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书]精神:创新驱动的核心李春蕾9787515824826
  • 全店均为全新正版书籍,欢迎选购!新疆西藏青海(可包挂刷).港澳台及海外地区bu bao快递
    • 作者: 李春蕾著 | 李春蕾编 | 李春蕾译 | 李春蕾绘
    •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君凤文轩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春蕾著| 李春蕾编| 李春蕾译| 李春蕾绘
    •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5-01
    • 版次:0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5-01
    • 字数:220千字
    • 页数:224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5824826
    • 版权提供: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作者:李春蕾
    • 著:李春蕾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9
    • ISBN:9787515824826
    •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9-05-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9-05-01
    • 页数:224
    • 外部编号:京白库42111
    • 版次:0
    • 成品尺寸:暂无

    Chapter 1 理精神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不盲信盲从,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
    时刻保持警戒,认清易从众的情形
    正确的孤独,胜于错误的喧嚣
    偏见源自无知,却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正确认识科学,摒弃对科学的误读
    尊重真理,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Chapter 2 崇实精神
    ——“一切推理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华生:让心理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
    科学的结论来自观察与实践
    秉持思维,杜绝“差不多”
    有效地使用化的符号工具
    理论与实践,两者要并肩而行
    打造行动力,让科学精神落地
    在实践中追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Chapter 3 探索精神
    ——“人的天职是勇于探索真理”
    牛顿:夜以继日地思考,探索自然奥秘
    探索真理的道路,从来没有捷径可走
    科学就是不断提问,不断满足好奇心
    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
    “异想天开”是科学探索的起点
    放心大胆地设,小心谨慎地求
    不要让认知闭合阻碍探索的脚步
    重建科学认知,勇敢面对不确定
    寻求科学真理,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
    Chapter 4 察微精神
    ——“小事上轻率真理的人,大事上也不足为信”
    莫顿:从他以后,科学战胜了疼痛
    严谨的科学精神,蕴含于细节之中
    成败的分水岭,往往都在细微处
    避免小的失误,可以减少大的挫折
    小事上轻率真理,大事上也不足为信
    任何错误和隐患,都不能视而不见
    不急不浮不躁,才能做到精益求精
    Chapter 5 质疑精神
    ——“尊重而不迷信,追求而不独占真理”
    黄万里:正谬交给时间,精神值得敬畏
    尊重事实与,而不是尊重
    没有质疑精神,就没有科学发展
    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
    虚心地接受质疑,理地回应质疑
    分清“怀疑病”与科学的质疑精神
    时移势迁,批判精神永不褪色
    批判是为寻求真理,而非发泄情绪
    Chapter 6 进取精神
    ——“科学的永恒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
    高伯龙:一生恋激光,矢志永不悔
    不畏惧失败,更不畏惧承认失败
    一切贪图安逸的想法都要不得
    用的热情去做1%的事
    提升学习力,才能提升竞争力
    持续的动力是找到做事的意义
    Chapter 7 创新精神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刘先林:匠心六十年,不断追求创新
    走出思维的栅栏,培养创新精神
    不要被经验和常规扼杀了潜能
    拒绝慢动作,创新必须抢先一步
    见他人之所见,想他人之不想
    找到突破口,解开“高尔丁死结”
    Chapter 8 奉献精神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林俊德:为报效祖国,甘愿隐姓埋名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以大局为重,舍得牺牲个人利益
    注重团结协作,杜绝单打独斗
    传承的是精神,不变的是情怀
    参考文献


    李春蕾,法学硕士,旅英管理学硕士,深交所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并购交易师,13年创业及公司管理经验,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吉林省立德联晟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立德讯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为多家企业担任管理顾问。


    【媒体评论】

    所谓科学精神,就是用科学方法来求出真理,真理求出之后,就必须宣传拥护,虽牺牲生命财产,亦所不惜。

    ——科学家、地理学家、气象学家 竺可桢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十三届二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培育的人才,也有其成就的事业,而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就是科技强国的使命。

    ——院士 怀进鹏


    Chapter1理精神——“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地球是球体这一事实,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然而,在公元前四世纪,那样一个信息闭塞、没有任何科技可言的时代,有一个希腊人站在地球上,也看到了地球的全貌。他是通过对月食的观察,看到了地球在月亮上的投影是圆形的,继而了解到自己脚下的这片大地是一个圆球。
    这个聪明的希腊人,就是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北部的斯塔吉拉。相对于雅典,这里只能被称为乡下。不过,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他从小就生长在宫廷里,并自幼随父学医,受到严格训练,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作风。
    亚里士多德还未成年,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后来,他被姐姐送到雅典,进入著名的柏拉图学院学习哲学。从17岁到37岁,亚里士多德一直跟随柏拉图学习。他是柏拉图的众多弟子中为出一位,柏拉图称他为“学园之灵”。不过,亚里士多德并非是唯唯诺诺崇拜个人的人,他尊重自己的老师,但他保持独立的思想。他曾隐喻地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
    柏拉图曾邀请不少知名学者到学院讲学,他们发表学术演讲,各抒己见,激烈辩论。这让对知识如饥似渴的亚里士多德受益匪浅。他认真聆听每位学者的演讲,虚心请教,但他也善于独立思考,不会盲从。在这些学者面前,他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不同的看法。时间久了,他受到了师长们的重视,也赢得了同学的尊敬。
    有,天气晴朗,微风拂面。柏拉图带着学生们在学院里散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讲学。柏拉图走到一棵树前,摘下一朵小花,问学生:“你们头上的青天,眼前的大树,我手中的小花,是真实的吗?”柏拉图的外甥斯培西波说:“不是真实的,物质的世界只是幻影。”另一个学生也说:“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对,物质世界背后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这个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这个理念是柏拉图哲学思想中的核心问题,有不少哲学家都曾经多次阐述过。亚里士多德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也跟多位学者探讨过,但他得出的结论和老师的看法不同。他一直想跟老师探讨,却无奈没有合适的机会。现在,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刚好是个不错的机会。
    于是,亚里士多德走到柏拉图面前,接过老师手中的小花,问道:“老师,您说这朵小花是不真实的?”柏拉图反问:“你怎么认为呢?”亚里士多德直率地说:“这朵小花就在我的手里,我看到了它鲜亮的颜色,闻到了它浓郁的芳香,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怎么能说它不是真实的呢?我认为理念世界才是幻影,它只存在于幻想之中。”柏拉图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但作为知名的大学者,他很少听到反对的声音。这一次,他只是勉强地笑了笑,说:“这个问题很重要,你们再认真讨论一下吧!”说完,就离开了。
    斯培西波批评亚里士多德:“你怎么能当着老师的面这样说呢?”亚里士多德回答:“我只是想跟老师讨论问题。你注意到了吗?在近的讲课中,老师不是已经坦率地承认了他过去在理论研究上的失误了吗?我认为我是对的。”刚刚回答问题的另一个学生补充说:“老师是我们追求真理、勇于自我批评的典范。”亚里士多德回应道:“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在柏拉图去世两年后,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开始游历。大约是在公元前343年,他被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召回故乡,给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做老师。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进行了政治、道德及哲学的教育,他本人也直接影响了亚历山大的思想。正因如此,亚历山大大帝一直关心科学事业,尊重知识。他曾经说过:“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使我明白如何生活才有价值的,则是我的老师。”然而,亚历山大大帝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点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便重新回到雅典,走上了与他老师柏拉图一样的教育之路,在雅典的东郊建立了自己的学园“吕克昂”。在执教期间,亚里士多德写了很多关于自然科学和哲学方面的著作。
    公元前3年,亚历山大去世,雅典人开始反对马其顿的统治。亚里士多德曾是亚历山大的老师,雅典人指控他不敬神,就像当年苏格拉底的遭遇一样。为了避难,他逃到了欧比亚岛,把学园交给了弟子德奥弗拉斯特。第二年,亚里士多德染病去世,走完了他不懈追求真理的人生之路。
    不盲信盲从,保持独立思考的启蒙义者对“理精神”有一个解释:一切所谓的真理、教义、常识,都必须接受理的审判,并为自己的存在寻找理由。简单来说,就是不盲从、不盲信、不人云亦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只唯是,追求真理和。从这一点上来讲,亚里士多德做到了。他所说的“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就是一种理精神的体现。“爱吾师”,意味着对老师充满了尊敬和爱戴,这是道德、伦理、感方面的;“爱真理”,是要把追求客观规律和真理当成学习的目标,不会因为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而不敢去质疑老师的观点,而是秉承客观、理、严谨的态度去追求真理。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踏上一条未知道路的时候,总有人会告诉我们:这条路你跟着大多数人的脚步走就行了,因为这是一群人达成的共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冷静地思考:多数人的观点就一定代表真理?当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后,他的这一学说受到了科学界广泛质疑。有人告诉他:“有一百位科家名上书,说你的理论是错误的。”爱因斯坦说:“如果确实能够明我是错的,只要有一位科学家拿出足够的据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用一百个人呢?”爱因斯坦道出了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特点:真理的判定标准,不是谁的声音大谁就代表真理,而是谁的据更充分,谁才更有说服力。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简单的四个字:实事求是。爱因斯坦后来的成功,也充分明了这一点。
    社会实践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声音大真的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达到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目的。历,这样的事情也不少见。金庸先生在《袁崇焕评传》中,透过一处情节,讲述了这一事实。
    袁崇焕的罪名终于确定了,是稀里糊涂的所谓“谋叛”。崇祯始终没有叫杨太监出来作。擅杀毛文龙和擅主和议两件事理由太不充分,崇祯无论如何难以自圆其说,终于也不提了。本来定的处刑是“夷三族”,余大成去威吓主理这个案子的兵部尚书梁廷栋:“袁崇焕并非真的有罪,只不过清兵围城,皇上震怒。我在兵部做郎中,已换了六位尚书,亲眼见到没一个尚书有好下场。你做兵部尚书,怎能保得定今后清兵不再来犯?今日诛灭袁崇焕三族,造成了先例,清兵若是再来,梁尚书,你顾一下自己的三族罢。”梁廷栋给这番话吓怕了,于是和温体仁商议设法减轻处刑,改为袁崇焕凌迟,七十几岁的母亲、弟弟、妻子和几岁的小女儿充军三千里。母家、妻家的人就不牵累了。
    袁崇焕在前线舍生忘死地抗击敌人,就因为有些人认为他有通敌的嫌疑,将其杀死。那些不明的百姓,也轻信了这个说法,对袁崇焕恨之入骨。我们无法想象,袁崇焕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有多少悲愤,有多少无奈,有多少叹息?虽然历史还了袁崇焕的清白,可那又怎样呢?在需要澄清、需要被信任的时候,袁崇焕还是遭受了不白之冤,谁也无法让时光倒回,改变这一事实。
    从这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用发展的目光来看,大众的认知总会回归理,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人多声音大,真的会让人失去理和判断力,盲目地随从。所以,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到当下的后果,必须要掌握独立判断一件事情正确与否的是非观。只有这样,才不会轻易被舆论所裹挟,作出错误的决策。
    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曾经有人设计过这样一个实验:某高校举办一次特殊的活动,邀请德化学展示他发明不久的某种挥发液体。活动当天,主持人在阶梯教室把满脸大胡子的“德化学”介绍给所有学生,而后化学家用沙哑的嗓音对学生们说:“近,我研究出了一种强烈挥发液体,现在我要开始做实验,并会记录下它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所用的时间。在这期间,如果你闻到一点味道,请马上举手,我要做下记录。”说完之后,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很快,前排的同学,中间的同学,后排的同学都先后举起了手。不到2分钟,所有学生都举手了。
    见此情形,“化学家”没有说话,而是扯下了脸上的大胡子,拿掉了墨镜。所有的学生都惊呆了,原来他不是德国人,而是本校的一位德语老师。他笑着说:“瓶子里装的不是什么特殊液体,它就是蒸馏水。”看过之后,你一定也知道,这个实验说的是“从众心理”,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共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人云亦云”和“随大流”。
    有研究表明,人群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能够做到不从众、保持独立。大部分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习惯跟着主流走。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从众心理呢?
    ,群体的规模。
    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只有两个人反对你的意见,你很可能会坚持己见;如果有100人反对你,你多半会惊慌失措,内心不安,从众了事。通常来说,群体规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所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从众。
    第二,群体的一致。
    当个体的想法与群体的想法有很大不同的时候,个体所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
    如,明天你天到新单位上班,发现单位里所有女同事都穿着干练的裤装,唯独你穿着连衣裙,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天你可能无动于衷,第二天、第三天……用不了多久,你可能就会不自觉地也穿上精干的裤装,这就是群体一致带来的压力。
    第三,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依赖及对群体规范和标准的从众倾向也越强,个体会为了群体的利益而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著名的阿希从众实验表明,个体在有共同目标的群体中更容易从众,因为不这样做的话,可能无法达到目标。
    第四,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个体在群体中地位越高,越有,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通常来说,地位高的成员经验丰富、资历较深、能力较强、信息较多,能够赢得低地位者的信赖,他们的看法和意见能对群体产生较大影响,并使低地位者屈从,而地位低的成员则难以影响他们。
    从众有消极的一面,它会抑制个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让人变得没有主见和墨守成规。很有可能,在选择从众的那一刻,他就选择了远离真理。
    有一位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在一项研究工作时,需要测量固体氦气热传导度。不过,他用的测量方法是全新的,因而得出的结果比按照传统理论算的字高出500倍。福尔顿觉得,这个差距实在太大了,如果公布于众的话,怕是会被人视为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因此他就没有声张。
    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也测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度,测量出的结果跟福尔顿测出的完全一样。这位年轻的科学家马上就公布了自己的测量结果,很快在科技界引起广泛的关注。福尔顿听说后,内心懊悔莫及,他写道:“如果当时我摘掉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就绝不可能抢走我的荣誉。”福尔顿说的那顶“习惯的帽子”,就是“从众心理”。他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不敢坚持真理,在“多数人”“多数声音”面前妥协,一味地怀疑自己,是多么不可取。
    那么,对于“从众”,我们应该完全杜绝呢?不尽然。
    哲学里讲过“辩思维”,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一项事物,“从众”也如是。从众的积极面在于,我们可以去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自己的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而且,在一些客观存在的公理和事实面前,我们也不得不“从众”。
    在人际交往中,点头通常意味着肯定,摇头意味着否定,可这种肯定和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的某些地方却是恰恰相反的。当我们到了该地区,如果不“入乡随俗”,就无法顺利与人沟通交流,甚至无法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谁又能不从?
    对于“从众”这一社会心理和行为,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没有主见,“不从众”就一定是有独立思想。要尽量去发扬从众的积极面,避免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遇到问题时,既要慎重地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看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增加判断的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总而言之,凡事都“从众”或都“反从众”,属于走的行为,也违背了理精神。
    时刻保持警戒,认清易从众的情形我们怎样才能在“众口铄金”的大环境下,保持自己的独立,培养理分析的科学精神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明白一个事实: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从众?
    种情况:人在焦虑的时候,更容易从众。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选择缺乏自信,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随大流。这样的情况不可避免,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会碰到。可是,有一点我们需要警惕,如果你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总是焦虑,总是不知所措,总是随大流”的情形中,那就意味着,你可能进入到了人生的迷茫状态中。越是在这种时候,你越需要保持理,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处境和状态,早日从迷茫中走出来。
    第二种情况:群体庞大,共识强烈,人更容易从众。
    在只有两个人的情况下,你有自己的想法,往往不容易被对方说服,也不容易完全听信对方。如果是三个人在一起,另外两个人的意见是一致的,而你却有不同的意见,这时候就比较容易动摇了。如果是四个人、五个人,甚至是成百上千的人呢?当他们达成共识,而你却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你还敢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吗?恐怕很难。这个时候,不少人可能连说出自己意见的勇气也没有了。
    个体在舆论的压力下,特别容易从众,这是正常的现象。可即使如此,我们也该对“群体”保持一定的戒备心理。正如之前所说,群体的意见未必永远都是对的。如果你因为融入了一个群体,而失去了基本的是非观,那是十分危险的。
    始终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说要跟大众对着干,而是说在接受一个意见的时候,无论这个意见是谁告诉你的,已经被多少人采纳了,也一定要自己思考一下。如果这个意见是对的,思的程能让你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个意见的价值;如果这个意见是错的,思的程能让你避免犯下大多数人都犯下的错误。
    第三种情况:情况越复杂,情景越模糊,人越容易从众。
    当我们面临复杂情况,自己难以做出决断的时候,往往更容易跟着别人走。因为分析复杂系统,需要消耗极大的资源和大脑能量,选择从众、跟着别人走,却能省时省力。
    设在电影院看电影,黑乎乎地一片,什么也看不清。这时候,突然有人大喊:着火了!大部分人都慌不择路地往外跑,这个时候,人们的反应永远是跟着群体跑,而不是冷静下来看看:到底是哪儿着火了?往哪跑才是的?
    这就提醒我们,即使是在复杂和模糊的情况下,在无法独立做出准确判断的时候,也要尽量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利用有限信息、独立思考,去把握那些自己能把握的细节。
    换句话说,我们既要承认自己的局限,也要保持自己的主观能动。就算不得已跟着群体一起跑,也要尽量用自己的判断去规划逃跑的路线。如果一味盲目地从众,很可能被个跑的人带进死胡同。
    从众不完全是坏事,它能够使群体保持一致,扩大群体规模,组建一个目标一致、行动一致的群体,增加凝聚力,在团队协作中起到重大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个体情况的差异,选择一味地盲从。我们要尽量扩大自己的信息源,做出客观判断,理清新闻、、娱乐、恶俗、知识、经验,学会独立思考,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
    正确的孤独,胜于错误的喧嚣从众心理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东西。
    这种警惕,不是说要警惕自己和别人一样,如果你认为大家的看法是正确的、合理的,那你和别人一样也没有问题。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明明你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却害怕与众不同,违心地选择“随大流”。当我们在从众心理的怂恿下,放弃了独立的意志和清醒的思考,就很容易丧失理,做出错误的决断。
    多数人都渴望有不凡的人生,但多数人都过着平凡的日子。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缺少机会,而是从一开始在内心给自己设置了太多的约束,不敢打破潜在的世俗规则,不敢遵循内心真正的声音去选择,不敢迈出“规”的步。
    因为,当你和别人不一样时,就意味着你是“另类”,你的言行举止都很“惹眼”。游离在大多数人之外,注定要承受外界的舆论非议和异样的目光,你所有的一切都可能被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正因不愿背负额外的压力,多数人都情愿或被迫地选择了“和别人一样”。
    金正勋在《不谄媚的人生里》说过:“生活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可怕的是不知不觉中已然放弃了对自己、对生活的警醒和觉察,任由别人灌输的信念和过去的惯来支配自己的生活。人生悲凉的笑话,莫过于用尽生努力成功地成为别人。人只有一辈子,为自己而活才是的。”在很多问题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跟别人一样呢?爱因斯坦说“反对者一个就够了”,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你也可以成为那个“反对者”,不必事事都跟在他人身后亦步亦趋。通过观察,我们也会发现,那些真正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克服了从众心理的人。当然,他们有时也会因此而孤独。但是,正确的孤独,好于错误的喧嚣。
    马云曾说:“CEO是孤独的工作。”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岗位的一举一动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他不能跟在别人身后走,因此才显得孤独。
    雷军也说:“孤独是一个创业者与生俱来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劝我把小米产品卖贵的时候,我感到孤独,因为他们不了解我的梦想和追求。”柳传志说:“创业者要有孤胆”;任正非说:“我得忍受这种寂寞”;郭广昌说:“在追求商业真理的过程中,你永远是孤独的”……这都是拒绝从众的理考量。
    为什么如此之多的成功企业家都在强调孤独二字?就是因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离不开独立的思考,不能被所谓的多数派牵着鼻子走,哪怕是那些已经成为定论的事情,只要你有足够的认识,有可以追溯的方法,也不是不可以去质疑的。
    即使是科学,也是容许怀疑、容许反对的,何况是世俗与活法呢?很多时候,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不随波逐流,活出真实与坦然,这既是理的精神,也是幸福的选择。
    偏见源自无知,却比无知离真理更远盲目从众,是缺乏理思维,偏离科学精神的,它可能会让悄无声息地被埋没,但还有一种情况,比从众更加可怕,它不仅会埋没,还可能让人丧失理,变得疯狂和不可理喻,那就是偏见。
    培根曾说:“偏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障碍。”人的偏见源自无知,但比无知要可怕得多。无知是没有真正认识一件事物,但不表示无知者拒绝接受不懂的事物,这属于知识层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偏见不只是不懂那么简单,偏见者固执地认为自己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是对的,且排斥和抗拒去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这不只是知识层面的问题,还有认识态度的问题。
    从认识的角度来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人、某个事物产生了偏见,他就会时刻带着这种偏见去观察此人和此事,去分析遇到的所有问题,那他得出的结论肯定是有偏差的。
    一位正在服刑的人员,在劳动改造时,捡到了1000元钱。他心想,丢了钱的人肯定很着急,就把钱交给了管教。管教接过钱后,不但没有表扬他,反而大声地斥责:“你这个人真是无可救药了,为了减刑竟然拿出自己的钱说是捡来的,告诉你,减刑没门!”很显然,这位管教对这位服刑人员就是有偏见的,认为他曾经犯过错误,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不可能做好事,改过自新。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偏见比真理的危害更。当一个人不知道事情的本质和规律时,他可以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去发现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及时纠正一些有偏差的行为,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不至于酿成特别严重的后果。可如果一个人在做事时总是带着偏见,他往往就会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倒行逆施,事倍功半。
    2019年1月11日,《中国科学报》发表了一篇新闻消息:“世界著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冷泉港实验室在其官网宣布,因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诺贝尔奖得主沃森关于种族与智力关系的不当言论,切断与其之间的任何联系,并撤销包括名誉、OliverRGrace名誉教授和名誉受托人等在内的所有头衔和荣誉。”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沃森在纪录片《美国大师:解密沃森》中提到,“在智力水平上,黑人和白人的平均值的确有所不同,而我认为这个不同正是基因导致的”。事实上,这位科学家在12年前就因为种族歧视的言论,失去了在冷泉港实验室的行政职务。很多同行和外行都不理解: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沃森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观点?
    从科学上来讲,目前有关智力的决定和影响因素,已经不存在太多的核心分歧,它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新的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的环境压力也会改变大脑中关键基因的表达,甚至影响智力的遗传。很遗憾,沃森完全无视这些研究结论,他的认知已被种族偏见“圈”起来了,形成了一道屏障,让他对事实视而不见,丧失了理精神。
    从转化的角度来说,偏见比无知更难让人清醒。
    无知者和偏见者都非智者,但无知者可以通过学习、实践和思考,让自己逐步地掌握真理,而偏见者却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真理,不愿意放弃现有的认知,总是极力地维护自己的错误认识,严重排斥和自己不同的东西,执拗和排他,完全就是“一条道走到黑”。所以,想让偏见者明白道理,比让无知者明白道理要难得多。
    对事物不了解,甚至有错误的认识,是一种很普遍的情况。乔治·萨顿说:“即使是掌握真理的英雄,也不能完全摆脱偏见的束缚。”换言之,只要是人,就可能产生偏见。从认识能力上看,我们不可能知晓所有的东西。科技越发达,我们越会觉得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太有限。我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无法保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符合实际。
    然而,偏见不是不可战胜的,关键的问在于——认识的态度。当有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了解的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能否以一种开放的、包容的态度来面对?可以理地说一句: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又能否在细致地检验后,发现自己过去的认知有偏差,而坦然地去接纳全新的发现?
    或许,这才是更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践行的。
    正确认识科学,摒弃对科学的误读现如今,科学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渗入在方方面面中,但公众的科学素养却没有与时俱进地跟上来。在提及“什么是科学”这一问题时,就会冒出不少的误解。
    误解1:科学是各种专门领域的知识,是科学家要做的事,跟普通人没关系。
    这是一种常见、多数人都存在的错误认知。科学不仅仅是各种知识的综合,更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它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两方面,而科学精神又包括理精神、探索精神、怀疑精神等。有了科学知识,不等于有了科学精神。对芸芸大众而言,知识的普及已成为大势,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精神。
    2018年11月2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了一则消息:根据法院判决结果,一位叫罗伯特的所谓的医学家,将向一位癌症患者支付1.05亿美元的赔偿金,其中包括9000万美元的痛苦赔偿金和1500万美元的惩罚赔偿金。原因就是,这位罗伯特医生,曾经出版过一本《酸碱奇迹:平衡饮食,恢复健康》,这本书里大肆宣扬酸体质是疾病根源,通过改变身体的酸碱,就可以预防或治疗癌症。
    那位癌症患者相信了他的说法,导致错过了治疗疾病的时机,所以,他将罗伯特告上了法庭。面对法庭的质询,罗伯特不得不承认,所谓“酸体质致癌”的说法,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骗局。
    罗伯特医生自称于克莱顿自然健康学院,获得多个。从2002年起,就开始撰写《PH值奇迹》等书籍,提倡碱饮食疗法,声称可以“减肥”“治糖尿病”,后来又补充了“治疗艾滋病”“治疗癌症”的功效。特别是那本《PH值奇迹:平衡饮食,恢复健康》,在出版之初(2002年),不仅成为当年美国的书籍,还被翻译成18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大卖。嗅觉灵敏的商家,纷纷利用这套理论,广泛地宣传自己生产的食物、饮料属于“碱食品”,有于改善酸体质。
    事实上呢?人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会不断产生酸物质和碱物质,使得正常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但是,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比如胃、皮肤、是酸环境,肠道是碱环境。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单一的酸或者碱体质!
    任何一个有生物学基础的人,都应该会懂得这些知识,但为什么关于酸体质这一套理论,还是欺骗了那么多人,并欺骗了那么久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是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但却缺乏利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科学精神,被所谓的“广泛共识”所裹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误解2:科学是对世界可能的解释之一,不是正确的理论,理论也能解释世界。
    科学从来没有自称是正确的理论,但它是所有试图解释世界的理论中,有多据支持的、经得起检验的,也是可信的。因为,科学拒绝承认一切缺乏据支持的断言,而迷信之类的理论却只是提供断言、不提供据。
    科学是开放的,对那些有更多据支持的、更经得起检验的理论,秉持开放的姿态,随时准备放弃旧的理论,接纳新的理论。但是,迷信的理论几千年来却是一成不变的,在可预见的将来也难有变化。那么,我们有何理由放弃一个有多据支持的、经得起检验的理论,而去相信那些臆造出来的、逻辑不通的理论呢?
    误解3:科学是冰冷的,只没有命的物质世界,科学家是冷漠的、没有情感的。
    科学家做研究向来都离不开专注,这也使得他们有了过度沉浸于探索未知世界,而不惯于世俗生活之嫌。然而,科学并不是冰冷的、无情的,有太多科学家都曾强调过: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科学的温情体现在,当它对整个宇宙的命运有所了解后,就会对人类当下和未来的处境充满温情,这与文学对人的关注是一样的。
    院士、我国代导弹驱逐舰总设计师潘镜芙,把自己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祖国研制军舰的事业。在对待科研的问题上,他一丝不苟、严谨严肃,可走进潘镜芙的家,却不禁让人感慨:研究高科技军事武器这样“冰冷”的工作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科学家。
    潘镜芙家的客厅、餐厅和卧室里,分别放着三个书柜,珍藏了中外历不少文豪的著作。平日里,潘老就是靠读书、写诗和欣赏音乐来休闲的,每攻克一道技术难题,他就会拿起口琴,轻轻低吹上一曲浪漫而深情的《军港之夜》。
    作为总设计师,潘镜芙处处身先士卒。每一次的适航试验,他都坚持在场,为的就是直接掌握手资料。回忆起往事,他幽默地说:“记得次上船试验,我一躺下就是天旋地转,像醉酒了一样。”很少有人知道,这番幽默的背后,其实藏着莫大的辛酸。他的女儿偷偷告诉记者,真实的情况是,父亲当时腰椎间盘突出犯了,但不放心海上试验,坚持忍痛上了军舰。在海上潮湿的环境中,腰间的刺痛越来越严重,可即使如此,潘镜芙还是让同事搀扶着,继续指挥舰艇的操作。
    几十年的时间,潘镜芙的工作单位从上海搬到南京,从南京搬到武汉,而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研究所、造船厂、海上试验场度过的。他的女儿提起:“从1966年到1992年,20多年里,爸爸妈妈一直过着分居的生活,每年只有一次探亲,那就是过年的时候,爸爸才能回到上海的家中。每次爸爸离开家,我都要大哭一次。”对此,潘镜芙也表示:“我对妻子和孩子真的很愧疚。分隔两地的那些年,我和家人都是通过写信相互支撑的。”直到1992年,潘镜芙的工作移回上海,才与家人真正团聚。
    在研制舰艇的几十年里,潘镜芙一直跟战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在设计舰艇时,不仅考虑舰艇本身的技术价值,还时刻惦记着以舰船为家的战士们,极力地想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
    过去设计的苏式舰艇,居室拥挤、通道狭窄、夹板层低矮,机器的噪声和高温的环境,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可潘镜芙设计的新型导弹驱逐舰,每个舱室都有真空处理厕所,房间明亮,空调冬暖夏凉,舱室里还有健身房、学习室、电视室,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他说:“搞了一辈子的海军装备,我牵挂的是海军官兵们。官兵在舰上生活得舒心,才更有精力提高训练质量。”从“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潘镜芙院士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心系祖国的伟大科学家,更是一位充满人文情怀的“父亲”。透过他的身影,我们也能够窥探到,科学不是只没有命的物质世界,科学家也不是冷漠无情的。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从来都是相辅相成、并肩存在的,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的科学文化是盲目和莽撞的,没有科学精神融入的人文文化是蹩足和虚浮的。我们不能误读真正的科学,更不能误解那些孜孜不倦为人类社会做出奉献的科学家。
    尊重真理,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黑格尔曾提出一个见解:“真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真理是一个过程。”在这里,黑格尔只是思辨地把“真理—过程”设定为精神的自我运动,而马克思却将作为过程的真理建立于人类实践的历史运动中。这就是说,真理不是凝固的或现成的东西,也不是一经得到就不再改变的东西,真理是在历史的现实中不断生成和具体化的过程。
    对于科学而言,不是谁创造了科学的真理,而是谁发现了真理。因为真理就在那里,无论你能发现它,它都存在着。很多时候,我们与其花费时间去辩论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不如走上发现之旅,用实际的行动去寻找。两小儿辩日是一则跟孔子有关的故事,流传甚广:两个小孩儿吵架,找孔子评理。一个小孩说:“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早晨太阳看起来比中午大,近大远小。”另一个小孩说:“早晨凉中午热,显然离得近更热。”孔子实事求是地回答:“我不知道是什么。”两个小孩嘲笑孔子说:“哈哈,原来你并不比我们知道得多。”这个故事是当时学派的人编出来的,用来明被人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并非是全知。然而,编这个故事的人可能没有想到,这个用来难为孔子的问题,会在千之后得到。如果人们都像他们一样,以诡辩代替刨根问底,以赢得辩论代替追求真理,那永远都不可能找到。
    然而直到今天,我们还是经常会看到,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高谈阔论,相互争辩。哲人曾经说过,真理越辩越明。这些人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善于辩论,就能站在真理的一方。可实际上,辩论也是一种对思维模式的锻炼,如果仅仅是在辩论中锻炼思维,而不付诸实际行动,就会离真理越来越远。这就如同一个练武术的人,学会了十八般武艺,却永远不敢上战场,那就只是锻炼了体魄,没有任何实际的效用。
    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理的必要,不见得一定是科学的真理,生活的真理、人生的真理、工作的真理都需要我们去探索。或许,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会走一些弯路,得到一些不确切的结论,但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不断探求的科学精神,总能找到可以指导我们言行的不变真理。况且,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不断提升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追求真理,也是一个人远离荒谬和虚伪的根本方法。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只是因为它是和谬误以及虚伪对立的。”哪怕如你我这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追求真理也是有意义的。倘若我们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就会变得摇摆不定、迷茫失措;如果我们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就只能随波逐流,任命运摆布。
    伊凡·谢切诺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物学家,1862年,他通过多次对青蛙的解剖实验,发现了关于大脑的秘密,并发表了《蛙脑对脊髓神经的抑制》等文章,同时还出版了《脑的反》书,奠定了自己在神经生理学领域中大师级的地位。
    当时,愚昧的沙俄认为谢切诺夫的所作所为打破了一贯宣传的“真理”,就把伊凡·谢切诺夫关进了大牢,并对他进行审讯。
    在法庭上,法官对谢切诺夫说:“你可以为自己找个辩护人。”谢切诺夫平静地回答:“让青蛙做我的人吧!”谢切诺夫选择了坚持真理,放弃了辩护。多年以后,当年压迫谢切诺夫的沙俄,早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而谢切诺夫则成为流芳百世的伟大科学家。他的理论,为巴浦洛夫等科学家后来的研究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它们在一次次提醒我们:人的可贵不在于拥有真理,而在于追求真理。真理,是永远不会过期的。我们今天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得到回馈。秉持这样的态度,也能让我们不被眼前的得失迷惑,始终能比别人看得更远,看得更透。


    科学精神即科学家精神是一个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要解决未来发展中的不确定问题,离不开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而科学精神尤为重要。

    中国老一辈科学家用行动不断丰富科学精神的“中国内涵”,进入,弘扬科学精神理当成为的*强音。


    【内容简介】


    在科技益发的现代,科学不再仅仅是看不懂的化学公式,也不再是玩不转的高科技,科学离我们不再遥远,它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在无数科学家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更感受到了无怨无悔奉献的忘我精神。本书的出版,为我们揭开了科学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精神的真正内涵,为我们培养自己的科学态度、改善自己的工作状态、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方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