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孤帆远影:陈岱孙与清华大学刘昀9787100130134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刘昀著 | 刘昀编 | 刘昀译 | 刘昀绘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7-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昀著| 刘昀编| 刘昀译| 刘昀绘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17-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4-01
    • 页数:391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0130134
    • 版权提供:商务印书馆
    • 作者:刘昀
    • 著:刘昀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56
    • ISBN:9787100130134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7-04-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4-01
    • 页数:391
    • 外部编号:涿物流园1059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作者前言
    章 青青子衿(1900—1918)
    庚子年
    父系家世
    母系家世
    末代旧学生
    半途出家的新学生
    考清华去
    外面的世界(之一)
    第二章 行胜于言(1918—1920)
    北京城外清华园
    学校里的事儿(之一)
    外面的世界(之二)
    运动了
    校长(之一)
    日晷
    启程
    第三章 游必有方(1920—1926)
    新大陆
    梦到她
    金钥匙
    波士顿少年
    陈岱孙博士
    欧洲之旅
    吾校庄严(之一)
    同学们
    第四章 翻云覆雨(1927)
    近乡情怯
    多愁多病
    学校里的事儿(之二)
    第五章 教授治校(1928—1937,上)
    家住清华园(之一)
    陈岱孙教授(之一)
    校长(之二):从罗家伦到梅贻琦
    吾校庄严(之二):清华大学1936年度教职员一览表
    第六章 白银年代(1928—1937,下)
    忙碌的期
    家住清华园(之二)
    外面的世界(之三)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别时容易见时难
    第七章 刚毅坚卓(1937—1946)
    痛南渡辞宫阙
    驻衡湘又离别
    “长征”
    何枝可依
    陈岱孙教授(之二)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吾校庄严(之三)
    此恨绵绵
    陈岱孙
    关于西南联大的另类记载
    第八章 物换星移(1946—1949)
    犹厌言兵
    蹉跎岁月
    雪上加霜
    船长走了
    第九章 曲终人散(1949—1952)
    新政
    大学之道
    调整
    改造
    孤帆远影碧空尽
    后记
    陈岱孙学术年表
    参考文献·致谢

    刘昀是陈岱孙先生后辈亲属,于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曾编写《岱岳长青:陈岱孙纪念文集》。作者为写作此书,收集和利用了大量资料,其中包括陈岱孙先生的私人相册和文档等原始资料。

    考清华去民国七年(1918年)春,陈岱孙查阅了当时全国差不多所有高等院校的章程和招生简章,选定清华学校、北京大学、金陵大学(南)、吴大学(苏州)、圣约翰大学(上海)、沪江大学(上海)为投考对象。
    当时我国并未实行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而是由各高等院校分别各自招生。为了方便考生应考,各校在考期上似乎有某种默契,尽量地错开,考生也
    尽量多参加几个学校的入学,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或者,倘若为一个以上的学校所录取,还可以增加选择的机会。上海之外各高校的入学,除了在其本部所在地设考场外,大都在上海另设一考场,这是由于此地交通便利,易于吸收生源。
    陈岱孙按照选定的几所学校考期的先后,为自己排出一张应考表。清华学校在6月中旬,为各校中早。他从福州坐海船到上海,考期大约四天,考完后即回福州,因为各大学的入学都要晚至七八月份才举行。
    自从清宣统元年(1909年)起,美国开始向中国按期退还庚款,相应地,清外务部、部合奏请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肄业馆。游美学务处是一个管理机构,“专司考选学生、管理肄业馆、遣送学生
    及与驻美监督通信等事,并与美国公使所派人员商榷一切”。学务处专设游美学生监督,管理在美留学生
    ,安置学校,照料起居,稽查功课,收支学费。肄业馆则是一所功能单纯的留美预备学堂,“专为已经选取各省学生暂留学习”。
    留美学生名额是根据当时各省实际负担庚子赔款的数额按比例分配。每个省每年从五六名到十余名不等,江苏、浙江、四川人数较多,江苏多,二十
    六名;甘肃、贵州、云南、等的名额很少,而新疆则少到每隔几年才轮得一名。
    大清朝三年(1909~1911),中国向美国派出前三批留学生,每年一批,批四十七名,第二批七十名,第三批六十三名,计一百八十名。录取前三批时,肄业馆尚未开张,所以一待录取便直接送走,他们被清华称为“史前期校友”,当中有金邦正、
    梅贻琦、张子高、秉志、赵元任、张彭春、竺可桢、
    胡适、杨光弼、虞振镛等人。
    游美肄业馆馆址位于京城西北郊的清华园,原计划于宣统二年(1910年)秋季开学,但由于馆舍不能按时完工,延至年底开始招考入读学生,来年春季开
    学。
    肄业馆学额五百名,学制八年,初等科(后改称中等科)四年.高等科四年。前六年相当于中学的六个年级,高等科三四年级则相当于大学的一二年级。
    高等科分为文科、实科(理工科的旧称),教授美国大学一二年级的必修课。
    便在此时,当局者意识到,经过一年多的筹备,游美肄业馆的质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学堂的设计规模远远超出了仅为留美而预备的初衷,而根本就是一所准大学了。庚款总有花光的,学堂则是百世的基业。念及此节,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字子廙,山东单县人,187l一19)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向学部、外务部呈文,请求将肄业馆更名清华学堂,不出一个月,学部回文核准。
    宣统三年三月十三日(1911年4月11日),外务部、部合奏请清华学堂订章开学,朱批:“依议,钦此”。四月一日(公历4月29日,星期六),学堂
    正式开张。此后,清华定每年4月的个星期日为校庆日,到2011年4月24日,清华已满整整一百岁了。
    开学后不久,改朝换代。好在以清帝逊位以及优待条件生效为标志,辛亥总体上是一次我国的政权和平交接,国内大部分事业得以庚续。
    清华学堂既立,游美学务处便已完成历史使命,再无存在之必要。民国元年(1912年)5月,外务部、部合宣布裁撤游美学务处,其一切职权归清华学堂。又过半年(外务部已改名,学部已改名),根据《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学堂“监督”改称“校长”。
    根据我国历来的“条块式”行政管理模式,清华学校在“业务”上“归口”管理。不过,由于庚子赔款先是外交问题,掌握着美国退还的款项,自然牢牢控制了清华的财务权、人事权。随着游美学务处的裁撤,清华顺势改为由专辖。
    陈岱孙于民国七年(1918年)年初从英华学校后,在家忙了半年,除了备考,还要按照清华的要
    求,准备一些此前闻所未闻的申请材料。那段时间里,陈岱孙常想,远在天边的北京是个什么样子,京城里的人们又都在做些什么呢?
    P24-26

    陈岱孙生长于清末民初,经历过中国从皇权瓦解、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直至走上独立自强道路的整个历史过程。刘昀著的《孤帆远影(陈岱孙与清华大学)》忠实记述了在这一个个历史变迁关头陈岱孙的所思所想所为,既展现了时代曲折变迁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陈岱孙正直、忠诚和宽厚的格特征背后的时代背景。时代造就了陈岱孙,陈岱孙也无愧于时代,他是那个时代的骄子。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