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戴鞍钢著 | 戴鞍钢编 | 戴鞍钢译 | 戴鞍钢绘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戴鞍钢著| 戴鞍钢编| 戴鞍钢译| 戴鞍钢绘
    •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7-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9-05-01
    • 字数:345000
    • 页数:354
    • 开本:16开
    • ISBN:9787552024043
    • 版权提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戴鞍钢
    • 著:戴鞍钢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暂无
    • 定价:88.00
    • ISBN:9787552024043
    •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9-05-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07-01
    • 页数:354
    • 外部编号:953459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前言


    上篇

    枢纽大港: 上海与长江流域的经济纽带(1843—1913)

    引言


    第一章 开埠前上海与内地经济关系透视

    第一节 内向型经济格局的制约

    第二节 南北海运物流的交会点


    第二章 开埠后上海与内地经济关系的架构

    第一节 新机遇: 区位优势的释放

    第二节 大港口: 近代上海港的发展

    第三节 百川归流: 口岸贸易的吐纳


    第三章 上海: 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

    第一节 以港兴市

    第二节 因港促工

    第三节 依港扩城


    第四章 上海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变迁

    第一节 城镇格局

    第二节 产业布局

    第三节 社会生活


    第五章 上海与长江流域市场网络

    第一节 市场流通

    第二节 商路变迁


    结语


    下篇

    核心经济圈: 上海与长江三角洲经济演进(1914—1937)

    引言


    第六章 交通的拓展

    第一节 内河航运与市镇

    第二节 铁路的运营

    第三节 公路的联结

    第四节 水陆联运衔接


    第七章 商品的流通

    第一节 工业品的推销

    第二节 农产品的商品化

    第三节 城郊农副业生产


    第八章 工业的

    第一节 上海的集聚和扩散效应

    第二节 工业的产销需求

    第三节 农副产品的加工和机灌业

    第四节 手工业的新趋向


    第九章 资金和人口的流动

    第一节 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

    第二节 钱庄和典当业

    第三节 人口的流动

    第四节 城区的伸展


    第十章 文化科技的联系

    第一节 近代文化知识的传授

    第二节 近代科技的传播

    第三节 习俗的演变


    结语


    征引文献举要

    后记

    戴鞍钢,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晚清史》《大变局下的民生》《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江浙沪近代经济地理》等学术作品;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社科项目;曾获“全国百篇很好博士论文”和“中国图书奖”等全国及省部级奖项。


    ·上海港如何炼成今天的世界大港?

    ·上海如何“依港兴市”,成为长江流域的龙头城市?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流域经济带是如何逐步形成的 ?


    近代开埠以来,上海依托区位优势和特殊的历史环境,在长江沿岸各城市发展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大的港口城市。本书追溯上海成为龙头枢纽港和长三角核心经济圈的历史根源,以“港口一城市一腹地”为分析框架,从区域经济发展历程着眼,探寻上海如何带动长江流域的发展。


    这是从历史地理和经济史方法综合研究港口—腹地的*部著作,作为作者的博士论文曾获得2000年全国百篇博士学位论文,也被列入上海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本次再版,作者增加了篇幅,将论述时间延长至1937年,从更长的时段观察上海如何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过去的研究多为泛泛而谈, 本书则根据翔实资料, 通过对近代上海与宁波、镇江、芜湖、九江、汉口、重庆各口岸之间商品流通环节的论述, 突出了上海在诸口岸中的中心集散港的地位, 同时清晰地揭示了上海港与不同层次腹地间的关系, 有力地论证了上海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中心发展为长江流域龙头城市的历史进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