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新诗发展问题研究/诗探索创刊40周年纪念丛书 《诗探索》编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诗探索》编辑委员会,王士强著 | 《诗探索》编辑委员会,王士强编 | 《诗探索》编辑委员会,王士强译 | 《诗探索》编辑委员会,王士强绘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诗探索》编辑委员会,王士强著| 《诗探索》编辑委员会,王士强编| 《诗探索》编辑委员会,王士强译| 《诗探索》编辑委员会,王士强绘
    •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
    • 版次:第1版
    • 印次:1
    • 字数:400000
    • 页数:42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7760644
    • 版权提供:学苑出版社
    • 作者:《诗探索》编辑委员会,王士强
    • 著:《诗探索》编辑委员会,王士强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135.00
    • ISBN:9787507760644
    •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1
    • 页数:420
    • 外部编号:10875908
    • 版次:第1版
    • 成品尺寸:暂无

    001 序 言 王士强
    001 在新的崛起面前 谢 冕
    005 传达出自己声音的诗 钟 文
    010 时代的进步与现代诗 吴思敬
    017 沿着为社会主义、为人民的道路前进
    ——为孙绍振一辩兼与程代熙商榷 江 枫
    025 诗,升起了新的美
    ——评近年来诗歌艺术中出现的一些新手法 徐敬亚
    041 道路:扇形地展开
    ——略论近年来青年诗作的美学特点 黄子平
    055 从已有的突破上再前进 刘登翰
    060 我们的新诗遇到了什么问题 郑 敏
    075 群岛上的谈话 耿占春
    079 新诗发展态势剖析 程光炜
    082 《他们》略说 韩 东
    086 异端之美的呈现
    ——“非非”七年忆事 周伦佑
    093 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后现代性 王 宁
    096 文化裂缝中生长的诗歌 李 震


    104 坚冰下的溪流
    ——谈“白洋淀诗群” 陈 默
    111 女性诗歌神话
    ——翟永明诗歌及其意义 荒 林
    120 再谈“黑夜意识”与“女性诗歌” 翟永明
    122 我因为爱你而成为女人 唐亚平
    127 从意象到事态
    ——“后朦胧诗”抒情策略的转移 罗振亚
    135 诗歌之舌的硬与软
    ——关于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 于 坚
    152 历史意识与90 年代诗歌写作 西 渡
    159 关于“后新诗潮”的随感 吴晓东
    164 诗歌与什么相关 谢有顺
    171 日常主义诗歌
    ——论90 年代先锋诗歌走势 陈仲义
    186 个体承担的诗歌 王光明
    191 俗人的诗歌权利 徐 江
    195 知识分子写作,或曰“献给无限的少数人” 王家新
    209 90 年代诗歌及我的诗学立场 张曙光
    216 可疑的反思及反思话语的可能性 姜 涛
    231 90 年代诗坛的三大矛盾 张清华
    239 当代诗歌中的知识分子写作 臧 棣
    244 后口语写作在当下的可能性 沈浩波
    253 女性诗歌的三种文本 吕 进
    262 亚文化选择:民刊策略与边缘立场 罗振亚
    271 贫乏中的自我再剥夺
    ——先锋“流行诗”的反文化、反道德问题 陈 超


    279 从“先锋”到“常态”
    ——先锋诗歌二十年之反思与前瞻 沈 奇
    288 “中生代”:命名的可能及其写作 张立群
    296 白洋淀诗群的湿地背景 路 也
    303 “私人地理”的建构与“文化断乳”的转型 赵思运
    312 口语诗如何成为可能
    ——关于口语诗命题的一些思考 刘 波
    321 新诗史视野中的“草根性”诗学及其走向 吴投文
    331 驻校诗人制度:新世纪诗歌的新品牌 罗小凤
    342 高原的梯子
    ——论昆明青年诗人群 霍俊明
    354 新媒介视域下21 世纪新诗创作生态研究 孙晓娅
    370 一百年来一件大事 谢 冕
    375 构建汉语诗歌“共时体”
    ——关于新世纪中国诗歌一个向度的断想 张桃洲
    384 自由诗的自由与难度 师力斌
    398 后 记 王士强

    《诗探索》创于1980年,是一本新诗理论和新诗创作的研究性期刊。本书编委会成员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北京大学中文系诗歌研究领域的专家组成。

    本书为《诗探索》创刊40年间围绕中国新诗发展问题所发表的理论文章精选。

    《诗探索》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诞生,如今已40年了。为了对《诗探索》的办刊方针、学术品格、所走过的道路、所推出的诗人、所提出的诗歌理论问题等进行系统的总结,以推进中国当代诗歌理论与批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北京大学中文系在2020年第4季度联合召开“《诗探索》创刊40周年纪念暨诗歌理论研讨会”,同时推出《〈诗探索〉创刊40周年纪念丛书》,由《诗探索》编辑委员会主编。丛书共计八册,分册为:(1)《〈诗探索〉纪事》;(2)《〈诗探索〉与中国当代诗潮》;(3)《〈诗探索〉之路》;(4)《结识一位诗人》;(5)《诗学研究》;(6)《新诗发展问题研究》;(7)《寻找话语的森林》;(8)《是什么让海水更蓝——〈诗探索·作品卷〉诗歌精选》。本书为第(6)册《新诗发展问题研究》,《诗探索》创刊40年间围绕中国新诗发展问题所发表的理论文章精选。

    本书为《诗探索》创刊40年间围绕中国新诗发展问题所发表的理论文章。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