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滇康道上/20世纪人文地理纪实 曾昭抡|主编:杨镰|整理:段美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曾昭抡|主编:杨镰|整理:段美乔著 | 曾昭抡|主编:杨镰|整理:段美乔编 | 曾昭抡|主编:杨镰|整理:段美乔译 | 曾昭抡|主编:杨镰|整理:段美乔绘
    • 出版社: 中国青年,中国青年电子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曾昭抡|主编:杨镰|整理:段美乔著| 曾昭抡|主编:杨镰|整理:段美乔编| 曾昭抡|主编:杨镰|整理:段美乔译| 曾昭抡|主编:杨镰|整理:段美乔绘
    • 出版社:中国青年,中国青年电子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2-12-01
    • ISBN:9787515312231
    • 版权提供:中国青年,中国青年电子出版社
    • 作者:曾昭抡|主编:杨镰|整理:段美乔
    • 著:曾昭抡|主编:杨镰|整理:段美乔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7.00
    • ISBN:9787515312231
    • 出版社:中国青年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2-12-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2-12-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245340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言
    第一章 鲁车旧道
    警报中辞别昆明
    天生桥
    头村打尖
    向富民前进
    富民速写
    北营途中
    硝硐一瞥
    者北
    陡上鸡街坡
    小店场
    冷饭桥
    初入夷人区域
    日落过硝井
    黑夜摸到柿花树
    柿花树一宿
    直趋禄劝县
    禄劝印象
    虔诚的基督徒
    到拖梯去
    钻字崖
    杉松营
    红石崖
    新山寺
    山歌应答
    团街逢街子
    龙海堂
    马楚大梁子
    二顺河
    坎磴
    鲁家坟
    石板河
    招钩
    攀枝得
    初试倮夷生活
    板桥
    白云山
    汤郎
    陡下金江坡
    鲁车渡
    上江坡到天坪
    新铺子
    木落寨
    洋桥河
    雷打树
    张官冲
    望城坡
    会理坝子
    昆明、会理间的交通路线
    第二章 会理及其附近
    会理印象
    大铜厂看铜矿
    鹿厂一瞥
    第三章 西会道上
    西昌、会理间的交通
    雨中离开会理
    大雨到白云寺
    榨木树避雨
    大湾营一宿
    油菜地
    向益门前进
    益门
    翻过慈巴坳
    白果湾
    初宿公路段上
    天宝山看铅锌矿
    赴摩挲营途中
    摩挲营
    云汉乡
    到了安宁河边
    永定营
    向锦川桥前进
    锦川桥
    火把节
    进入西昌县境
    朱木湾
    铁匠房
    乐跃场
    半踮营
    小高桥
    一把伞
    凤凰桥
    德昌
    前去麻栗寨
    麻栗寨一宿
    黄水塘
    黄连关
    崩土坎
    马鞍堡
    马道子
    穿坝田到西昌

    天生桥穿过普吉镇前进,路便入山地,一出街口,即循石板路上山。这片红土
    光山,并不见高。上趋不久,变为相当平坦。一批疏散出城的军队,此时正借此机会,在这片山上举行演习。在距普吉约两里半处,右边有一条土质的岔路,乃是去沙浪的大道,那里据说有一口温泉,目下为昆华农校临时校址
    所在之处。自此前行,路从陡盘上山。大部分仍循石板路走;不过其中有的部分,路已被大水冲坏。盘山两里半以后,路改右绕山缓上,约一里不足即达普吉后山的山顶。此处地名“水甲箐”,距普吉约六华里。行人到此,大都停下稍息。这条路上,人马交通,异常频繁,一路来此,途中遇见载货去富民的驮马甚多,几乎可以说不断地碰见。酒、洋蜡、牛皮胶,是一些所运的货品。乘马回家的中学生,带着铺盖行李,对这山野地方,作一种城市人物的点缀。
    从水甲箐前进,走石板路下趋,随即陡盘下山。约行两里,翻到对面的山,改由路左绕山缓下。又约一里,复改陡上,仍左绕山走,再一里过一坳口,前去路右绕山缓下,继改左边绕山,陡向下趋。
    十一时一刻,行抵天生桥(距水甲箐约七华里)。此处为昆明附近名胜之一。平常专程来此游览,来回需费一天,还感觉非常疲倦。此番就便过此,欣赏美景,倒很便当。在这里路右看见一条小河,与路垂直,自右面来,从下面穿山腹而过,下流成为大营河。“天生桥”一名,由此而来。河谷殊深,河水奔来,突然没于山下,确是一处值得纪念的奇景。大约当初河面较高,河谷较浅,水在地面流,正如其他溪河一般。后来河谷愈刻愈深,上面经过一种地质变化,两岸岩石搭上,遂成此景。抑或流水渐渐将山中石灰岩蚀
    透,亦未可知。路左一大片石灰岩下,有一山洞,深约丈余。炎日中到此一
    避,倍觉阴凉。附近不远,另有一洞,名观音洞,也是一处名胜。因为时间关系,未及游览。
    由昆明来到天生桥,沿途所见各山,全是石灰石质的红土光山,上面几乎连一棵小树都看不见。提及“水甲箐”等地名,想必原来这一带山上,树木一定是很多的。据本地人说,抗战初起的时候,普吉后山,树木仍然相当稠密。想不到几年工夫,破坏到这种程度。将来如果再造林,不知何时方能成功了。
    头村打尖由天生桥前行,路续下趋。半里余改平坦,随后路右绕山陡下。又半里,复改陡盘下山。在这段路上,开始遇见由富民去昆明的旅客。昆明供给富民所需的洋货和奢侈品,富民则送来一些必需的东西。成群的小猪,由牧猪人自富民赶来,据说快的两天可以赶到,慢的有时会拖到一星期之久。这些刚刚会走的,极小的小猪,沿途到处躺下来,滚上一身红泥,远看还以为它们的毛真是红色的。背盐巴的背子,挑扁担的挑子,是一些其他往昆明去的伙计们。盐巴据称自罗次县挑来,所运大约是白盐井的盐。
    盘山而下,约半里不足,适才在天生桥所见穿山而过的大营河,此时见
    在路左。前去路右绕山陡下,左临窄深的大营河河谷下溯,约三里到头村,停下打尖。
    头村一名李子坪,仍属昆明县管。由昆明到此,计程三十一华里,俗称三十里。自昆明出发北行,普通第一天总是在此处午餐。走到此处,附近山上,开始看见有丛林及小树,不像昆明附近一带的一片荒山。为着经济起见
    ,两角钱一小碗的白饭,拿开水泡一泡,一人吃了两三碗,就算将一顿午饭马马虎虎地解决了。
    我们此番去会理,大家都是步行。十一个人的行李,用一百六十元一匹马的代价,一共雇了四匹驮马,替我们驮去。正巧这帮驮马的主人唐老板,有事回家,大家搭个伴走。我们四匹马以外,他还带了十多驮的货物,都是替商人运到会理去的。其中大部分驮子,全是洋纱。据他说,现在驮一驮纱,脚价要一百八十元左右。一百六十元租给我们,还算特别客气。唐老板可算是一位有产阶级的人,家住在金沙江边,田产每年可以收到两百多担的租
    ,一家已可够吃。另外养着有四五十匹驮马;按照目前的市价,上等马要卖一千八百元一匹,次等也要七八百元。既然相当有钱,人当然变懒了,鸦片瘾也相当深。赶马之事,他并不管。一切由雇来的一位姓张的哥头,率同他下面的赶马人,代为负责。行路的时候,他一人带着两匹马,轮流地骑,看来比我们神气得多。
    马帮动身得早,我们正午十二点左右来到头村,他们到此已两小时,饭早已吃过。不过因为有一匹驮子,在途中丢掉一匹纱,派人回去找,所以还没有走。
    P3-5

    抗日战争以来,西南、西北成为中国“大后方”,1941年夏天,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的师生组织了“川康科学考察团”,由曾昭抡带领十名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这次带有探险性质的考察。基本目标是认识西部,为开发西部,给抗日提供坚实可靠的大后方做出贡献。由段美乔整理的这本《滇康道上》就是对这次考察的如实记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