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参数
-
- 作者:
(美)凯勒 著, 陈才 译著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00:00:0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1-01
- 开本:32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7511724731
- 版权提供:中央编译出版社
海伦·凯勒代表作,一本让千百万人重获信心与希望的书,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名家全译本
西南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翻译家陈才权威译作,文学经典完美呈现。
名著典藏版
国际大师插图,融合文学性和艺术性的插图作品,图文并茂、版式疏朗、用纸考究、装帧精美,打造世界名著典藏版本。
权威出版社
全国百佳出版社、中央级专业翻译出版社权威打造。
本套世界文学名著,选用名家的全译本,并配有精美的国际大师插图,在内容和形式上,将营造极佳的阅读体验。这在国内的名著出版工作中,是非常难得的。
国际翻译界“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得主 许渊冲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盲哑聋人。她在无声、无光的世界中,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她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等。
译者简介
陈才,西南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海伦·凯勒被评为20世纪美国的十大偶像之一是当之无愧的,这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伟大的经历和平凡的故事完美的结合。海伦·凯勒堪称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
——美国《时讯周刊》
19世纪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试图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马克吐温
第一章
我怀着一种诚惶诚恐的心情开始写自己的人生故事。我的童年生活笼罩着一层金色的面纱,在要撩开它时,我的内心充满了疑虑。写一部自传是一件有难度的事。当我尝试着梳理最早的印象时,我发现在过去漫漫的岁月中,事实和想象往往相互交织,难以分辨。成年女性通过她们的幻想勾勒出童年的经历。我对童年时期的印象,有一些还栩栩如生,但其余的大都笼罩在“牢狱”一般的阴影中;而且,童年时代的快乐与悲伤已经被岁月冲淡。我早期教育中许多重要的事件也被重大发现的激动和喜悦湮没。因此,为避免单调乏味,我在叙述时只选择那些最有趣、最有意义的片段。
1880年6月27日,我出生在位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名为塔斯坎比亚的小镇。
我父亲祖上是土生土长的瑞士人卡斯帕·凯勒,后来移民来到马里兰州。在我的瑞士祖先中,有一个人曾是苏黎世第一位教授聋人的教师,他还写了一部关于聋人教育的书——这和我的情况出奇地巧合;尽管人们相信“乞丐可能有当皇帝的祖先,皇帝的祖先里也可能有乞丐”。
我的祖父是卡斯帕·凯勒的儿子。他在亚拉巴马州“搞到”一大片土地,并最后在那里定居。我听说,他每年都会骑马从塔斯坎比亚到费城,去购买种植园所需的物资。我姑妈至今还保存着他写给家人的许多信函,其中,有他对那些旅行生动形象的描述。
我的祖母凯勒是拉斐特1的一位助手——亚历山大·摩尔的女儿,弗吉尼亚早期一位殖民总督——亚历山大·斯波茨伍德的孙女,她还是罗伯特·E.李2排行第二的表妹。
我的父亲亚瑟·H.凯勒是南方联军的一名上尉。母亲凯特·亚当斯比他小很多岁,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她的祖父本杰明·亚当斯娶苏珊娜·E.古德休为妻,在马萨诸塞州的纽伯里生活了多年。他们的儿子查尔斯·亚当斯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纽伯里波特,后来搬到阿肯色州的赫勒纳。内战爆发后,他参加了南方军队,后来官至准将军衔。他娶了露西·海伦·埃弗雷特为妻;露西与爱德华·埃弗雷特3和爱德华·埃弗雷特·黑尔4博士同出于一个家族。战后,这家人迁到了田纳西州的孟菲斯。
在那场疾病夺去我的视觉和听觉以前,我一直生活在一栋只有一大一小两个正方形房间的小房子里;小的那间住着仆人。在南方,人们习惯在宅地附近盖一所附属的小房子,以备不时之需。父亲在内战后也修建了这样一所小房子;和母亲结婚后,他们就搬进那里去住了。小屋的顶上爬满了常春藤、蔷薇以及金银花,从花园望去像一个凉亭。小小的门廊被满眼的黄玫瑰和南方金刚藤遮蔽;蜂鸟和蜜蜂是这里的常客。
凯勒家族居住的老宅距离我们的蔷薇小屋只有几步之遥。因为房子和周围的树木、篱笆都被美丽的英格兰常春藤缠绕覆盖着,所以人们叫它“常春藤园”。这个老式风格的花园是我儿时的天堂。
在我的老师到来以前,我常常循着气味,沿着方正坚挺的黄杨树篱笆摸索着前进,找到最初盛开的紫罗兰和百合花。在我发脾气之后,我也会去那里,把热乎乎的脸庞埋到凉飕飕的树叶或草丛中,舒缓心情。包围在花团之中,愉快地在花园中漫步,一直走到一根美丽的常春藤前——从叶片和花朵就能认出,它就是爬满花园尽头那个倒塌了的凉亭的那一条。这是多么有趣啊!这里还有藤蔓四处攀缘的铁线莲,枝叶悬垂的茉莉,珍稀无比、芬芳馥郁的蝴蝶百合——因为它们娇嫩的花瓣看上去像蝴蝶的翅膀;但是,最美丽的要数蔷薇。在北方的温室里,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像我南方的家里这样令人心满意足的蔷薇。它们就像长长的花彩1沿着门廊垂落下来,在空气中散发着纯净的芬芳。清晨,朝露浸润之后,它们摸上去是那样的柔软、纯洁,我不禁想,上帝花园里的常春花也不过如此吧。
我生命的开始和其他小生命一样,非常简单。从出生到睁开眼睛再到成为家庭的中心,我和大多数家庭的第一个孩子没什么两样。所有的人都强调,给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起名一定要重视。父亲建议用米尔德里德·坎贝尔——一位他非常敬重的先辈的名字,并拒绝进一步商榷。最后,母亲说希望用她母亲婚前的名字——海伦·埃弗雷特,问题才得到解决。但是,在抱我去教堂的途中,兴奋的父亲居然把名字忘了。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最后的决定他没有参与。当牧师问他孩子的名字时,他只知道决定随外祖母的名字,于是就说成了海伦·亚当斯。
据说,我在会走路之前就已经表露出好奇心十足而且很有主见的气质。别人做任何事,我都坚持模仿。6个月时,我就会尖声说出“你好”;有一天,我还清晰地说出了“茶,茶,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即便在生病后,我还记得婴儿时期学到的字中的一个——“水”。在我丧失说话的能力后,我还继续用“哗……哗……”的声音来替代这个字,直到我学会拼写这个字以后才停止使用。
人们告诉我,我是一周岁时开始走路的。那天,母亲给我洗完澡,把我从浴缸里抱出来放在她怀里。这时,我突然被光滑的地板上树叶跳动的影子吸引住了。我从她怀里溜出来,几乎跑了过去。冲动过后,我摔倒在地上,哭着要母亲抱我起来。
这样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一个回响着知更鸟和嘲鸫音乐般叫声的短暂的春天,一个水果丰盛蔷薇茂盛的夏天,一个金灿灿的秋天,这一切匆匆掠过,在一个心中充满渴望的快乐的孩子面前留下了它们的礼物。然而好景不长,在那阴郁的二月,厄运向我降临,一场疾病夺走了我的视觉和听力,使我一夜之间回到了新生儿那种无意识的状态。他们说是急性胃部和脑部充血。医生都认为我没救了。但是一天早晨,我退烧了——和它来时一样突然、奇怪。那天早晨,一家人都欣喜万分,但是没有人知道——连医生也不例外——我再也看不见任何东西,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我对那场疾病还依稀有一些记忆。我尤其记得,当我焦躁痛苦辗转反侧时母亲抚慰我时的那份慈祥与温柔;记得当我从朦胧中醒来,将干涩燥热的眼睛转向墙面,避开我曾经喜爱的——现在却一天天变得暗淡的光线时,我内心的痛苦与困惑。但是,除了这些稍纵即逝的记忆外——如果算得上记忆的话——别的一切就像一场噩梦一样,显得不真实。逐渐,我习惯了被死寂和黑暗笼罩的生活,忘记了它曾经的不同,直到她——我的老师——来到我的身边,为我解开灵魂的枷锁。但是,在我生命最初的19个月里,我瞥见了广袤的绿色田野、明亮的天空、树木以及花朵,后来的黑暗不会将它们全部抹掉。如果我们曾经看到过,“那一天还有那一天所呈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
第二章
我记不清楚生病最初几个月发生的事情。我只知道自己坐在母亲的怀里,或当她做家务时抓住她的裙摆,贴在她身后。我用手触摸每一件物品,察觉所有的动静。就这样,我学会了很多事情。不久,为了满足和别人交流的需要,我开始使用简单的动作示意。摇头表示“不”,点头表示“是”,拉一拉表示“来”,推一推则表示“走”。如何表示我想要的是面包呢?我会做切面包片和在上面抹黄油的动作。如果想要母亲在晚餐时做冰激凌,我会模仿操作制冰机的动作,然后打个寒战表示“冰凉”。母亲也费了不少心思,她成功地让我学会了理解许多事情。当她想让我帮她拿什么东西的时候我总能知道,然后跑上楼或她暗示的其他任何地方。的确,在漫长的黑暗的岁月中,我拥有的一切光明和美好的东西都是她饱含爱意的智慧给予的。
我对发生在身边的许多事都一清二楚。我在5岁时,就学会了叠放从洗衣房取回来的衣服,还能分辨出哪些是自己的。我从母亲和姑妈的穿着打扮就知道她们什么时候要出门,并央求她们带上我。每次家里来客人时我都会出来和他们打招呼,客人离开时我会向他们挥手道别——我还依稀记得挥手的含义。一天,几位绅士来拜访母亲,我感觉到大门开关以及其他的声音,知道客人到了。我突发奇想,在别人没来得反应之前就冲上楼,找到一件想象中会客时穿的衣服;站在镜子前面,学我曾见到的其他人那样,抹发油,涂化妆粉;然后在头上别一张面纱,带着褶皱垂到肩部,遮住我的脸;接着找来一个巨大的裙撑捆在我细小的腰上,在屁股后面不停摇摆,差点露到裙摆外面。一番打扮之后,我才下楼开始款待客人。
我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但是我确定是在我的老师到来以前。我发现,母亲和我的朋友们通过用嘴巴说话进行交流,而不像我那样用动作示意。有时候,我站在谈话的两个人中间,触摸他们的嘴唇,可是我弄不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这令我十分苦恼。我一边活动嘴唇,一边发疯似的做手势,但是丝毫没有效果。我时常为之气愤不已,又踢又闹,直到把自己折腾得精疲力竭。
我淘气的时候,自己是知道的,因为踢我的保姆艾拉时我知道她会痛;在发完脾气后又会感到后悔。但是,每当我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这种悔意总是被淘气战败,“老毛病”一次次复发。
在那段时间,我有两个朝夕相处的伙伴:一个是黑人小女孩玛莎·华盛顿,她是一个厨师的小孩;另一个是老猎犬贝尔,她曾经是一个了不起的猎手。玛莎懂得我的一举一动,和她交流几乎没有任何困难,她对我的意图总能心领神会。我在她面前经常表现得盛气凌人,为避免遭受拳脚相加的危险,她对我的专横跋扈总是百依百顺,这种感觉爽极了。我身体强壮,性格活跃,做起事来目的明确,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即使拼死一搏也在所不惜。我们整天待在厨房里,揉面团、制冰激凌、磨咖啡;争面包碗,给跑到厨房台阶周围的成群的母鸡和火鸡喂食。其中有一些非常温顺,它们甚至到我手上啄食,还让我抚摸。一天,一只大雄火鸡从我手中抢走了一个西红柿。或许是受到火鸡“大师”成功经验的启发,我们从厨房里偷了一个刚上好糖霜的蛋糕,躲到一堆柴火上吃了个精光。后来,我大病一场,心里不禁想,那只火鸡是不是遭到了类似的报应。
译序
公元1846年,在英国北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座牧师住宅二楼的窗前,坐着一个身材矮小、相貌平常的姑娘。在这座两层石屋的窗外,是一片了无生意的教堂墓地,墓地尽头是一望无际的长满石楠的荒原。窗前的姑娘正在奋笔疾书,用她的悲苦和怨愤、激情和想
象,构建着一个既是内心也是外界、既是微观也是宏观的独特境界,叙述着一个朴实无华、真实感人的故事,塑造着一个生而不幸、历尽艰辛、敢于奋力抗争和顽强追求的倔强少女。一年后的1847年10月,姑娘写的这本书问世了。自那以后,迄今将近150年来,社会在
发展,生活在变化,价值标准在改变,文学潮流在更迭,审美情趣在转移,批评理论在更新,而夏洛蒂·勃朗特写的这部《简·爱》,却从未受到过冷落,依然在世界各国盛行不衰,始终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喜爱,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本不朽之作。它被翻译成几十种文
字,出版了几百种版本,发行了近亿册书籍,发表了上千种研究专著和文章,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文学现象。很显然,《简·爱》所以能经久盛行不衰,简·爱所以能一直活在人们中间,无疑有它的独到之处,必然有她的魅力所在。
一
《简·爱》是一本用第一人称叙述的自传体小说,书中写的虽然不全是作者本人的生平,但其中的许多情节都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凝聚了作者的内心感受;作者的生活和个性,她的喜怒哀乐和追求憧憬,大都包含在这部作品之中。正因为如此,使得《简·爱》以其真情实感博得了人们的普遍喜爱,同时也引得无数评论家和研究者热衷于通过简·爱来研究夏洛蒂,通过夏洛蒂来研究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于1816年4月21日出生于英国约克郡一山区小镇桑恩顿,她是乡村牧师帕特里克·勃朗特的第三个孩子。在她出生后的四年中,她的弟弟布兰韦尔、妹妹艾米莉和安妮相继出世。1820年4月,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全家八口迁至约克郡凯利镇附近的偏僻山村哈沃斯。就在那座有八个房间的两层石砌牧师住宅里,夏洛蒂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迁到哈沃斯后的第二年,母亲便因病去世,5岁的夏洛蒂从此便失去了母爱。
三年后,8岁的夏洛蒂和大姐玛莉亚、二姐伊丽莎白、大妹艾米莉,相继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女儿的慈善学校——柯恩桥学校。这所学校就是《简·爱》中洛伍德学校的原型。正像小说中写的那样,这儿的教养方法粗暴冷酷,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结果摧毁了孩子们的健康。四姐妹入学后的第二年,斑疹伤寒和肺结核在该校流行,11岁的玛莉亚和10岁的伊丽莎白都染上了肺结核,接回家后不久,即相继离开了人间。失去两个亲爱的姐姐,使夏洛蒂深受打击,《简·爱》中那个少年夭折的可爱小姑娘海伦·彭斯,写的就是她的大姐玛莉亚。做牧师的父亲生怕另两个女儿也落入死神之手,急忙把她们接回家中。
此后的五年中,姐妹兄弟四人就在姨妈和父亲的教养下学习、生活,在哈沃斯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里,相亲相爱,勤奋学习各种知识,但他们最爱好的还是写作:写诗,写小说,写剧本,还把自己的“作品”手抄成册,装订成“书”。据夏洛蒂14岁时开列的个人“作品”目录,写下的即有22卷之多。虽然这些都是童年的习作,但也激发起她们的写作才能,锻炼了她们的写作技巧,为三姐妹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习之余,她们常去周围的荒原游玩,那一望无际的荒原,就成了她们酷爱的自由天地,荒原瘠土上那矮小、平常,但有顽强生命力的石楠,就成了她们姐妹三人风骨的象征。
1831年初,为了接受更正规的教育,夏洛蒂到离家60英里的罗海德的伍勒小姐学校学习。这儿和柯恩桥学校完全不同,师生关系亲密,学习环境良好,夏洛蒂的学业进步很快,曾数次获奖。这段经历对她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简·爱》中的谭波儿小姐身上,就有着伍勒小姐的影子。第二年的5月,夏洛蒂离开伍勒小姐学校,回哈沃斯家中教育弟妹。三年后,她又回伍勒小姐学校担任教师,并把两个妹妹带到该校学习,直到1838年才离开伍勒小姐学校回家休养。此后的五年中,她曾两度去有钱人家担任家庭教师,可是生性孤傲的夏洛蒂很难适应这个和仆人相差无几的职务,最后决定放弃这一职业。《简·爱》中贵妇人、阔小姐们对家庭教师的刻薄讥讽,正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当时英国社会中等级偏见的生动写照。
为了照顾家庭,能在家乡谋生和自立,夏洛蒂决定和两个妹妹在哈沃斯办一所像伍勒小姐那样的学校。为此她和艾米莉在姨妈的资助下,于1842年初去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埃热夫人学校学习法语和德语。同年11月,姨妈去世,姐妹俩回家奔丧。第二年年初,夏洛蒂又独自一人回布鲁塞尔继续学习并兼教英语。在这期间,夏洛蒂渐渐迷恋上自己的老师埃热先生。这位老师的思想、谈吐、才学和对她的关心,都使她如醉如痴。埃热夫人察觉了夏洛蒂对自己丈夫的感情,便设法不让他们两人接近。在沮丧绝望之余,夏洛蒂被迫于1844年元旦离开布鲁塞尔,回到哈沃斯。此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她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给埃热先生写过一些表露感情甚至几近恳求的信。信中说埃热先生的回信“对我来说,生命攸关,你最后的信支持着我——6个月的营养。”“给我写信就是你做件好事。只要我觉得你相当喜欢我,只要我有希望收到你的信,我就能安静下来,不太悲伤。”“当我一天天等待着你的来信,一天天的失望将我抛到难忍的痛苦之中……我就焦急——不想吃喝、失眠——日趋衰弱。”这种绝望的爱情给夏洛蒂已经不幸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此后夏洛蒂迟迟未嫁,也许和这段经历不无关系。埃热先生个性鲜明,聪明能干,博学多才,经历丰富,但极易激动。显然,《简·爱》中的罗切斯特身上,就有着他的影子;很有可能在疯女人的塑造上,也带有作者对埃热夫人的怨愤。
命运给夏洛蒂的打击并未就此罢休。她的办学计划因无人报名而归于失败,父亲的身体也变得愈来愈坏,患白内障的眼睛几近失明,做家庭教师的弟弟又因与东家太太发生感情纠葛被辞退回家,从此一蹶不振,染上酗酒吸毒恶习,精神和身体都趋于崩溃,从而更增加了夏洛蒂和她妹妹的沉重负担。1845年秋,夏洛蒂偶然发现了艾米莉的一本诗稿,从童年时代开始的对文学写作的爱好,促使她走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在她的鼓动下,决定动用姨妈的遗产,用笔名出版一本三姐妹诗集《柯勒、埃利斯、阿克顿·贝尔诗集》。诗集于1846年5月出版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只有一篇短小的评论对艾米莉的诗稍加赞许,诗集也只卖出
两本。
可是,这本诗集的出版大大增强了姐妹三人的信心,鼓舞了她们的创作热情,促使她们最终选择了文学事业,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们很快就各自交出了一部长篇小说,夏洛蒂的《教授》,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妹妹的两本都被出版商接受了,夏洛蒂的《教授》却遭到了退稿的命运。可是夏洛蒂并没有灰心,用全部热情,夜以继日地奋笔疾书,于一年后的1847年8月,写成了第二部长篇小说《简·爱》,并立即为出版商所接受,稿件寄出后不到两个月,《简·爱》即率先出版,震动了文坛,获得了极大成功。同年12月,《简·爱》再版,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也同时问世。姐妹三人几乎在同时出版了三部一举成名的长篇小说,这在世界文坛上是绝
无仅有的事。《简·爱》和《呼啸山庄》都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杰作,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也在英国文学史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三姐妹文学创作上的成功,给勃朗特一家带来极大的欢乐,然而仅仅过了9个月,更大的打击又开始落到他们的头上,在短短的8个月内,死神竟连续三次向这一家人伸出了无情的手,布兰韦尔、艾米莉和安妮都相继离开了人间,原来的一家八口,只留下夏洛蒂和年老多病的父亲。在此后的整整五年中,孤苦伶仃的夏洛蒂就在那座冷冷清清的两层石屋中,和年迈的父亲相依为命。但是,她牢记着小妹安妮临终时的最后一句话:“勇敢些,夏洛
蒂!”强忍住悲痛,吞咽下哀伤,继续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跋涉向前,先后又出版了长篇小说《雪莉》和《维莱特》。可是,当她独坐窗前举笔写作时,室内是老父的呻吟,屋外是呼号的山风,远方是苍凉的荒原,眼前是亲人的坟茔,其心境之悲苦不言而喻,真让人不忍思量。
1854年的6月29日,38岁的夏洛蒂终于克服固执的老父的反对,和阿·贝·尼科尔斯牧师结了婚。迟来的爱情给她带来了慰藉和欢乐,但婚后的幸福竟那么短暂,6个月后的一天,夏洛蒂和丈夫到离家数英里的荒原深处观看山涧瀑布,归途中遇雨受寒,此后便一病不起。1855年3月31日,39岁的夏洛蒂不幸离开了人间,还带去了一个尚未出世的婴儿。
二
《简·爱》是夏洛蒂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它通过一个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现状、不甘受辱、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的女性形象,它反映了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对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追求和憧憬。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个主人公,也许并无太多新颖独特之处。可是,在将近150年前,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上贵族富豪踌躇满志,神甫教士“神恩”浩荡,等级森严,习俗累累,金钱第一,男权至上,文学作品中则绅士淑女济济一堂,欢宴舞会连篇累牍。突然间,在那众多美丽英俊的男女主人公中,钻出了一个无财无貌的小女人,观念新颖独特,个性坚毅倔强,居然还敢批评宗教事业,嘲笑社会风习,藐视地位财力,主张男女平等,而且感情真挚,直率坦诚,难怪《简·爱》一经问世,社会上
就引起轰动,文学界就争相评论了。赞许者大呼“独特”“新颖”“真实”“感人”,诋毁者大骂“低级”“粗野”“反基督教”。
然而,100多年来,《简·爱》所以能经久盛行不衰,简·爱所以能一直活在人们中间,也许还在于这本书的主旨是告诉人们:一个小人物,依靠自己的正直品德和聪明才智,只要坚忍不拔地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是有可能冲破重重险阻,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而且简·爱这个小人物真实可信,是个有血有肉的凡人,她有凡人的优点,也有凡人的缺点。书中写的也不是什么重大题材,只是个人的生活、工作、爱情、婚姻、家庭之类的凡人琐事,诉说的也只是个人的喜怒哀乐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但是这种凡人的真情实感,最能引起永远是占最大多数的琐事缠身的凡人的共鸣。虽然人们并不一定遭受过女主人公那么多的苦难,
但作为一个凡人,一生中多少也品尝过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作者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卓越才智和丰富想象所塑造的这个活生生的小人物,自然能博得凡人的同情和赞赏,会震动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们的心弦。何况,凡人的日常生活和心态,本身就是人性最基本的层次,从中完全可以发掘出和升华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命题。
《简·爱》的故事情节,从表面看并不太复杂,它只是用第一人称叙述了女主人公从童年到成家的过程,内容分三部分,外加一个尾声。第一部分是在舅妈家和在慈善学校,第二部分是在桑菲尔德当家庭教师,第三部分在沼泽山庄以及当乡村教师,最后是在芬丁庄园成
家的尾声。
小简·爱在舅妈家的生活,孩童的所思所想,言行举止,写得最为真实生动。她虽然逆来顺受,依然挨打受骂,“竭力想赢得别人好感也白费力气”,终于有一天她的恐惧和忍耐到了极限,“像所有反抗的奴隶一样,在绝望中决定豁出去了”,大骂表兄是“杀人犯”,还和他对打起来,因而受到锁进“恐怖的红房子”的惩罚,她愤愤不平地喊出“不公平!——不公平啊”,最后发展到对舅妈当面反击,说她“坏透了”“心肠毒得很”,从而“有了一种
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和胜利感”。但接着便又作了自省自责,觉得这“又暖又醇”的报复滋味很快就变得“又涩又苦”,感到这种既遭人恨又恨人的处境是可悲的。从而可以看出,表兄的凶暴专横、表姐的傲慢冷漠、舅妈的憎恨厌恶,使小小年纪的简·爱心智早熟了,这也初步表露了简·爱既倔强抗争又忍让克制的矛盾复杂的个性。
如果说在舅妈家对社会的不公有了初步体会,那么在洛伍德学校对宗教的虚伪则有了更深的认识。勃洛克赫斯特牧师的“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的主张,他的一系列抑制人性的非人道做法,他那虚伪的假道学嘴脸,引起了简·爱的极大不满;深受宗教毒害、逆来顺受的海伦·彭斯的死,更激起了她的无限悲愤,也增强了她倔强抗争的意识。固然,由于后来洛伍德学校生活学习条件的改善,善良的谭波儿小姐的关心和教育,使得简·爱得以在那儿生活了8年,如她自己所说,“较为和谐的思想,较有节制的感情,已经在我的心中扎了根”。然而,谭波儿小姐结婚离去给予她的刺激,使她感到“保持平静的理由已经不复存在”,
她追求的本性,她往日的激情,她青春的躁动,又在她矛盾复杂的个性中占了上风,使她想起“真正的世界是广阔的,一个充满希望和忧虑、激情和兴奋的变化纷呈的天地,正等待着敢于闯入、甘冒各种风险寻求人生真谛的人们”。她对8年来的生活常规突然感到了厌倦,要求变化和刺激,终于使她几近绝望地喊出:“我向往自由,我渴望自由……至少赐给我一份新的工作吧!”于是她毅然登了广告,应聘去桑菲尔德做了家庭教师,走上了新的人生旅程。
女主人公在桑菲尔德的经历,主要叙述了她和罗切斯特曲折动人的爱情,但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灰姑娘式的浪漫故事。女主人公在这段经历中进一步深化了自己倔强抗争的个性,在社会、生活、爱情、婚姻、宗教等问题上,都表现出鲜明的叛逆精神,特别是在维护妇女独立人格,主张婚姻独立自主以及男女权利平等方面,这不能不说是在英国文学史上一个很大的突破。简·爱曾愤愤不平地说道:“通常认为女人是非常安静的,可是女人也有着和男人一样的感情。她们像她们的兄弟一样,也要施展自己的才能,也要有她们的用武之地。她们对过于严肃的束缚,对过于绝对的僵滞,也会和男人完全一样,感到十分痛苦。”她还曾义正辞严地对罗切斯特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交谈,而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家庭教师简·爱和庄园主人罗切斯特,从相遇、相识到相爱,直到婚礼上发生突变,简·爱出走,故事情节曲折,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引人入胜。但不可否认,有的情节由于在手法上未能很好地交融结合,多少留有通俗小说和情节剧的痕迹,如隐藏疯女人,打扮吉卜赛老妇等,虽然增加了神秘感和戏剧性,但也使得这一部分不像在舅妈家和洛伍德学校那段经历那么真实可信。
不过,在这段经历中,更重要的还是写出了一个青春少女的心路历程,她的情感纠葛,她的痛苦和欢乐,她的心灵矛盾和内心冲突,她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憧憬和追求。这一部分中情节的设计虽有欠缺,但从心灵世界的构建和情感氛围的营造来说,这是全书中最精彩的部分。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通过内心独白和心灵对话,通过梦境和幻觉,通过预兆和感应,通过象征和隐喻,通过景色和外物的描绘等等,十分真实生动地刻画出一个青春少女在爱情生活中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构建了她波澜起伏、动荡不安的内心世界,其独特创新之处,真可说是现代心理小说和情绪小说的先声。而且女主人公那种既热情奔放,敢于幻想,否定陈规,藐视习俗,追求个性解放,憧憬美满人生,又冷静稳重,严于克己,信守传统,重视道德,善于自省自责,主张自尊自重的矛盾复杂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因如此,我们的女主人公终于还是怀着极度矛盾痛苦的心情,毅然离开桑菲尔德,离开心爱的人,走上漂泊流浪之路,走向生死难卜的未来。
经过四天的流浪,简·爱终于被沼泽山庄收留,在那儿落了脚,后来又在离开不远的莫尔顿村当了乡村教师。在这一部分中,从情节看,主要是描写了简·爱和圣约翰的感情纠葛。发现沼泽山庄竟是她姑妈家,圣约翰三兄妹原来是她的表兄表姐,这一情节显然设计得过
于巧合。至于简·爱获得遗产和均分遗产,看来是为了提高女主人公的经济实力,也为了进一步完美她的优秀品格。但这一部分的主旨是:通过简·爱和圣约翰之间的感情纠葛和矛盾纷争,展开了人性和“神恩”的搏斗,并以人性取胜而告终,阐明了女主人公对人性的珍视,对幸福的追求。
圣约翰自己是个被宗教“修剪驯化了天性的人”,他进而又要“修剪驯化”简·爱的天性,要她成为神权的工具,强要娶她为妻,并要她跟他去印度传教。在圣约翰软硬兼施的进攻面前,个性矛盾复杂的简·爱有过退却和妥协,她听从他的安排学习印度斯坦语,答应作为他的助手跟他一起去印度传教,她想以此来“填补被剥夺了的爱情和被打破了的希望留下的空白”。但她要求不做他的妻子,保持自由身,因为她知道,嫁给他就是归顺神权,至少得“抛掉一半天性,扼杀一半才能”;要是不嫁给他,“我还可求助于没有遭到摧残的自我,还可以跟我那未受奴役的真情实感互通心曲”。可是,圣约翰过于固执地笃信“神威”了,他说他绝不能代表上帝接受她半心半意的忠诚,她必须嫁给他。简·爱终于被激怒了:“我瞧不起你的爱情观!瞧不起你表达的这种虚假的感情。你这么做时,我瞧不起你!”尽管圣约翰以“要是你拒绝的话,你拒绝的并不是我,而是上帝”相威胁,可是简·爱认为,“要是我做了他的妻子,他不用从我血管中抽一滴血,便会把我杀死,而他那水晶般的良心绝不会沾上一点犯罪的污点”。
圣约翰去剑桥前在晚祷中有针对性地宣读经文,以及过后对简·爱的个别“布道”,有关天堂和地狱的劝诱和告诫,顷刻间曾使简·爱遗忘了自己的拒绝,瘫痪了自己的抗争,感到“宗教在召唤——天使在招手——上帝在命令——生命像画卷般卷了起来——死亡的大门敞开着,显示出门那边的永生。好像在说,为了那边的平安幸福,这儿的一切都可以立即牺牲”。如她自己所说,她差一点犯了“判断上的错误”,“做了傻瓜”,答应嫁给他。可就在这
关键时刻,她突然受到电击似的震颤,听到罗切斯特“简!简!简!”的呼唤。这震颤和呼唤,是幻觉?是感应?这是心理活动的外化,是真真实实的心灵的呼唤!爱情的呼唤!人性的呼唤!它打开了心灵的牢门,挣断了心灵的锁链,把她从昏迷中唤醒,使她有了力量,占了上风,彻底摆脱掉圣约翰的“神恩”的控制和束缚,奔向自己幸福的目标。
这样的揭露和批判,这样的冲突和结果,难怪《简·爱》一问世,就受到当时一些宗教界人士和宗教报刊的诋毁和中伤,斥之为“反基督教”,“道德上的雅各宾主义”,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但正如作者在本书再版序中指出的那样:“习俗不等于道德,伪善不等于宗教,抨击前者不等于谴责后者。揭去法利赛人脸上的假面具,不等于向荆冠举起不敬的手。”
简·爱匆匆赶到桑菲尔德,只见到一片废墟,疯女人也烧死了,然后又赶到芬丁庄园,终于见到了手残眼瞎的心上人罗切斯特,他们如愿以偿,结了婚。婚后十年的生活一笔带过,最后简要交代了一下几个人物的生活和命运。总之,这个尾声行色匆匆,且有“大团圆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嫌。
事实上,尾声主要说的是简·爱这个孤苦伶仃、无财无貌的小人物,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终于克服了贫穷、苦难、习俗、荣辱、金钱、“神恩”等等阻碍,追求到自己心目中的幸福生活。现在的简·爱已从一个弱者变成了强者,已是个独立自主的人,和经过自责忏悔的罗切斯特,在心灵上已经完全平等,在财力上、特别是体力上,双方的强弱地位已经发生互换,笼中鹰得请麻雀觅食,现在那个大男人得依靠这个小女人了,这也是作者对男女平权的一种奢求和想望。显而易见,这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团圆,这是艰苦奋斗、顽强追求的结果,也是人性取得胜利的果实。当然,其效果也使读者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三
《简·爱》是一部复杂的作品,其复杂性也表现在艺术技巧和创作手法上的双重性。作者的杰出之处就在于能将两者交融和结合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互增互补,达到独特创新。
《简·爱》真实地再现了小人物简·爱30年的坎坷遭遇和勇敢追求,细腻地叙述了女主人公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反对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赞扬了妇女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精神,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但作品也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主观理想,抒发了个
人热烈的感情,在情节的构建、人物的刻画、心理的揭示和景物的描绘方面,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正是这种浪漫主义的艺术技巧和现实主义的题旨手法的交融和结合,使本书更加生动感人,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联想。
夏洛蒂是第一个用小说披露个人情怀的小说家。《简·爱》虽然有着曲折感人的情节,但更侧重于写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心路历程,再现她的精神世界。作者在书中所用的内心独白、心理分析、自我解剖、内心交谈,直至超现实的梦幻预兆、心灵感应等潜意识活动,都在于展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灵魂轨迹、心灵矛盾和内心冲突。如听到罗切斯特的呼唤、梦见桑菲尔德成为废墟,甚至是恐怖的幻觉、噩梦等哥特式手法的运用,都为了表露女主人公内心的渴望、忧虑、焦急和恐惧,再现女主人公的心理现实。这种心理描写的手法,并没有脱离生活的真实,它既进入心理意识之内,又步入社会现实之中。《简·爱》着重描写的虽然是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追求,但作者采用的这种展示内心和展示处境相结合的自叙形式,使
我们同时看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她置身的现实世界。我们从人物的内心世界里,能清楚地看到现实世界的影子,从现实世界的描绘里,也能看到它在人物内心引起的反响。而且心理、言行交错,现实、想象并用。这就大大地增加了人物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加强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使作品有了更大的生活容量、心理容量、审美容量和思想容量。
《简·爱》从题旨到手法都是一部严肃小说,但作者也运用了一些通俗小说和情节剧的手法,设置了悬念巧合,布下了险象疑团,渲染了神秘恐怖。正因如此,使《简·爱》得以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有启示,也有快感。何况,雅俗界限本属游移,当代中外作家就在竭力穿透这条界限,至于当今的影视作品,就更加重视两者的结合了。
此外,《简·爱》在女主人公性格的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从女主人公的个性看,存在着明显的双重性,既有浪漫气质,又有严谨作风,既有情感迸发,又有道德自律,既有自我发展,又有自我限制,既有抗议,又有顺从,既是火,又是冰……两者虽然矛盾,但作者使它们合于一体,从而使人物有了真正的生命,更加栩栩如生,更加真实可信,因为简·爱虽然是个坚强勇敢的知识女子,但毕竟生活在近150年前维多利亚时代的穷乡僻壤,多年的传统教育和宗教熏陶,时代、社会、家庭、教养、环境所给予她的影响,使她在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方面,时常处于矛盾冲突的中心,这是不足为怪的。夏洛蒂笔下的景物,不管是沼泽、风暴、云景、星空,还是小鸟、古树、家具、帆船,都不是单纯的背景点缀,而是心理意识的外化物化和形象表现,它们是感情,是心境,是欢乐,是悲伤,是怨愤,是恐惧,是渴望,是追求,是作品的意蕴和内涵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早在约150年前,夏洛蒂就能如此巧妙地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心理现实和社会现实、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交融和结合在一起,而且其表现手法中还包含着某些现代主义精神,这不能不说是她的独特和创新之处。《简·爱》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能如此长盛不衰,所以有这么多读者,有这么多研究论著,简·爱所以能一直活在人们中间,看来和这种巧妙的交融结合的艺术技巧和多种的表现手法不无关系。不可讳言,夏洛蒂这种创作上的探索,依然还有一些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打扮吉卜赛老妇、表兄妹的巧遇等都明显留有融而未合的痕迹,让人感到不够真实。
《简·爱》是一部丰富而复杂的作品。正因如此,近150年来,它成了众多学者考察研究的对象,也成了人们争辩讨论的话题。人们纷纷运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心理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等等观点对之进行解读和阐释,考察和研究,不断发掘出它潜藏的意蕴和内涵,微妙的技巧和手法,与此同时也就不断赋予它以新的灵魂。然而,也有一些人为了标新立异,牵强附会、荒诞不经的论述也有所出现,如说作者的创作动机是“为了满足受压制的性饥渴”,对弟弟的感情是“心灵上的乱伦冲动”,以及书中的疯女人是作者的亡母等等,实在让人难以苟同。《简·爱》已经在全世界盛行了将近150年,看来它还将继续盛行不衰,新的读者还会源源不断,评论家也还会继续对它进行评述和研究,新的文章还会陆续问世。这一切,当年那个坐在窗前奋笔疾书的小女人,恐怕是料想
不到的。
宋兆霖
1994年秋于浙江大学求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