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专题研究 王竹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王竹 著著 | 王竹 著编 | 王竹 著译 | 王竹 著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竹 著著| 王竹 著编| 王竹 著译| 王竹 著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
    • 版次:2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04-01
    • 字数:513千字
    • 页数:384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300254432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王竹 著
    • 著:王竹 著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59.00
    • ISBN:9787300254432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8-04-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8
    • 页数:384
    • 外部编号:9163841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导 论 
    专题一 《侵权责任法》立法程序合宪性与“民法典”起草过程中的宪法意识研究 / 3 
    一、“民法典”分编起草模式是产生过程性违宪风险的 背景性原因 / 3 
    二、《侵权责任法》的“非基本法律”地位与立法程序的合宪性 / 5 
    三、中国式“民法典”的确立与立法结构的合宪性 / 7 
    四、应该加强“民法典”分编起草过程中的宪法意识 / 8 
    专题二 实质意义上侵权法的效力判断方法与立法展望研究 / 13 
    一、《侵权责任法》对实质意义上侵权法的体系影响 / 13 
    二、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基本类型 / 14 
    三、实质意义上侵权一般法的内容确定 / 17 
    四、侵权特别法的效力判断规则 / 23 
    五、《民法总则》对实质意义上侵权法的影响 / 29 
    六、未来实质意义上侵权法的立法展望 / 32 
    专题三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编纂背景与结构调整 / 37 
    一、《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编纂背景 / 37 
    二、建议“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独立成章 / 40 
    三、建议确立“责任构成与责任分担”章 / 42 
    四、建议删除“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章 / 44 
    五、建议新设“侵害人格权益的侵权责任”章 / 45 
    六、建议“使用人责任”独立成章 / 48 
    七、《民法典 侵权责任编》的相应结构调整建议 侵权责任构成论 
    专题四 我国侵权法上使用人替代责任的谱系化建构研究 / 53 
    一、我国侵权法上使用人替代责任的体系变迁效应与主要问题 / 53 
    二、我国侵权法上使用人替代责任的理论基础 / 60 
    三、我国侵权法上使用人关系的谱系化建构方式 / 62 
    四、我国侵权法上典型使用人替代责任的谱系化建构 / 63 
    五、我国侵权法上非典型使用人替代责任的法律适用 / 66 
    专题五 劳务派遣工作人员的侵权责任研究 / 70 
    一、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对外承担替代责任的法理基础 / 70 
    二、劳务派遣中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对内zui终责任的 分担规则 / 72 
    三、劳务派遣中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对外责任的分担规则 / 73 
    四、“不真正补充责任”在侵权法上的确立与扩展适用 / 76 
    专题六 我国产品责任制度发展阶段研究 / 81 
    一、“趋同进化”阶段:1986年《民法通则》原发性的 “产品质量责任” / 81 
    二、“杂交育种”阶段:1993年《产品质量法》改造后的 “缺陷产品责任” / 85 
    三、“基因遗传”阶段:2009年《侵权责任法》对“产品 质量责任”的延续与发展 / 90 
    专题七 缺陷产品营销参与者责任研究 / 99 
    一、缺陷产品营销参与者责任体系概述 / 99 
    二、产品质量担保者责任 / 100 
    三、虚假广告责任 / 103 
    四、交易平台提供者责任 / 105 
    五、《食品药品纠纷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的主要问题与 适用建议 / 109 
    专题八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侵权责任研究 / 113 
    一、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侵权责任在体系上的独立性 / 113 
    二、医疗机构说明义务的类型与履行方式 / 116 
    三、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侵权责任的构成 / 121 
    四、作为知情同意原则例外的医疗机构紧急专断治疗 / 125 
    专题九 产品责任对医疗机构和输入不合格血液致害的 准用研究 / 130 
    一、医疗产品责任在《侵权责任法》上的确立与体系结构 / 130 
    二、医疗产品责任的一般规则 / 134 
    三、医疗机构就缺陷医疗产品致害准用产品销售者责任规则 / 136 
    四、输入不合格血液致害准用缺陷产品责任规则 / 137 
    专题十 不动产设施设置缺陷责任研究 / 141 
    一、问题的提出 / 141 
    二、《侵权责任法》第86条第1款的适用范围 / 142 
    三、《侵权责任法》第86条第1款的立法遗漏与立法扩展 / 147 
    四、《侵权责任法》第86条第1款涉及的责任人及其适用的 归责原则 / 148 
    五、《侵权责任法》第86条第1款中的侵权责任分担规则 / 152 
    专题十一 赔礼道歉民事责任方式的源流、承担与执行研究 / 157 
    一、赔礼道歉作为法律责任方式的源头是1957年社会主义爱国 公约运动 / 157 
    二、赔礼道歉作为民事责任方式在《民法通则》上的 确立过程 / 160 
    三、未来民法典应该坚持将赔礼道歉作为民事责任方式 进行规定 / 171 
    四、赔礼道歉民事责任的承担 / 176 
    五、赔礼道歉民事责任的执行 / 180 
    侵权责任分担论 
    专题十二 数人侵权责任分担原则研究 / 187 
    一、《侵权责任法》上的“相应的”数人侵权责任分担规则类型化 / 187 
    二、《侵权责任法》上适用规则不清晰的数人侵权责任分担规则 / 191 
    三、数人侵权责任分担规则对分配正义的实现方式 / 192 
    四、构建三元化的数人侵权责任分担原则体系 / 196 
    五、对《侵权责任法》上适用规则不清晰的数人侵权责任分担 规则的理解 / 198 
    六、侵权责任分担原则与侵权责任分担形态的对应关系 / 204 
    专题十三 受害人过错制度研究 / 206 
    一、《侵权责任法》受害人过错制度的立法体例与术语体系 / 206 
    二、《侵权责任法》上受害人过错制度的一般规则 / 207 
    三、《侵权责任法》上受害人过错制度的特殊规则 / 211 
    四、损害扩大阶段受害人过错制度的适用 / 221 
    专题十四 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研究 / 224 
    一、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的概念 / 224 
    二、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在侵权法上的定位与规定方式 / 226 
    三、《侵权责任法》第9条理解与适用的疑难点 / 230 专 
    专题十五 共同危险行为研究 / 233 
    一、客观关联共同侵权行为理论对共同危险行为体系定位的影响 / 233 
    二、客观关联共同说下的共同危险行为侵权责任构成的因果关系 结构 / 236 
    三、共同危险行为的数人侵权责任分担形态选择与zui终责任分担 / 240 
    四、共同危险行为人免责事由的“补充说” / 244 
    专题十六 数人侵权责任分担中zui终责任份额的确定方式研究 / 247 
    一、终责任分担的基本原理 / 247 
    二、终责任份额的确定程序 / 250 
    三、终责任份额的确定方法 / 251 
    四、终责任比例分担论———对“相应的”责任的理解与适用 / 253 
    五、终责任平均分担论———对“平均承担赔偿责任”的 理解与适用 / 257 
    专题十七 连带责任分摊请求权研究 / 259 
    一、分摊请求权与追偿请求权的区分 / 259 
    二、大陆法系分摊请求权的发展过程 / 261 
    三、英美法上分摊请求权的发展过程 / 263 
    四、我国侵权法上的分摊请求权制度及其主要缺陷 / 269 
    五、分摊请求权的理论基础与求偿范围 / 270 
    六、对不具有分摊能力连带责任人份额的再分配方案 / 274 
    专题十八 补充责任研究 / 277 
    一、补充责任形态的概念与特点 / 277 
    二、《侵权责任法》上补充责任形态的发展和确立过程 / 278 
    三、我国侵权法上安全保障义务的设定与补充责任形态的 制度优势 / 283 
    四、第三人侵权预防义务的设定与适用补充责任形态的 制度优势 / 285 
    五、我国侵权法上补充责任的适用范围 / 287 
    六、补充责任的追偿权 / 291 
    专题十九 不真正连带责任研究 / 293 
    一、客观关联共同侵权行为学说对不真正连带责任适用 范围的影响 / 293 
    二、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法定性特点和特殊制度价值 / 296 

    王竹,男,1981年生,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侵权法研究所副所长、世界侵权法学会执委会秘书长。1999-2009年相继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管理学学士、民商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赴我国台湾地区地区东吴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求学,英国牛津大学法学部访学。在《法学研究》、Chicago-Kent Law Review等杂志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1项、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项,独著《侵权责任分担论》《编纂民法典的合宪性思考》《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专题研究》,合译《美国侵权法:实体与程序》。

    本书第二版结合《民法总则》和“编纂民法典”的*进展进行了全面修订,选取理论和实务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删除*版3个专题,新增9个专题,充实1个专题,合计23个专题,按照导论、侵权责任构成论、侵权责任分担论和侵权公平责任论的“1 3”四编的体例展开。本书适合作为硕士研究生“侵权法”课程教材和参考书。读者可以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免费学习本书配套慕课《侵权责任法总论:“侵权责任法专题讲座系列”*辑》和《侵权责任法》(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