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戏剧学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9787208167421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著 |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编 |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译 |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绘
    • 出版社: 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著|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编|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译|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绘
    • 出版社: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431000
    • 页数:380
    • 开本:16开
    • ISBN:9787208167421
    • 版权提供: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
    • 著: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98
    • ISBN:9787208167421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12-01
    • 页数:380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3766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一 观念与理论

    “后戏剧剧场”研究方法新探——基于中国当下戏剧研究现状的思考

    授受有亲:基于指导的经验总结与思考

    慎思“后戏剧”膜拜下的舞台美术革新——兼评2019布拉格国际舞美展

    莎剧戏曲化的创作历史与教学辨析——兼及京剧《驯悍记》的排演思考

    对等相生继承下的语言圆融——以樊粹庭戏剧曲白关系为例

    二 剧史与文化

    俄罗斯汉学界对中国戏曲的研究

    论岩城秀夫的中国演剧研究

    曹禺论汤显祖剧作的场面开掘艺术

    歌剧概念的起源与中国歌剧的诞生

    上海“孤岛”时期《剧场艺术》杂志研究

    《戏史辨》的戏曲生态美学建构意义——以陈多、洛地的戏曲观为视域

    三 外国戏剧

    新时期以来易卜生戏剧在中国演出的概貌

    从《禁闭室》初窥生活剧团“残酷戏剧”美学

    四 戏曲剧种

    越剧旦角七大流派创始艺术家及其唱腔艺术特征

    昆剧《十五贯》中戏剧元素运用辨析

    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研究

    五 商榷与争鸣

    韩瑞等编著《白朴全集》的质疑

    六 当代学人

    病手推成文百万

    昆曲家陈古虞教授评传

    诗人唐浞的南戏研究与昆剧创作

    “魏明伦现象”探究

    编后记


    本书由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编委会编辑,主编叶长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06年当选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上海戏曲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中国戏剧学史稿》《当代戏剧启示录》《曲律与曲学》《愚园私语》等,参加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元曲鉴赏辞典》等。曾获首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首届艺术教材奖、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等。1992年被授予“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06年被授予“上海高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本书系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编纂,由叶长海担任主编,旨在推动戏剧学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本书为第7辑,共收录文章21篇。分为“观念与理论”“剧史与文化”“外国戏剧”“戏曲剧种”“商榷与争鸣”“当代学人”六个部分,前四个部分文章涉及“后戏剧”研究,舞台美术,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歌剧概念起源与中国歌剧的诞生,上海“孤岛”时期的《剧场艺术》杂志,易卜生戏剧在中国的演出,俄罗斯汉学界对中国戏曲的研究,越剧旦角七大流派创始人及其唱腔艺术特征,昆剧《十五贯》的戏剧元素,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等等。第五部分对于韩瑞等编著的《白朴全集》提出了质疑。第六部分分别对对于四位戏剧界的重要学者董每戡、陈古虞、唐湜、魏明伦作了介绍与评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