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证券设计理论及融资工具创新问题研究 马晓军 中国财政经济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马晓军著 | 马晓军编 | 马晓军译 | 马晓军绘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马晓军著| 马晓军编| 马晓军译| 马晓军绘
    •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10-01
    • 版次:1
    • 印次:1次
    • 字数:212.0
    • 页数:266
    • 开本:32开
    • ISBN:9787500593836
    • 版权提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作者:马晓军
    • 著:马晓军
    • 装帧:平装
    • 印次:1次
    • 定价:25.00
    • ISBN:9787500593836
    •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06-10-01
    • 页数:266
    • 外部编号:211398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证券设计理论概述第一节 委托一代理关系和契约的内生性第二节 证券设计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三节 证券设计理论的新近发展
    第三章 现金流配置与证券设计第一节 信息对称条件下的最优契约第二节 高成本状态验证条件下的最优契约第三节 随机验证:高成本状态验证的深化第四节 现金流分布特征与融资方式选择
    第四章 控制权配置与证券设计第一节 不完备契约和控制权配置第二节 状态依存配置:信号与实现方式第三节 投票权的设计问题第四节 股债共有的最优性及其矛盾
    第五章 清算机制、融资期限和债务级别第一节 清算威胁以及非效率清算第二节 融资期限第三节 阶段性融资第四节 债务级别第六章 股-债混合证券与融资工具创新第一节 标准证券与非标准证券第二节 股一债混合证券第七章 股-债混合证券契约特性探讨第一节 期权条款在契约中的作用第二节 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的作用第三节 优先股的作用第四节 风险投资中的融资方式选择及特性分析
    第八章 我国融资工具创新研究第一节 我国融资工具的现状第二节 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效率约束及优先股的适应性第三节 我国发展优先股融资的构想第四节 其他混合证券的探讨参考文献后记

    本书是南开大学211工程——经济学系列丛书之一,分析了证券设计理论的基本框架,并利用其主要分析工具和部分理论成果,着重探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融资工具基本特性对融资效率的影响;二是融资工具创新。并在两个方面指导实践,一是选择最优融资契约,以提高融资效率;二是通过证券设计达到金融创新的目的。

    证券设计理论是近年来金融经济学重要的理论前沿之一。该理论旨在研究各种融资工具的基本属性,通过对这些基本属性的研究,在两个方面指导实践,一是选择优融资契约,以提高融资效率;二是通过证券设计达到金融创新的目的。
    《证券设计理论及融资工具创新问题研究》分析了证券设计理论的基本框架,并利用其主要分析工具和部分理论成果,着重探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融资工具基本特性对融资效率的影响;二是融资工具创新。
    《证券设计理论及融资工具创新问题研究》分为五个部分,共八章。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导论。
    第二部分,即第二章,回顾了证券设计理论的基本发展并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至第五章构成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在股—债二分法的框架下探讨融资契约的属性和效率。第三章由现金流配置角度探讨高成本状态验证条件下债务契约的优性,但具有效率优性的债务契约同时却受制于非效率清算。第四章则由控制权配置角度探讨股权融资契约的特性和效率,研究了状态依存控制权配置的效率及实现方式。第五章集中针对融资契约的一些个别特性进行集中探讨,这些个别特性包括清算机制、融资期限和债务级别,通过这些个别特性的研讨来补充第三章和第四章关于融资契约效率的探讨,尤其是关于非效率清算问题。
    第四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这两章跳出前三章股一债二分法的框架,对股权和债务这两种基本融资方式以外的股一债混合证券的融资效率进行讨论,混合证券集中代表了融资工具的创新。第六章引入对股一债混合证券与融资工具创新问题的探讨。在标准证券以外,是否需要发展非标准证券? 发展的途径如何?第七章则集中探讨了两种混合证券的契约设计:一是期权设计对融资效率的改善作用,并以可转换债券及认股权证为例;二是优先股。最后以现实的风险投资过程中融资工具的选择和创新为例,佐证高度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混合证券的运用及效率。
    第八章是全书的最后一部分。此章转入对我国融资工具创新的探讨。我国目前金融总量有余但是融资效率不足,作者认为事前对融资工具的良好设计和选择可以减少事后的非效率并降低监督成本,在我国目前的市场条件下,非效率清算限制了债务工具的效率,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和高成本则限制了股权融资工具的效率,适时改革融资工具成为了提高融资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目前的条件下,发展优先股融资可以减轻非效率清算风险并降低对监督机制的要求,从而减少委托一代理成本;可转换类(期权类)证券则可以成为融资工具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发挥可转换类证券转换机制的作用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融资低效问题。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