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什么是科学吴国盛9787218110219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吴国盛著 | 吴国盛编 | 吴国盛译 | 吴国盛绘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吴国盛著| 吴国盛编| 吴国盛译| 吴国盛绘
    •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8-01
    • 字数:240000
    • 页数:324
    • 开本:16开
    • ISBN:9787218110219
    • 版权提供: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吴国盛
    • 著:吴国盛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49.8
    • ISBN:9787218110219
    •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6-08-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08-01
    • 页数:324
    • 外部编号:京白库6363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一
    序二
    自序
    章 现代中国人的“科学”概念及其由来
    两种基本用法
    科学:夷之长技
    科学:来自日本的西方词汇
    科学:替代的意识形态
    小结
    第二章 西方科学溯源:希腊理科学
    Science的辞源及其演变
    “仁爱”与“自由”:东西方不同的人理想
    “科学”作为希腊的“人文”
    自由的学术:希腊科学的非实用与演绎特征
    希腊数学作为自由学术的典范
    科学与礼学:希腊与中国的天文学
    自然的发明与理科学的诞生
    小结
    第三章 现代科学溯源之一: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大学:自由学术的制度保障
    经院哲学:中世纪的科学形态
    唯名论为现代科学开辟道路
    第四章 现代科学溯源之二:数理实验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求力意志:从求真的科学到求力的科学
    世界图景化:自然数学化与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第五章 西方另类科学传统:博物学
    什么是博物学
    西方近代博物学的兴衰
    博物学的当代意义
    重建科学谱系
    第六章 传统中国的科学
    李约瑟难题
    中国古代的博物学
    结语

    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1983年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1986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专业硕士。1997年成为很年轻的研究员。1995年起师从叶秀山教授在职攻读西方哲学,1998年获哲学博士。1999年回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所著《科的程》出版近20年,仍是科普领域的图书。此外还著有《技术哲学讲演录》《现代化之忧思》《反思科学讲演录》《时间的观念》等。

    科学:替代的意识形态
    前面提到,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在救亡运动中,科学作为“夷之长技”被,被尊崇。在启蒙运动中,科学则进一步上升为替代的意识形态。只有认识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科学,才能理解我们在本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何以某个人群(科学家)所从事的事业(科学)能够直接作为正面价值判断的术语。
    一部现代西学东渐史,也是一部科学由“技”转化为“道”、由“用”转化为“体”的历史。
    即使在急迫的救亡时期,要想大规模地科学这种“夷之长技”,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因为科学这种本质上属于外来文化的东西,与本地文化实则格格不入。中国传统文化尊道而鄙技,往往把新技术贬称为“奇技淫巧”。所以,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以为大规模西方科技的理论基础。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说,维护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纲常名教、社会制度,同时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发展经济、富国强兵,解决民生
    问题。或者说精神文明取中国传统的,物质文明西方代的。又或者说,中学主内,西学主外;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但是,在学习和西方军事技
    术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光是学习军事技术是不够的,也学不好,必须首先学括数学、天文、物理学、化学等在内的西方科学理论;要想学习西方的科学理论,就必须掌握西方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而西方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必然会挑战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
    洋务运动近四十年中,上述逻辑充分发挥了作用。等到1895年甲午海战一败涂地,洋务运动宣告破产之时,人们终于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不只是“技不如
    人”,而是的落后,包括政治制度、人民素质、思想传统,都需要来一场的转变。这个时期
    ,对传统文化的痛恨成为有志之士的共识。文化虚无主义逐渐笼罩中国的思想界。这个时候,“西体西用”的思想开始占上风,要代替从前的“中体西用”。
    而在这个“西体西用”中,科学始终处在核心位置。
    这里的“西用”指的是建立在现代科学之上的西方技
    术,“西体”指的则是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自严复以来的启蒙思想家们一方面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之弊,另一方面开始以科学为基础建构自己的救亡图强的理论体系。从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到陈独秀
    、胡适,这些启蒙思想家都不是职业科学家,他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创建一个有别于中国传统的新的人文和社会思想体系,但他们偏偏都把他们并不熟悉的“科学”作为他们的立论基础。何以故?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全盘破产之后,留下一个巨大的价值真空,客观上要求一个新的价值体系作为替代。科学作为西学中国人为钦佩也相对接受的部分,就由“用”转为“体”、由“器”进为“道”。这里当然也还有中国传统的“致用”思想在起作用,因为与西学中的东西比起来,科学似乎是能解决问题的。胡适说过:“西洋近代文明的精神方面的特色是科学……我们也许不轻易信仰上帝的了,我们却信仰科学的方法是的。”(《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科学脱离了具体的研究事业,上升为一种信仰,从此,作为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进程的强大意识形态的科学主义登上了历史的舞台。19年,胡适在为《科学与人生观》一书写的序中这样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这样几乎全国一致的崇信,究竟有无价值,那是另一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说,自从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没有一个自命为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
    《科学与人生观》是一本集,收集的是当年那场著名的科学与人生观大论战(历也称为“科玄论战”)中发表的文章。这场论战以科学派大获全胜告终,也宣告了科学主义意识形态地位的牢固确立。实际上,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中就已经十分鲜明和突出。在新学与旧学、文化开明派与文化保守派、政治派与政治反动派之间,“科学”成了前者当然的旗帜。
    P13-15

    科学就等于科学技术吗?无何种明都能养育出科学吗?关键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是偶然的错失,还是一种命定?北京大学的科学史课主讲教授、《科的程》作者吴国盛重磅新作——《什么是科学》,为你解析东西方文化基因的差异,揭晓科学的本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