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聊斋志异》文化史研究 王昕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97871001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王昕著 | 王昕编 | 王昕译 | 王昕绘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20-07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昕著| 王昕编| 王昕译| 王昕绘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20-07
    • 版次:1
    • 印次:1
    • 页数:314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0195485
    • 版权提供: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作者:王昕
    • 著:王昕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89.00
    • ISBN:9787100195485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7
    • 页数:314
    • 外部编号:1104594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 三百年间的阐释与研究 /1
    一、清代评点传统与鉴赏式研究 4
    二、道德判断与政治伦理批评 9
    三、《聊斋志异》研究方法的转变 14
    第二章 蒲松龄“瞿昙转世说”考论 /23
    一、“业果”与“孽果”之分 26
    二、病瘠瞿昙与异僧传统 31
    三、科举社会中的民间俗信 34
    四、蒲松龄的实用主义宗教观 37
    第三章 1703—1704 年:蒲松龄身历的灾荒与他的生活 /42
    一、灾情 45
    二、蒲松龄荒年里的生活 48
    三、灾荒贫困与《聊斋志异》的物质背景 54
    第四章 《聊斋志异》:诗性的温情与偏狭 /61
    一、小说的诗性与“诗笔” 62
    二、《聊斋志异》与蒲松龄的个人生活 66三、个人好恶支配的世界 73
    四、诗性对小说世界的影响 77
    第五章 “花妖狐魅”的史实与话语建构 /82
    一、由虚幻达成的病态美 84
    二、虚幻达成的修辞策略 89
    三、虚幻女性的文化史意义 97
    第六章 “聊斋”侠义主题的文化阐释 /100
    一、《聊斋志异》对“侠”的新定义 101
    二、布衣侠义 104
    三、“不爱其躯”的女性侠义 107
    第七章 神异化的“知己”主题 /113
    一、“士为知己者死”与个体生命的自觉 114
    二、“悲士不遇”与“异类”知己 119
    三、求“知己”于异性 126
    第八章 《聊斋志异》:神怪世界中的深情 /135
    一、《聊斋志异》与抒情传统 135
    二、《聊斋志异》中的深情世界 142
    第九章 蒲松龄的个人意欲与《聊斋志异》 /165
    一、个人意愿和兴趣在故事中的显现 166
    二、庶民视角与政治理解上的缺陷 171
    第十章 国学“小说”观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176
    一、国学“小说”观的核心及其影响 176
    二、偏正结构的“小”说观念 179
    三、《聊斋志异》的“小”说特点 181
    四、《聊斋志异》中的“大”题材 186
    五、子书与《聊斋志异》的微型叙事 189
    第十一章 从《口技》看《聊斋志异》的想象力 /196
    一、作为文言小说的《口技》 196
    二、以想象力见长的《聊斋志异》 199
    三、从《聊斋志异》看语文课本的选目 202
    第十二章 《聊斋志异》对“志怪”的改造 /204
    一、蒲松龄的文学资源 205
    二、屈原楚辞中的神鬼世界 209
    三、作为榜样的志怪诗人李贺 217
    四、“聊斋”人物的屈骚特质 226
    五、巫系文学与蒲松龄的文本控制 238
    六、强烈的情感 250
    附:《聊斋志异》俗说 /257
    参考文献 /303

    王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与元明清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个项目。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学术专著有《话本小说的历史与叙事》(中华书局2002年版)、《漫说三言二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国学子部小说研究》等。

    一本从文化发展史角度研究《聊斋志异》的学术著作。
    本书对《聊斋志异》的研究,引入“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框架,从关注蒲松龄个人入手,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的情境中获得对“聊斋”的解读,并能以更切近的视角把握聊斋先生的个人特质,将其日常生活和所处的文化氛围、社会环境与他建构的艺术世界联系起来,从而能够深入地理解蒲松龄的内在生命、精神历程以及“聊斋”文本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本书是从文化史的角度研究《聊斋志异》的一部学术著作。在将小说文本看作特定文化中的文学表达手段与惯例的基础上,在微观、具体的语境中,阐释蒲松龄个人的风格与创造,揭示作为小说文本自身所蕴含的丰富性。以整体性的视角,梳理清代民间的精神文化面貌、乡间穷困生活、蒲松龄的个人经历等因素在《聊斋志异》一书中的影响与印迹。

    本书对《聊斋志异》的研究,引入“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框架,从关注蒲松龄个人入手,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的情境中获得对“聊斋”的解读,并能以更切近的视角把握聊斋先生的个人特质,将其日常生活和所处的文化氛围、社会环境与他建构的艺术世界联系起来,从而能够深入地理解蒲松龄的内在生命、精神历程以及“聊斋”文本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