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黑土红心 穆小芒 新世界 9787510416262 书籍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穆小芒著 | 穆小芒编 | 穆小芒译 | 穆小芒绘
    • 出版社: 新世界
    • 出版时间:2012-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穆小芒著| 穆小芒编| 穆小芒译| 穆小芒绘
    • 出版社:新世界
    • 出版时间:2012-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2-06-01
    • ISBN:9787510416262
    • 版权提供:新世界
    • 作者:穆小芒
    • 著:穆小芒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5.00
    • ISBN:9787510416262
    • 出版社:新世界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2-06-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2-06-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230016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 告别北京
    风雨撼神州
    分配方案,选择兵团
    泪洒北京站

    第二章 北大荒的衣食住行
    嘎牙子炖豆腐
    老玉米一家子
    头疼粉
    冰包子
    司务长姓“汤”
    亲爱的红烧肉
    火炕
    真的着起来了
    木刻棱
    顶棚漏水
    核桃酥
    “比萨”斜墙
    生活问题
    缝缝补补
    洗洗涮涮
    一屋子和尚没水吃
    烧火劈柴,顺手牵羊
    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大鞭子一甩”
    “向前、向前、向后!”
    搭车的门道
    在路上……

    第三章 “可怜”系列
    可怜的鸭子
    “杯具”小狐狸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狼来了
    傻狍子
    壮烈的老胡
    够牛的二老肖
    因祸得福
    乐极生悲

    第四章 快乐时光
    飞爬犁
    点天灯
    看电影
    篮球赛
    打三家
    自制汽水儿

    第五章 美丽的挠力河
    蜿蜒曲折
    富庶的鱼产
    淡淡的绿
    文封河、武封河
    莹莹的白

    第六章 河上捕鱼
    鱼梁子
    请鱼入瓮
    闯箔和烤火房
    冰上捕鱼
    “瓢舀鱼”
    馒头做饵
    趴冰卧雪
    蜊蛄虾
    另类钓鱼

    第七章 最累的活儿、最苦的活儿和最轻松的活儿
    三级跳
    小镰刀打败康拜因
    锄苗日当午
    脱大坯
    排水挖土方
    伐木
    冰水中收割
    下冰挂子
    小爬犁打败拖拉机
    冬夜脱谷
    烧麦秸
    浪哩格浪
    驻小点儿

    第八章 瓜田李下
    瓜地里的黑影
    雨衣里的秘密
    鸡是如何变成“地鸟”的
    连窝端
    能源危机
    失手被擒

    第九章 富庶的完达山
    一猪二熊三老虎
    猴头两相望
    柞木、椴木、黄菠萝、水曲柳
    寂静的山林
    风的絮语,树的呢喃

    第十章 北大荒的小字辈
    小咬儿
    蚊子
    ……
    第十一章 北大荒美食
    第十二章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第十三章 顶头上司“耙子连长”和班长徐三
    第十四章 我的校友、荒友、网友汪士林
    第十五章 北大荒的孩子
    第十六章 “半个连长”
    第十七章 担架营的日子
    第十八章 我要读书
    第十九章 政治挂帅
    第二十章 《知青之歌》和手抄本
    第二十一章 红色爱情
    第二十二章 胜利大逃亡
    第二十三章 生返北大荒

    穆小芒,1950年生于重庆市,同年随父母到北京。1968年上山下乡运动中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北大荒务农十年。1977年考入大学,毕业后任教多年。2007年开始撰写北大荒回忆文章,以“老三届”和“子木”为笔名在国内外网站开博,发表“北大荒纪实”系列博文,颇得好评。2008年1月,北大荒纪实短篇集《黑土红心》法文版在巴黎出版发行。

    “杀猪啦!”这一句话能让奄奄一息的弟兄们“噌”地站起来。
    即将到口的红烧肉不仅飘荡在嘴边,在脑海,在眼神,还震荡着每一
    根神经的搏动。
    食堂空前的拥挤,因为红烧肉是不屑与楂子兄弟为伍的,至少得是白面馒头。在打饭的窗口,你说是向炊事员飞媚眼、送秋波,可能过分了。但即便平时满脸苦大仇深的人,也都会向里面拎大勺的那位绽开
    几分笑容,或至少嘴叉子是向上翘的。
    有人会在这个时候“量馒头”。说白了,就是比赛看谁吃馒头吃得多。那说“数馒头”不就结了?不行,那会儿就是量。有量器,短的是筷子,长的用扁担。普通筷子,可插上四个馒头。比的时候,问:“你能吃几筷子?”吃两筷子的,一般在这种场合都不敢眦歪(叫号之意)。用扁担也行,不是那种长的,可短的扁担它也是扁担啊!叫“码”几扁担。
    那短扁担一米二长,上面能码放至少十五个馒头!
    还有比喝“红烧油”的,就是喝炖红烧肉出的油,浮在上面的那一层
    ,不是下面的汤,论喝几碗,没听说谁怕什么血脂高的。
    人嘛,总得积极生活,不能等天上掉馅饼。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主题歌唱的,樱桃好吃树难栽,什么什么等不来……我们不能等杀
    猪,又不想当猪,可还饿,于是就尽可能多的去创造猪、创造肉’,在脑海里,在视觉里。看到谁摸摸脖子,我们会说:别碰“槽头”;谁拍下屁股,立即有人应声:那“臀尖”是我的;腹部等于“五花”;胸部称为“排骨”,其余类推。
    总之,在学校学的那点货,“好肚油肚”在北大荒是体会最深的。
    火炕“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曾是多少代农民的梦想。土
    地和牛,有了又没了,没了又有了,又没了,只有这“热炕头”一直伴随着
    农家。
    中国北方农民传统住家的布局,进门就上炕,炕占了房子三分之二的面积。炕上靠墙放两只箱子,如果里面还有些东西,就算是富户了。
    东北农家的箱子则是长长的一个,炕有多宽,箱子就有多长,通常放在炕梢,不叫箱子,叫“炕琴”,箱子外面画上牡丹花等图案,讲究点的面子上有雕刻,那就很不一般了,里面放被子、衣物等。炕中间摆一小炕桌,这就是全部家当了。
    炕的一端和做饭烧水的灶连在一起。炕面下是一层曲折的空洞,实际上就是走烟的通道。烟烤热了整个炕面,然后从炕另一端连着的烟筒被抽到户外。原理是利用烧火做饭时的热量,加热了炕面,说白了就是土暖气。
    关内的炉灶都是搭建在户外或外间屋,因为天气没那么冷。出了关,到北大荒,炉灶全砌在屋里。老职工家的炉灶上面是一口大铁锅,炒菜、做饭、烧水都是这一口锅。知青宿舍里没做饭的需要,就是一块铁板,上面有几个炉圈,可拿开添柴或加煤,主要用来烧水。冬天,外面零下三十度,屋里的炉板烧得通红,再加上火墙,能有二十几度呢!只穿一件单衣就行。但出去可得裹严实喽,里外差四五十度呢!
    炕靠近炉灶的地方最热,叫“炕头”,靠烟囱那边,叫“炕尾”,或“炕梢”。通常会把炕头留给老人,以示对老人的尊重。来“契”了,即来了客人,也让睡炕头,表示尊敬。一个睡觉的位置显示了礼仪和孝道,民风朴实如斯。
    除了火炕,还有火墙、火道等,均是相同原理,使房间保持温暖。
    火炕隔个三五年要换炕面。一是农村的炕都是土坯的面,烧几年就酥了;二是时间一长,烟在炕洞子里留下烟油子和烟灰,会堵塞烟道,灶就不好烧了。欧洲,特别是北欧有一种传统的职业——扫烟囱的,就是专门清理烟囱积累的烟灰。烟灰烟油不及时清理,严重的会引起火灾。
    真的着起来了刚到北大荒时,我们住的都是旧土坯房、土坯炕。一天晚上我们的隔壁就起火了。弟兄们那天可能多加了点柴,盖好炉盖就出去串门聊天去了。那炕许是年头长了,里面积满烟油子,炉里的火太旺,火苗把炕洞子里和烟囱里的烟油子全引着了,并且从烟囱口冲了出去!幸亏发现得早,要不我们这一排房就都去见火神爷祝融了。
    当时知青上山下乡,没有多少东西,只是一套被褥和几身换洗衣服而已,一个小箱子,那就是我们的全部细软了。一位姓庄的哥们儿家当就全烧了。你要说都烧光了,彻底报销,也就算了,眼不见心不烦。不过这次烧的有点邪门儿。庄哥们儿是个仔细、爱干净的人,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几件衬衣、裤子洗好了,叠得倍儿齐,一件压一件的,码放在箱子里。箱子被烧了,没全烧,烧了一边。靠着箱子被烧这边的衣服都烤焦。拿出来一看,大家都乐了。衣服后背烧成一大十字!
    件件如此。往身上一披,整个一十字军东征的骑士服。袖子、前襟丁点儿没损,从后脖领子到腰一条竖开气条,腰部靠上点是横开气条,露出半拉腰,因为下边那两片布荡浪下来了。后来不知哪位“设计师”将上边两片也撩起来了,整个脊梁板就光天化日了,号称“露背装”。再后来,准再把这主意180度大转弯,弄到前面腰上,就成“露脐装”了。
    时尚原来很简单。P14-17

    《黑土红心》是一部力作! “上山下乡”,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而且值得整个民族反思的一段历史。《黑土红心》是由一组组的上山下乡的小故事拼接起来的,场面多于情节,只是对当时发生的事情做一个实录,因而是本纪实的小册子。本书由穆小芒著。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