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先秦两汉兵学文化研究(国学研究文库)黄朴民97873001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黄朴民著 | 黄朴民编 | 黄朴民译 | 黄朴民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黄朴民著| 黄朴民编| 黄朴民译| 黄朴民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0-10-01
    • 字数:291.00千字
    • 页数:279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0127095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黄朴民
    • 著:黄朴民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38
    • ISBN:9787300127095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0-10-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0-10-01
    • 页数:279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4436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节 上古军事
    第二节 春秋战国军事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兵学
    章 兵学的萌芽与夏商军事
    节 从血亲复仇到部落争雄
    第二节 原始兵器与原始防御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步兵作战与早期车兵
    第四节 寓兵于农与军队的编制体制
    第五节 甲骨卜辞所反映的军事思想萌芽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军事学术
    节 车战的全面兴起
    第二节 “蒐”、“弥”演兵与军事教育
    第三节 文武同途与兵农合
    第四节 筑洛邑与西周的军事防御体系
    第五节 《司马法》所体现的早期兵学成就

    第三章 春秋时期的兵学文化(上)
    节 “以礼为固”的战争价值取向
    第二节 车战战术的演进
    第三节 “兵以诈立”战争观念的形成
    第四节 步兵的重新崛起
    第五节 早期水军的形成
    第六节 军阵的进步

    第四章 春秋时期的兵学文化(下)
    节 “国”、“野”普遍征兵制与车乘编制演变
    第二节 要塞防御与筑城
    第三节 文武分职的萌芽
    第四节 《左传》军事思想初探
    第五节 《老子》的军事思想
    第六节 范蠡的兵学观

    第五章 《孙子兵法》的兵学理论体系
    节 《孙子兵法》的成书年代与作者
    第二节 《孙子兵法》的著录、流传及版本
    第三节 《孙子兵法》的战争观与治军思想
    第四节 《孙子兵法》的制胜之道
    附孙子“伐交”本义考

    第六章 战国时期的军事学术
    节 步兵跃居诸兵种之首
    第二节 车兵地位的变化
    第三节 “胡服骑”与骑兵的全面发展
    第四节 舟师的发展
    第五节 战国时期的关塞防御与城池攻守
    第六节 剧增的军队与战国兵役制度
    第七节 军事技术的发展与兵器装备的改善
    第八节 列国长城的修筑及其军事价值
    第九节 文武分职与指挥艺术的发展
    第十节 军事训练的正规化
    十节 军事预测的进步
    第十二节 内线与外线——春秋战国的兵要地理

    第七章 战国时期的兵书及其理论体系
    节 战国兵学的地域文化特征
    第二节 《吴子》
    第三节 《司马法》
    第四节 《孙膑兵法》与《尉缭子》
    第五节 《六韬》
    第六节 诸子学说对战国兵书的渗透与影响

    第八章 诸子兵学思想述要
    节 儒家军事思想的主要内涵
    第二节 墨家军事思想的特色与意义
    第三节 战国黄老学派兵学理论撷要
    第四节 《商君书》与《韩非子》的军事思想
    第五节 《管子》的军事思想

    第九章 秦汉时期军事的发展及其特色
    节 钢铁兵器的广泛使用
    第二节 军事工程奇迹——万里长城的修筑
    第三节 军事交通与军用地图
    第四节 武库的普遍设置
    第五节 移民实边与军事屯田
    第六节 统一集中的军队领导体制
    第七节 “三位一体”与“居重驭轻”
    第八节 习战阵之仪——秦汉军队的训练
    第九节 从征兵制到募兵制
    第十节 从刺史领兵到坞壁林立
    十节 骑兵时代的来临

    第十章 秦汉时期的兵学文化
    节 秦汉兵学的建树
    第二节 秦汉兵学的多样与普及化
    第三节 兵儒合流与兵学主题的转换
    第四节 韩信《汉中对》的战略决策思想
    第五节 邓禹《图天下策》的战略思维
    第六节 《黄石公三略》的战争观念与战争指导 

    黄朴民,1958年8月生于浙江绍兴,1988年获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兼任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学)成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国学学刊》执行主编等。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中国军事史。
    代表专著有《春秋军事史》、《天人合一》、《孙子评传》、《何休评传》、《大一统:中国历代统一战略研究》等,并著有《寻找本色》、《历史无间道》、《难得糊涂》等学术随笔集,曾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等刊物发表二百余篇。 

    《先秦两汉兵学文化研究》:儒家学说从总揽全局的高度,为战国兵书解决了政治原则问题,使战国兵书在哲理上获得了升华;而注重实事的法家学说,则从政治操作的层面,满足了大变革时代对兵书的要求。理想的境界与成熟的经验这两者的密切结合,互为弥补,这就是儒、法两家学说对战国兵书文化精神构建很富有积极意义的渗透和影响。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