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社会政策学视野下的滇中多民族山区学校布局调整研究 娄世桥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娄世桥著著 | 娄世桥著编 | 娄世桥著译 | 娄世桥著绘
    • 出版社: 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娄世桥著著| 娄世桥著编| 娄世桥著译| 娄世桥著绘
    • 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02-01
    • 字数:265千字
    • 页数:223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010187464
    • 版权提供:延边人民出版社
    • 作者:娄世桥著
    • 著:娄世桥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9.00
    • ISBN:9787010187464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8-0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10-01
    • 页数:223
    • 外部编号:913659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第一章 学校布局调整与山区学生上学 
    第一节 田野点概况
    一、地理状况
    二、社会历史
    三、生产生活
    第二节 私塾、教会学校与国民学校
    一、从私塾到学校
    二、教会学校
    三、国民学校
    四、1949年以前的山区学生上学
    第三节 1950年以后的山区学校与学生上学 
    一、禄劝县的办学情况
    二、寻甸县的办学情况
    三、1950年以后的山区学生上学
    第四节 山区学生所需要和能承受的基础教育
    一、山区学生所需要的基础教育
    二、山区学生能承受的基础教育 
    三、小结 
    第二章 山区学校布局调整的类型、功能与局限
    第一节 学校布局调整及其类型 
    一、学校布局调整的目标
    二、中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历程概略
    三、学校布局调整的类型或方式
    四、山区学校布局调整的三种实践类型及其社会功能
    第二节 山区学校布局调整的理想追求与限度问题 
    一、农村基础教育体制的演变历程
    二、关于撤点并校的度
    三、理想追求与限度问题
    四、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追求的限度
    第三章 山区学校布局调整的社会文化体系解读
    第一节 山区社会文化体系与基础教育秩序建构
    一、作为社会事实的山区社会文化体系 
    二、基础教育秩序建构与山区社会文化体系 
    第二节 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山区基础教育 
    一、山区学校的校舍建设与维护
    二、山区基础教育的运行与管理
    三、山区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好学校与差学校
    四、山区基础教育的功能
    五、过日子、知识与受教育
    第三节 社会文化体系与基础教育发展
    一、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参差性
    二、学校规模、学校类型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
    三、社会文化脉络中的基础教育发展与实现
    四、作为社会成就的多民族山区基础教育发展
    第四章 山区学校布局调整中的秩序观与发展观
    第一节 三种实践类型背后的秩序观
    一、秩序与秩序观
    二、布局调整实践背后的秩序观
    第二节 三种实践类型背后的发展观

    娄世桥,法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民族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从教以来,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学习、教学与研究,在《社会工作》、《社会福利》、《农村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著《有序社会的知识基础:当代社会管理的社会学理论探索》(即将出版)。

    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一些地方由于措施失当,导致偏远山区一些适龄儿童因路途远而无法上学,出现了“教育真空地带”。这不符合学校布局调整的本意,更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要求社会必须保证每个人都“有学可上”,必须保障弱势群体对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享有权。因此,对学校布局的调整应该进行统筹规划、区别对待、合理布局,从而实现兼顾、体现和促进教育公平。《社会政策学视野下的滇中多民族山区学校布局调整研究》通过大量扎实调研,针对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建议学校布局调整应该采取“积极的差别待遇”。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