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从礼仪化到世俗化:《诗经》的形成 [中国香港]陈致 上海古籍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中国香港]陈致著 | [中国香港]陈致编 | [中国香港]陈致译 | [中国香港]陈致绘
    •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2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中国香港]陈致著| [中国香港]陈致编| [中国香港]陈致译| [中国香港]陈致绘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2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02000
    • 页数:400
    • 开本:其他
    • ISBN:9787573204783
    • 版权提供: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中国香港]陈致
    • 著:[中国香港]陈致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68.00
    • ISBN:9787573204783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开本:其他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2
    • 页数:400
    • 外部编号:1184234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 李学勤

    中文版序

    第一章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关于《诗经》的文本

    二、研究中的问题

    三、综合多元视角的研究方法

    (一)古文字与语言学的分析

    (二)从音乐考古学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研究《诗经》

    第二章 庸、颂、讼(诵):商代祭祀的乐器、乐调和礼辞

    一、商周文化的对抗与传承

    二、殷商文化的优越性及其在周代的延续

    三、从考古发现的乐器来看晚商和先周的音乐文化异同

    四、商代祭祀乐舞与周初雅乐之关系

    (一)对“颂”的传统解释:从古文字学角度分析其合理性

    (二)“庸”的字源学探讨及其与“颂”在古音义上的关系

    (三)祭祖活动中的商代祭祀乐舞:以考古及文字资料为依据

    (四)商代祭祀乐舞的重构

    (五)祭祀仪式中的祝词:诵(讼)

    (六)商代祭祀乐舞的名称及其在周代的变体

    五、由神性向功利性的转换:商周之际祭祀乐舞的仪式化

    第三章 雅乐的标准化

    一、周人对夏人的认同

    二、“夏”与“雅”的字源关系

    三、夏乐:最初的雅乐

    (一)“夏”与“大夏”

    (二)舞夏、夏舞、夔和夒

    (三)夏籥或夏龠

    (四)九夏——夏乐舞之九个分节

    (五)伴随夏朝乐舞的初民乐器

    四、雅乐的构成形式

    (一)音乐的象征作用及夏乐之成为礼文

    (二)雅乐各部分的内容和作用及其与《诗经》篇章之关系

    (三)从传世文献资料看雅乐中伴奏的乐器

    五、从考古资料看商周乐器的类型异同

    六、涵化后商周音乐有等差的融合:《诗经》中大小《雅》的来源

    第四章 古文字中的“南”及《诗经》中的“二南”

    一、《诗经》中的“南”

    二、关于“二南”名称的来源

    (一)“南”作为方位词

    (二)“南”为诗之一体

    (三)“南”为音乐之一体

    (四)“南”作为王朝卿士之称以及职贡之名

    三、“南”字之字源

    (一)南:一种容器或一种乐器

    (二)“南”为初生之竹:关于“南”字字源之假说

    (三)“南”与“镈”:江苏丹徒背山顶编钟铭文新释

    (四)商周乐钟的类型及其演变

    (五)“南”作为南方的打击乐器

    四、“周南”与“召南”

    (一)周公所封与召公所封

    (二)二南地域问题

    (三)关于南国之疆域

    (四)从二南诗来看二南地域

    (五)从二南诗来看二南时代

    (六)南方的雅音

    五、二南诗乐之分离

    第五章 “雅”的地方化:商代雅乐的复兴

    一、宗周的陨灭,诸夏观念的出现,及雅乐

    在地方上的扩散

    (一)夷夏观念于两周之际的嬗变

    (二)春秋时期的雅乐观念

    二、“风”字古义及其在《诗经·国风》中的涵义

    (一)风:春秋时期歌诗之名

    (二)瞽:周廷的乐师

    (三)瞽为《诗》的编辑

    三、《国风》出自民间说

    四、商音的化石化与风诗的流播

    (一)邶鄘卫之诗

    (二)殷商音乐的化石化

    (三)郑卫之音:殷商旧乐的再现

    第六章 未能作结的结论

    参考文献

    《诗经》的研究,历来著作众多,然多为传统文献学和文学史的探讨。本书作者从古文字学与语言学入手,进一步引入音乐考古学和民族音乐学,对《诗经》各部分之多元的来源及历史变化赋予了新的解答。全书基于翔实的资料与客观的分析,认为《诗经》之“南”、“风”、“雅”、“颂”起初源于不同的乐器之名,其后发展为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音乐体式,因而反映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所代表的不同文化。从而,《诗经》的结集,伴随着商周文明的对抗与融合,经历了一个从礼仪化到世俗化、从标准化到地方化的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本次改版,作者又做了一些修改。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