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批评的支点: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 毕光明,姜岚著 天津人民出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毕光明,姜岚著著 | 毕光明,姜岚著编 | 毕光明,姜岚著译 | 毕光明,姜岚著绘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毕光明,姜岚著著| 毕光明,姜岚著编| 毕光明,姜岚著译| 毕光明,姜岚著绘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08-01
    • 字数:300.00千字
    • 页数:374
    • 开本:32开
    • ISBN:9787201083889
    • 版权提供: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毕光明,姜岚著
    • 著:毕光明,姜岚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25.00
    • ISBN:9787201083889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3-08-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2-04-01
    • 页数:374
    • 外部编号:811956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辑一 小说杰作抽样解读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新解/3

    难以突破的禁区

    ――《红豆》的爱情书写及其阐释的再考察/14

    对历史的深度把握

    ――莫言的《生死疲劳》/22

    关于时间的小说

    ――格非的《人面桃花》/32

    文明落差间的心灵风景

    ――《哦,香雪》重读/35

    文学面对现实的两种姿态

    ――以“底层叙事”为例/44

    阳光下的剥夺

    ――《两位富阳姑娘》的深层意蕴/55

    禁语:权力对人生的败坏

    ――《说话》解读/68

    让魂灵经历

    ――读莫言的《生死疲劳》/77

    人世温度的一次测试

    ――评苏童的《拾婴记》/81

    传统乡村文化孤魂的祭奠与礼赞

    ――评韩少功的《怒目金刚》/85

    权力欲与大学病

    ――读汤吉夫的《大学纪事》/89

    难以告别的革命

    ――评蒋韵的短篇小说《红色娘子军》/93

    当活着失去理由

    ――评方格子的《锦衣玉食的生活》/98

    触摸最柔软的部位

    ――评王手的《软肋》/101

    疗救沉疴赖“青皮”

    ――评杜光辉的《陈皮理气》/104

    《人生》的魅力:悲剧美/108

    辑二 诗与散文的艺术观照

    象征诗的新突起及其发展变异

    ――80年代的现代诗潮/123

    艺术之光照彻心灵

    ――北岛谢冕会谈记,159

    乐感的诗与思的诗

    ――论新旧诗之别兼谈现代诗与诗歌传统的关系/169

    拥抱美好的生命

    ――格致散文启示录/177

    凭海而歌:“红帆”诗社二十年

    ――《波涛里的翅膀》(代序)/185

    人生写意:诗之于李孟伦

    ――序《走入世纪的瞳孔》/192

    洁净的心地

    ――王强斐诗歌印象/198

    独语在多梦的雨季

    ――序吴永波《叩你的门》/204

    客观写作的社会价值

    ――评罗灯光的《樵歌牧唱》/206

    从大自然中找回自我

    ――方令儒的《琅琊山游记》评赏/209

    恍然而入幽境

    ――赏钟敬文《太湖游记》/212

    辑三 人文立场与文学批评

    社会主义伦理与“十七年”文学生态/217

    精神的八十年代/225

    当代文学三十年/228

    理解纯文学,231

    文学批评:第三种标准/234

    多元批评格局中的纯文学批评/237

    批评的支点/243

    经典的末路/246

    小说与超女/249

    学术何为/253

    知识分子与爱国/255

    为学术裁军叫好/258

    辑四 文学教育与学术传播

    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教育

    ――以中学语文教育为中心/263

    人文教育与立人/268

    通识教育何处去/273

    砍掉这棵树/276

    高考试题与读书/279

    读经的困惑/282

    回到原典/285

    学报与学术/288

    学报的活法/290

    学报如何办成专刊/293

    学报的潜力/296

    学报改制 出路何在/299

    辑五 语文美育

    题材与主题:纪实文学的审美导向

    ――以中学语文教材为中心/305

    结构与节奏:纪实文学的审美时空

    ――以中学语文教材为中心/322

    叙述与描写:纪实文学的美学表现

    ――以中学语文教材为中心/337

    语言:纪实文学的美学风貌

    ――以中学语文教材为中心/355

    后记/371

    毕光明,湖北浠水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评论与研究。姜岚,湖北浠水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硕士,主要从事文艺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二人独著或合著有《文学复兴十年》、《虚构的力量:中国当代纯文学研究》、《纯文学视境中的新时期文学》、《纯文学的历史批判》、《批评的支点: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文学批评:在历史与审美之间》等。有论文获海南省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一等奖。

    毕光明、姜岚所著的《批评的支点--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以当代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对影响文学社会作用发挥的文学教育与学术期刊进行了考察,其主要论旨,一是将社会转型期的文学作品置于文学史和思想史背景上进行分析,掘发当代中国作家的问题意识及文学创作中灌注的历史批判精神,凸显纯文学研究对流行价值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超越,一是履行人文学者的公共职责,对中学语文教育、大学人文教育和学术期刊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批评,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人文精神的建设,实现文学生态的优化。《批评的支点--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内容丰富,思想敏锐,论见新颖,文风细腻,体现出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开阔的文化视野和训练有素的艺术判断力。

    毕光明、姜岚所著的《批评的支点--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是一部对当代很前沿的一批实力派作家作品的文学评论集,这些作家包括莫言、格非、苏童、韩少功、汤吉夫等。作者将这些作家置于文学史的长河来一一考量他们,因此本书又有当代文学史的功用,将社会转型期的文学作品置于文学史和思想史背景上进行分析,发掘当代中国作家的问题意识及文学创作中灌注的历史批判精神。本书对中国当下文学批评界有借鉴和启迪作用,也对研究中文的学生和爱好者有资料价值。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