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极地大气、空间环境及天文观测 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编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编著 | 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编编 | 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编译 | 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编绘
    •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编著| 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编编| 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编译| 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编绘
    •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2-01
    • 字数:368千字
    • 页数:24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2794378
    • 版权提供:海洋出版社
    • 作者: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编
    • 著: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编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96.00
    • ISBN:9787502794378
    •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6-1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4-12-01
    • 页数:240
    • 外部编号:890496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总论
    第1章 考察的背景和目标
    1.1 考察的科学意义
    1.1.1 极地大气考察的科学意义
    1.1.2 极地空间环境观测的科学意义
    1.1.3 南极天文台址监测及天文观测的科学意义
    1.2 考察站区的概况
    1.2.1 南极中山站概况
    1.2.2 南极长城站概况
    1.2.3 南极昆仑站概况
    1.2.4 南极中山站-冰穹A断面概况
    1.2.5北极黄河站概况
    1.3 极地大气考察的背景和目标
    1.4 极区空间环境观测的背景和目标
    1.4.1 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学观测研究的历史回顾
    1.4.2 极区空间环境观测的目标
    1.5 南极天文台址监测及天文观测的背景和目标
    第2章 考察任务
    2.1 极地大气观测
    2.1.1 极地气象观测
    2.1.2 昆仑站GPS探空观测
    2.1.3 南极低温自动气象站观测
    2.1.4 南极中山站温室气体监测
    2.2 极区空间环境观测
    2.2.1 极光观测
    2.2.2 地磁观测
    2.2.3 电离层观测
    2.3 南极天文台址监测及天文观测
    2.3.1 观测要素
    2.3.2 考察内容
    2.3.3 天文观测设备研制
    第3章 考察数据与样品
    3.1 极地大气观测数据及样品
    3.1.1 获取的主要数据及样品
    3.1.2 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
    3.2 极区空间环境观测数据
    3.2.1 获取的主要数据
    3.2.2 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
    3.3 南极天文台址监测及天文数据
    3.3.1 获取的主要数据
    3.3.2 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
    第4章 考察数据的分析与评估
    4.1 极地大气基本物理特征的分析和评估
    4.1.1 长城站和中山站气候特征分析
    4.1.2 南极中山站大气成分资料分析
    4.1.3 中山站至冰穹A考察断面的气候特征
    4.1.4 南极地区极涡与臭氧变化
    4.1.5 中高层大气特征分析与评估
    4.2 极区空间环境的分析和评估
    4.2.1 极盖区等离子体块的形成机制与演化过程
    4.2.2 极光观测特征
    4.2.3 磁层动力学过程的极区电离层效应
    4.2.4 极区电离层特征
    4.2.5 极区空间等离子体波的特征
    4.3 南极天文台址评估及天文数据分析
    4.3.1 南极冰穹A天文台址监测气象数据分析
    4.3.2 中国之星南极小望远镜阵CSTAR
    4.3.3 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
    4.3.4 冰穹A红外天光背景测量望远镜(CIRST)的调研
    4.3.5 南极移动式天文台址参数测量系统
    4.4 考察与评估的主要进展
    4.4.1 极地区域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的评估
    4.4.2 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长期气候特征
    4.4.3 中山站上空大气臭氧垂直结构的季节变化和臭氧洞的变化趋势
    4.4.4 南极中山站温室气体的本底特征
    4.4.5 东南极高原昆仑站大气动力学
    4.4.6 南极平流层中高层极涡维持时间及变化趋势
    4.4.7 南极地区大气臭氧总量与极涡变化的显著关系
    4.4.8 北极地区中高层重力波传播特征
    4.4.9 北极地区平流层Fs事件与极涡变化
    4.4.10 北极地区平流层爆发性增温过程
    4.4.11 极区电离层等离子体云块演化过程
    4.4.12 电离层F2层峰值电子浓度(Nm·F2)的气候学特征
    4.4.13 太阳活动对南极中山站和北极朗伊尔F2层峰值电子浓度NmF2的影响
    4.4.14 地磁突然脉冲(SI)事件的极光演化特征
    4.4.15 午后极光亮斑/极光涡旋的南北共轭特性
    4.4.16 中山站高频雷达回波的日变化特征以及地磁活动的影响
    4.4.17 天文台址评估及天文观测进展
    第5章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考察研究大事记
    附录B 现场考察人员及分工
    附录C 考察工作量一览表
    附录D 考察数据一览表
    致谢



    “南北*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成果涵盖了 *地专项中的3个项目共17个专题的成果集成内容,涉 及了南、北*海洋学的基础调查与评估,涉及了南* 大陆和北*站基的生态环境考察与评估,涉及了从南 *冰川学、大气科学、空间环境科学、天文学以及地 质与地球物理学等考察与评估,到南*环境遥感等内 容。

    国家海洋局*地专项办公室《*地大气空间环境 及天文观测》为其中之一,总结了专项实施以来大气 、空间环境及天文观测的成果,并结合历次考察的数 据,对大气、空间环境及天文观测数据进行了初步分 析。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