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新书]读懂中国经济蔡昉9787508674506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蔡昉著 | 蔡昉编 | 蔡昉译 | 蔡昉绘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蔡昉著| 蔡昉编| 蔡昉译| 蔡昉绘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9-01
    • 字数:257千字
    • 页数:368
    • 开本:32开
    • ISBN:9787508674506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 作者:蔡昉
    • 著:蔡昉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49
    • ISBN:9787508674506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7-09-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8-01
    • 页数:368
    • 外部编号:京白库6204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章 拨开中国经济迷雾
    如何打破“不可能三角”
    如何实现L型中高速增长
    如何释放城镇化新红利
    篇 中国奇迹
    章 理解经济的发展阶段
    如何划分经济的发展阶段
    马尔萨斯陷阱:“大分流”前的漫漫长夜
    人口红利驱动的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
    刘易斯转折点与中等收入陷阱
    索洛新古典增长:创新改变世界
    第二章 中国经济增长到底有多快
    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奇迹
    如何看待GDP“世界”的判断
    对中国潜在增长率的推算
    中国经济奇迹及其延续的逻辑
    第三章 如何认识中国的经济发展
    中国发展之谜:诺贝尔奖级别的课题
    用批判思维模式研究中国经济
    避免思维偏颇的几个重要范式
    关于经济增长的特征化事实
    破解中国经济“减速”之谜
    第四章 走出关于人口-经济关系的认识误区
    人口众多并不阻碍经济增长
    人口老龄化不可逆转
    人口红利消失的必然
    劳动力供给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刘易斯转折点并不意味二元经济终结
    劳动力短缺不是忽视就业的借口
    第二篇 发展拐点
    第五章 大国经济的刘易斯转折
    如何理解刘易斯转折点
    关键时点:从转折点到转折区间
    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争论
    “大国经济”有何不同
    第六章 人口转变与劳动力供给
    中国的人口转变
    “未富先老”的魔咒
    大逆转: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劳动力短缺与就业难
    如何缩小“未富先老”缺口
    第七章 刘易斯转折点之后的大挑战
    两难:工资该不该涨
    延缓单位劳动成本提高势头
    三个群体的困惑:潜在的劳动力脆弱
    “386199部队”:农业劳动力的现状
    转折点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八章 中国的第二次人口红利
    中国转折点特殊 第二次人口红利
    巨大潜力:储蓄率与养老体制
    提力资本,保持比较优势
    第三篇 跨过陷阱
    第九章 中国必须通过的减速关
    “狼来了”并不可怕
    如何科学确定增长速度目标
    两个L型轨迹
    第十章 如何认识中等收入陷阱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的四部曲
    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十章 就业矛盾:从总量到结构
    如何认识劳动力市场
    自然失业率有什么功能
    工资上涨过犹不及
    就业结构与就业质量
    第十二章 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转折点
    需重新认识公平与效率
    收入分配拐点:库兹涅茨转折点
    争论因何而起、来自何处
    收入分配问题的政策误区
    第四篇 再创奇迹
    第十三章 中国能再刨经济奇迹 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发展
    如何评价增长新格局
    产业结构调整的生产率导向
    第十四章 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
    从人口红利到人力资本红利
    改革的成本收益公式
    第十五章 从人口红利到开放红利
    全球化的逆转趋势
    西方政治的民粹主义基因
    全球化的中国主张
    后记

    蔡昉
    1956年9月生于北京。先后于中国人民大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任学部委员、研究员、副院长,第十二届会委员。
    研究领域包括“三农”问题、就业与劳动力流动、经济改革和发展、收入分配和贫困等。著有《穷人的经济学》《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合著《中国的奇迹》《中国经济》《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系列等。

    序章拨开中国经济迷雾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11年,长达33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年均9.9%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当人们习惯于这个高速增长之后,对2012年以来中国增长减速,就容易产生疑惑。那些对中国经济前景的误判,一定是产生于错误的观察方法和偏颇的理论依据。一旦将这些认识中国经济增长的错误方予以澄清,必将拨开悲观论调的重重迷雾,重新到经济前景的一片光明。
    如何打破“不可能三角”快与慢的经济发展规律宏观经济学本来是由周期理论和增长理论两部分构成的,但是,专注于周期问题研究的学者往往缺乏增长视角。主流经济学家习惯于把观察到的经济增长减速,作为需求不足导致的周期现象来进行分析,因此,他们往往寄希望于刺激需求的政策能够扭转经济下行趋势,而在增速下行的势头始终未能触底的情况下,便会表现出过分悲观的情绪。然而,把这个方应用于观察中国经济增速的减缓,无疑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因为中国经济面临的不是周期现象,而是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表现。从高速增到中速增长是经济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是进入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之一。
    如果我们把世界各经济体按照人均GDP进行排列,可以看到,经济体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再到高收入,经济增速递减只不过是规律的现象。处在更高收入水平上的中国,与之前自身处在较低收入水平时比较,增速有所降低无疑再正常不过。更应该关注的是,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组标准,中国无论是在2000年以前处于低收入水平阶段时,还是在2000-2010年处于中等偏下收入水平阶段时,以及目前处于中等偏上收入水平阶段(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时,其经济增速都显著高于同样发展阶段里所有平均水平。
    因此,无须从周期、需求侧着眼追求短期的v形反弹,从供给侧认识新常态,才会到经济政策定力之所在。
    也有国外经济学家如巴罗教授,从增长视角观察
    中国经济减速。他们认为,中国期的速增长是一
    种赶超现象,是经济增长趋同的成功案例,从趋同递减说发,不可能长期保持高速赶超,中国增长终将减速。中国以往实现赶超型高速增长,原因在于改革开放消除了妨碍资源配置的体制障碍,释放了人口红利。现在虽然增长减速,但中国经济赶超的条件依然存在,仍能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底气。并且,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挖掘传统发展动能,培养新的发展动能,我们还可以收获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红利,进一步提高潜在增长率。
    量与质的经济发展内涵我们并非盲目乐观,而且毋庸讳言,中国经济自身也存在问题。然而,问题不在于增长速度,而在于增长内涵,即存在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
    续”问题。符合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减速,不仅没有恶化这些问题,反而有利于解决此类问题。事实上,恰恰是在增长速度下行的同时,中国经济以更快的步调走向更加平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经济增长平衡提。从拉动需求的“三驾马车”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0年的43.1%提高到2015年的66.4%,这5年的提高速度是2010年之前5年的5.2倍。第三产业发展加速,第二产品和第三产业之间更加平衡。2015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首次过半,在过去5年中的提高速度是此前5年的2.7倍。此外,中国正在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一些中西部省份后起赶超,地区发展更加平衡。
    经济增长新动能加速形成。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必然是一个创造破坏的过程,即在传统增长动能变弱的同时,新动能开始蓄势而发。例如,有的国内智库根据人力资本含量、科技密集度、产业方向和增长潜力等因素,识别出一些行业以代表新经济,并构造了一个“新经济指数”,发现该指数与传统的采购经理指数(PMI)并不同步。即使在后者呈现下行趋势的情况下,前者仍然保持逆势而上。(P7-10)


    一本书读懂不可能三角、L型增长、马尔萨斯陷阱、二元经济、老龄化、人口红利、改革红利、未富先老、中等收入陷阱、全球化。



    【内容简介】


    《读懂中国经济》回顾和审视了中国近40年改革开放历程,展望了中国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书中对如何认识中国经济奇迹和发展阶段,以及海外对中国经济存在的认知误区进行了深刻分析。中国经济进入刘易斯转折点之后,面临劳动力转变和人口红利消失的困境,人口红利转向改革红利,作者提出应该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新一轮增长,为中国经济寻找新出路。本书是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理解中国经济的一部重要作品。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