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著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译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绘
    • 出版社: 中西书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著|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译|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绘
    • 出版社:中西书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11-01
    • 字数:44600
    • 页数:375
    • 开本:26开
    • ISBN:9787547516492
    • 版权提供:中西书局出版社
    • 作者: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 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118.00
    • ISBN:9787547516492
    • 出版社:中西书局
    • 开本:26开
    • 印刷时间:2019-1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9-09-01
    • 页数:375
    • 外部编号:973597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 录董 珊:新见商代金文考释四种董莲池:作册嗌卣铭文研究周忠兵:说金文中“肇”字的一种异体 谢明文:谈谏簋“今余唯或 命汝”中所谓“ ”——兼论西周金文中表“继”义的“嗣”、 “赓”、 “缵/纂”的异同[美]顾史考:上博九《史蒥问于夫子》再探白于蓝:读简札记(三则)冯胜君:读清华简《祭公之顾命》札记宁镇疆:说清华简《芮良夫毖》之“五相”兼申“尚贤”古义 陈伟武:清华叁《祝辞》“恐溺”解诂范常喜:清华简、金文与《管子?小问》“洀”字合证陈丽桂:《汤在啻门》的气化胎产说与天人论述 沈 培:从释读清华简的一个实例谈谈在校读古文献中重视古人思想观念的效用单育辰:清华陆《郑武夫人规孺子》释文商榷季旭昇:清华简“流××”、“领御”试读陈  伟:清华柒《越公其事》校释陈松长、谢伟斌:睡虎地秦简《日书》中“圂厕、屏圂”辨析周 波:《里耶秦简(贰)》医方校读[日]广濑熏雄:谈老官山汉简医书中所见的诊损至脉论萧 旭: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校疏(六则)[日]名和敏光: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五行》乙篇缀合之一洪德荣:《太一祝图》题记考论两则苏建洲:北大简《苍颉篇》释文及注释补正蔡 伟:读北大汉简《反淫》札记二则何志华:竹简《文子》关键问题再议姚明辉:从出土材料看秦汉时代“邮亭”一语的性质潘铭基:论汉画像石与传世文献所载故事之异同裘锡圭:说《盘庚》篇的“设中”——兼论甲骨、金文“中”的字形邓佩玲:谈《尚书》所见“平”、“伻”二字张富海:《尚书?多方》校读一则 魏慈德:从传本《命训》与清华简《命训》的对读来看清人校注的几个问题张传官:《战国策》校补二则刘乐贤:《韩非子》“势在郎中”补释 颜世铉:《韩非子》字词校读二则吴良宝:战国秦汉传世文献中的地名讹误问题李春桃:《后汉书》“资斧”新解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1月20日,是复旦大学直属的实体性的研究机构。中心下设“先秦秦汉出土文献”、“敦煌文献”两个研究室,分别侧重先秦秦汉时期和敦煌出土文献的研究,并包含对当时使用的文字的研究。自成立以来,承担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其中以“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和“中华字库”工程项目较受关注。

      《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于2017年10月主办的“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论集围绕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互证,对相关的字词、文本、史实、思想观念等作了新的考察、梳理和诠释。论文作者长期从事古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研究,对相关问题有深刻的思考。所涉研究方法上的反思,研究视角上的开拓,以及学科间交叉融合的探索等,对中国古典学的重建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