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政治、技术与环境:鱼鳞大石塘形成史的考察 王大学 著 上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王大学 著著 | 王大学 著编 | 王大学 著译 | 王大学 著绘
    •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大学 著著| 王大学 著编| 王大学 著译| 王大学 著绘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1
    • 版次:null
    • 印次:1
    • 字数:286000
    • 页数:288
    • 开本:16开
    • ISBN:9787572010682
    • 版权提供:上海教育出版社
    • 作者:王大学 著
    • 著:王大学 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98.00
    • ISBN:9787572010682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1
    • 页数:288
    • 外部编号:11960966
    • 版次:null
    • 成品尺寸:暂无

    序章 章 鱼鳞大石塘之前的塘工 章 承上启下:康熙朝的海塘修筑 第三章 “吏治、海塘乃浙江要务”:雍正朝的塘工 第四章 “天赐神佑”:“潮归中门”的过程及其政治意义 第五章 力缮柴塘、补偏救弊:柴塘与引河的交替使用 第六章 鱼鳞大石塘改建的过程及其后果 结语 参考文献

    序 上海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中国学科出版工程”,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丛书列为辑。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欣然合作,组成编委会,我受命主编。 本所之所以乐意合作,并且动员同仁以赴,因为这是一项有价值、有意义并具有紧迫的工作,也是我们这个学科点自己的需要。通过这套书的编撰,可以写出学科的历史,汇聚已有成果结学术经验,公布经典论著,展示学术前沿,供国内外学术界和公众了解,让大家知道这个学科点是怎样造的,评价一下它究竟是否够得上。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起点,是以谭其骧先生1950年由浙江大学移席复旦大学历史系为标志的。而谭先生与历史地理学科的渊源,还可追溯1931年秋他与导师顾颉刚先生在燕京大学研究生课程的课堂外有关两汉州制的学术争论。1955年2月,谭先生赴京主持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1957年,“杨图”编绘工作移师上海。1959年,复旦大学在历史系成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1982年,经jiaoyubu批准,成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99年组建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为jiaoyubu首批全国研究基地。 这一过程约长达70年,没有一个人经历。学科创始人谭先生已于1992年逝世,1957年起参加“杨图”编绘并曾担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0年的邹逸麟先生已于去年逝世,与邹先生同时参加“杨图”编绘的王文楚先生已退休多年。现有同仁中,周振鹤教授与我是经历时间长的。我与他同时于1978年10月成为复旦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由谭先生指导。我于1982年入职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1996年2007年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2007年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由于自1980年起担任谭先生的学术助手,又因整理谭先生的日记,撰写谭先生的传记,对谭先生的个人经历、学术贡献以及1978年前的情况有了了解。但70年的往事还留下不少,是我亲历的事也未必能保持的记忆。 一年多来,同仁曾遍搜相关档案资料,在上海市档案馆和复旦大学档案馆发现了不少重要文件和原始资料,同时还向同仁广泛征集。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重要的事并未留下本应有的记录,或者未能归入档案,早已散失。 丛书的部分是学科学术史和学科论目。希望通过学术史的编撰,为这70年留下尽可能的记载。学科论目实际上是学术史中学术成果的具体化。要收全这70年来的论著同样有难度,因为在电子文档普遍使用和年度成果申报制度实施之前,有些个人论著从一开始未被记录或列入索引,所以除了请同仁尽可能详细外,还通过各种检索系统作了搜集。从谭先生开始,个人的论著中括一些非本学科或历史学科的论著,还有些是普及的。考虑到一个学科点对学术的贡献和影响并不限于本学科,所以对前者收录;而一个学科点还有服务社会能,所以对具有学术的普及论著也同样收录,非学术的普及论著则视其重要和影响力酌情选录。 在复旦大学其他院系,尤其是历史系,也有一些历史地理研究者,其中有的一直是我们的合作者,或者是从这里调出的,他们的历史地理论著应视为本学科点的成果,自然应收录,但不收录他们离开复旦大学后的论著。本博士、硕士学科点所招收的研究生在学期间著,与本单位导师合作研究的博士后在流动站期间完成的论著,均予收录。本学科点人员离开复旦大学后的论著不再收录。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所外聘的研究人员在应聘期间按合同规定完成的论著,按本中心人员标准收录。 丛书的部分是学术传记和相应的学术经典。考虑到学术经验需要积累,学术成果必须经受时间的检验,所以在首批我们按年资选定了四位,即谭其骧先生、邹逸麟先生、周振鹤教授和我。本来我们还选了姚大力教授,但他一再坚辞,我们只能尊重他本人的意见,留在下一批。 我们确定“经典”的标准,是本人论著中高水平和有代表的部分,具体内容由本人选定。谭先生那本只能由我选,但我自信大致能符合谭先生的意愿。谭先生在1987年出版自选论文集《长水集》时,我曾协助编辑;他的《长水集续编》虽出版于他身后,但他生前我已在他指导下选定篇目,我大致了解谭先生对自己的论著的评价。 除谭先生的学术传记不得不由我撰写外,其他三本都由本人自撰。当时邹逸麟先生已重病在身,但为了学术传承,他以超人的毅力,不顾晚期的痛苦与虚弱,在病床上完成了口述,将由他的学生段伟整理成文。 丛书的第三部分是青年教师或研究生的新著。之所以称为“学术前沿”,是因为它们在选题、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都有新意,反映了年轻一代的学术旨趣和学术水平。其中有的或许能成为作者与本学科的经典,有的会被自己或他人的同类著作所取代,这是所有被称为“前沿”的事物的必然结果。 由于没有先例可循,这三部分是否足以反映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全貌和水平,我们没有把握,只能请学术界方家和广大读者鉴定。我们将在可能条件下,争取修订再版。这套书反映的是我们的过去,如果未来的同仁们能够保持并发展历史地理学科的现有水准,那么若干年后肯定能出版本书的续编和。我与大家共同期待。 葛剑雄 2021年6月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