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 李新庚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97875068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李新庚著著 | 李新庚著编 | 李新庚著译 | 李新庚著绘
    •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新庚著著| 李新庚著编| 李新庚著译| 李新庚著绘
    •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1-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9-01-01
    • 字数:262千字
    • 页数:243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06870603
    • 版权提供:中国书籍出版社
    • 作者:李新庚著
    • 著:李新庚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68.00
    • ISBN:9787506870603
    •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9-0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11-01
    • 页数:243
    • 外部编号:944425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导论――信用概论

    节 研究信用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信用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

    二、信用在不同研究领域中的意义

    三、信用理论当前的研究状况及开展信用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信用的含义与本质特征

    一、信用概念的一般理解

    二、信用概念的不同含义

    三、信用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信用的结构

    一、信用的基本要素及其后果评价

    二、信用的形式和表现方式

    三、信用的类型

    第四节 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一、不同的商品交换形式具有不同的信用基础

    二、信用以货币作为载体

    三、信用货币的作用

    第五节 信用关系与信用机制

    一、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

    二、信用制度

    三、信用机制及其作用

    第二章 信用流变论――信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

    节 信用的产生

    一、信用产生于劳动分工与合作

    二、信用产生的经济、伦理和制度基础

    三、信用活动带来自由和平等的社会生活

    第二节 信用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

    一、原始社会以诚实劳动为基础的信用形态

    二、中古农业社会以社会身份为标志的信用形态

    三、市场经济社会以契约履行为核心内容的信用形态

    第三章 信用观念论――中外历史上的信用观及其作用分析

    节 中国传统信用观分析

    一、信用观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德目

    二、中国传统信用观的实践方式

    三、恪守信用是中国传统商品交换的行为规范

    四、信用反映了中国传统商德的高尚境界

    第二节 西方传统信用观分析

    一、西方传统信用观的思想基础

    二、新教伦理对信用精神的重要影响

    三、法律规范对信用活动的强制约束

    第四章 信用利益论――信用与利益的关系分析

    节 恪守信用是满足利益的条件

    一、个人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利他主义的基本观点

    三、恪守信用与满足个人利益的一致性

    第二节 信用的经济利益价值分析

    一、信用关系反映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

    二、信用是利益调节的有效机制

    三、利益实现中的信用风险与违信利益分析

    第三节 信守契约是实现利益的基础

    一、契约对信用活动起着规范和保障作用

    二、实现契约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恪守信用对于消解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作用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商品拜物教

    二、恪守信用对消解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积极作用

    第五章 信用道德论――信用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分析

    节 信用道德的内涵

    一、信用道德的含义

    二、信用道德是公平竞争的前提条件

    三、信用道德是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

    四、道德交换的等质原则与利益让渡关系

    第二节 信用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信用道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二、信用道德是我国当前稀缺的社会资源

    三、信用道德缺失导致市场经济的混乱和衰退

    四、市场经济不能自发地产生信用道德

    五、强化制度伦理建设,实现信用道德的规范化发展

    第六章 信用经济功能论――信用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

    节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经济形态

    一、信用是维系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链条

    二、信用交易能够不断实现市场的扩展

    三、信用反映市场发育程度和市场活力状况

    第二节 信用是市场要素中的一种社会资本

    一、信用资本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本

    二、信用资本的投资需要付出信用成本

    三、信用投资可以产生积极的信用收益

    第三节 信用状况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

    一、从营销领域看,信用状况决定着商品营销成本的高低

    二、从生产领域看,信用状况决定着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

    第四节 信用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信用能够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

    二、信用能够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

    三、信用能够起到动员和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四、信用能够促进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五、信用能够推动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六、信用能够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经济利益

    第七章 信用借鉴论――国外信用制度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节 国外社会信用制度的总体特点

    一、美国信用管理制度的总体特点

    二、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信用制度的实践

    第二节 美国的信用报告制度和评估制度

    一、美国个人信用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二、美国的个人信用报告制度

    三、美国的个人信用评估制度

    四、美国公众对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同声音

    第三节 美国信用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体系

    一、美国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

    二、美国信用管理的执法机构

    三、美国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美国信用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要建立一个准确公正的个人信用档案系统

    二、我国要设计一个科学、透明的信用分评估模型

    三、储蓄实名制不能成为个人信用好坏的关键因素

    四、建立我国的信用制度需要国家的组织和协调

    五、我国的信用管理机构应该是企业化经营的商业组织 一

    六、我国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法律保障体系

    第八章 信用建设论――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节 信用法律制度体系

    一、信用法律制度体系的作用

    二、信用法律制度体系的内容

    第二节 信用信息系统

    一、信用信息系统的概念

    二、信用信息系统的功能

    三、信用信息系统的作用

    四、信用信息系统的标准化

    五、我国征信模式的选择

    第三节 信用服务中介体系

    一、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作用

    二、信用服务中介行业的分类

    三、我国信用服务中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第四节 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

    一、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的含义

    二、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的内容和条件

    三、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的特征

    四、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

    第五节 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功能

    一、减少信用风险

    二、降低交易成本

    三、制裁失信行为

    四、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五、促进社会和谐公平正义发展

    第九章 信用中国特色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总体构架

    节 信用体系及其中国特色

    一、信用体系建设承担塑造社会信用的功能

    二、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要具有中国特色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滞后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缺乏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信用意识

    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三、国有企业产权等基础信用制度不健全

    四、债权保护制度和信用监控机制不完善

    五、缺乏全社会的信用激励和惩戒制度

    六、信用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低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构架

    一、在文化思想上强化全民信用意识教育,建设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二、在法制建设上加强信用立法和执法,强化法律对失信行为的威慑力

    三、在信用制度建设上,要根据现实需要和可能,参照国际规范,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李新庚教授,男,1962年出生,江西省吉水县人。1985年兰州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2003年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现代管理哲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2004年获教授职称,研究生导师。现任广东白云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信用概论;信用流变论——信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信用观念论——中外历史上的信用观及其作用分析;信用利益论——信用与利益的关系分析;信用道德论——信用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分析;信用经济功能论——信用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信用借鉴论——国外信用制度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信用建设论——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信用中国特色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架。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