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利益的权衡:美国在中国加入国际机制中的作用 焦世新 世界知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焦世新著 | 焦世新编 | 焦世新译 | 焦世新绘
    •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焦世新著| 焦世新编| 焦世新译| 焦世新绘
    •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2-01
    • 版次:1
    • 印次:1次
    • 页数:327
    • 开本:32开
    • ISBN:9787501235148
    • 版权提供:世界知识出版社
    • 作者:焦世新
    • 著:焦世新
    • 装帧:平装
    • 印次:1次
    • 定价:28.00
    • ISBN:9787501235148
    •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09-02-01
    • 页数:327
    • 外部编号:442590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第一章 国家和国际机制
    第一节 国际机制:概念和功能
    一、国际机制的“共同概念”
    二、国际机制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机制功能

    第二节 国家与国际机制:权力、利益和身份
    一、国家权力与国际机制
    二、国家利益与国际机制
    三、国家关系与国际机制

    第三节 国家对国际机制的参与
    一、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单位层面”
    二、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文献梳理
    三、国家对国际机制的参与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中国与国际机制
    第一节 美国与国际机制及其对华接触战略
    一、美国国际机制行为分析
    二、美国国际机制行为的根源
    三、美国与国际机制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国际机制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

    第二节 中国融入国际机制:行为和动力
    一、中国融入国际机制的行为分析
    二、中国融入国际机制的内部动力
    三、中国融入国际机制的外部动力
    四、中国与国际机制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融人国际人权两公约的美国因素
    第一节 国际人权机制和国际人权两公约
    一、国际人权机制体系概述
    二、国际人权两公约
    三、美国和国际人权机制及其人权外交

    第二节 中国融入国际人权两公约的美国因素
    一、中国融入国际人权两公约的内涵
    二、中国融入国际人权两公约的美国因素
    三、正确认识中国融入国际人权两公约的美国因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与中国融人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 国际贸易机制: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节 美国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一、中美关系与中国融入世界贸易体系
    二、中美“世纪之弈”:美国与中国融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后入世谈判:过渡期博弈
    四、一场未见分晓的“双赢”博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加入核与导弹不扩散机制的美国因素
    第一节 中国融入核不扩散机制的美国因素
    一、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与深化
    二、中国融入核不扩散机制的美国因素
    三、融入之后的中美核关系

    第二节 中国加入导弹不扩散机制的美国因素
    一、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MTCR)
    二、中国加入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的美国因素
    三、中国加入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的前景分析
    第三节 正确认识中国加入核和导弹不扩散机制的美国因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国际机制与国际体系
    美国在中国加入国际机制中的作用
    利益的权衡:美国对华战略与中国加入国际机制
    中国加入国际机制与中美关系的新问题:后续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国家和国际机制
      第一节 国际机制:概念和功能
      国际机制理论的产生是国际组织研究深化的结果。1947年研究国际制度的权威国际学术期刊《国际组织》创刊时所关注的焦点——正如它的名称一样——是正式的国际机构,学者们把国际机构的章程(charter)、投票程序(voting procedures)和委员会结构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议程。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发现创立国际组织的初衷和国际组织的实践往往相悖,以维护集体安全和制止侵略为目的而创立的联合国,在冷战时期却成为大国争斗的场所,于是学者们开始探究影响国际组织运作结果的原因,把研究的目光投向国际组织以外的领域。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将国际组织的研究吸引到区域一体化理论的研究上来,也正是在这个时候(19世纪70年代),国际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霸权日益衰落,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复兴,苏联取得与美国平等的核地位,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开始运用石油作为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二战以来签订的一系列协议不断遭到破坏等等,这些都促使国际政治经济学日益兴起,也为国际组织研究提供了学理的营养,在这种背景下,国际机制的概念应运而生。
      一、国际机制的“共同概念”
      国际机制的概念首先是由约翰·鲁杰(John Ruggie)和恩斯特·哈斯(Ernst Hass)提出来的。1975年,《国际组织》杂志夏季号编辑了题为《对技术的国际回应》专辑,其中约翰·鲁杰的文章《对技术的国际回应:概念与趋势》和恩斯特·哈斯的文章《是否有漏洞?知识、技术、相互依存以及国际机制的建构》最为著名,在这两篇文章中,国际机制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同年,哈斯在《世界政治》杂志上,发表了另一篇重要论文《论系统与国际机制》,也阐述了国际机制的概念。国际机制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国际组织的研究突破了正式国际机构的框架,学者们对国际机构的研究逐步转移到支配国际机构运作的、背后的制度和规则,以及具体问题领域中国际合作所遵循的“规范”、“规则”等。这种突破代表着国际组织研究开始以国际治理和国际合作的理解来取代过去对正式国际机构的理解。国际机制理论逐步地发展起来。
      与权力、国家和革命等政治学概念一样,国际机制也是一个争论性的概念,这主要是因为国际机制从国际机构的研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