻子发酸吧?很奇怪,每每回想自己的童年,我的思绪竟常常飘过被打的记忆,而是停留在快乐玩耍的层层剪影上。因此,每每聊到童年,我总是忍不住滔滔不绝地讲好多玩耍的趣事,而儿时的伙伴、做过的游戏、发自内心的欢笑,更是常常在我的梦中萦绕……我的童年里是没有“作业”这个词的。放学后的黄昏是好的玩耍时光,书包往家里的炕上一扔,人哧溜就钻出了门。大家三五成群聚到一起,春天玩扔坑、滚铁环、踢毽子,夏天去河里抓鱼摸虾,秋天到广阔的田野里捕乌,躲到稻草堆里捉迷藏,而冬天好玩的游戏就更多了,坐雪爬犁、甩陀
    螺、打雪仗、堆雪人……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要玩到星星露头,母亲的声音“东子,该回家吃饭了……”响起才玩兴未尽地散去。
    除了玩耍也要帮家里做一些力所的劳动。比如,周末、期要帮家里干农活。小学的时候,我干得多的活是剜猪食菜、拾牛粪、打柴禾。猪草自然用来喂猪,牛粪卖了换回买笔和本子的钱,柴禾自然用于生火做饭。
    虽说是干活,可是不乏玩的乐趣。
    唉,童年里的乐事太多太多了,掐着手指掰着脚趾也数不完。它就像一
    条小河,一首夜曲,轻轻袅袅地流淌、回荡在心底,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都会生出留恋和神往的情思……我该做个怎样的爸爸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多年,无论是接听心理咨询热线,还是拆阅读者来信,抑或是做演讲报告,总能听到孩子们沉重的倾诉和幽怨的叹息。一
    个离家出走的小学生给我打电话: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我厌烦透了;今天的作业太多了,怎么写也写不完,去学校肯定要遭老师惩罚,回家也会被家长骂,所以不如逃跑……这样的叹息从天真的孩子嘴里发出来,让人听了心碎。为什么本该快乐的童年却被这样的叹息笼罩着呢?根源只有一个:沉重的学业压力。
    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学业负担重的孩子。
    相信每一个家里有学生的父母都有同感:现在的孩子太累了,现在的学生太不好当了。如果问:现在孩子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相信问多少个孩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题海中,在各式各样的培训班里,在高压下,在分数中……尽管“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多年,尽管门一直喊着“为孩子减负”,可是孩子们的学习负担依旧一日重于一日。因为制度没有变,分数依旧是学生和老师的命根,依旧是衡量学生学习成败的尺子。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大部分家长做了学校的“帮凶”。他们和老师一样,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每天问孩子多的问题是:“今天在学校都学什么了?”“什么时候啊?”“这次考了多少分?”这让我想起,2011年年初,我随中国教育考察团到以色列访问。犹太家长问孩子们:“今天你提问了吗?问了几个问题?”和我们的“满堂灌”教育不同的是,他们鼓励孩子积极发言,更多地向老师和家长提出质疑。一
    个不会质疑的孩子只能是死读书的呆子,一个听不到质疑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质疑让孩子进步,质疑使民族发展。
    中国的教育,为孩子灌输死知识,让孩子被动地学习:而犹太人的教育是启发孩子,让孩子主动地活学。差异决定了的差别!
    就这样,从学校到家里,从老师到家长,孩子终日面对的是沉重的希冀
    和超负荷的书包、无休无止的作业和没完没了的课后班……逼子成龙,成了众多家长的教育模式。
    P1-4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之乐在小学》是教育专家东子《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三部曲之一。作者根据自己教育培养女儿的经验和其对家庭教育的独特思考,为家长提供如何对小学阶段的子女进行启蒙教育,让他们开心地学习、独立地成长,既能尽情地玩,又能在学中获得快乐。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