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刨根问底经济学:大转型时代的42则经济闲话 赵红军著 东北财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赵红军著著 | 赵红军著编 | 赵红军著译 | 赵红军著绘
    •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赵红军著著| 赵红军著编| 赵红军著译| 赵红军著绘
    •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49000
    • 页数:173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65409882
    • 版权提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赵红军著
    • 著:赵红军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8.00
    • ISBN:9787565409882
    •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1-03-01
    • 页数:173
    • 外部编号:780445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家长里短

      孩子成长的经济学

      我成为房奴

      上海人“精明”二三事

      节日送礼的经济学

      毒誓算不算一项好的制度设计?



    “老夫少妻”的经济学

    第二章

    生意内外

      老板喜欢什么样的下属?

      花旗银行,让我吓了一跳的银行

      银行卡越多,客户的选择就越少

      世博园不提供开水的经济理由

      亏本的生意谁来做?

      财富能圆快乐梦吗?

    第三章

    人在旅途

      列车员卖小板凳与供求

      多彩多姿的多伦多

      美国到底强大在哪里?

      威尼斯的船公与中国的教育体系

      世博会能见证多少个“丑陋”的中国人?

      人,三十而立;改革,三十而成熟

    第四章

    刨根问底

      经济学能不能研究生男生女问题?

      中国人命不值钱吗?



    “看病不贵,看病不难”吗?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吗?

      温州人三十年奋斗路带给我们那些启示?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为什么存在编制?

    第五章

    宏观追问

      上海地价过高的连环危害

      感受六年来的物价变化

      美国经济还没到最危险的时刻

      金融行业是否天然不稳定?

      为何诞生了鲁班的我国家具制造业仍落后于西方?

      改革开放以来三个乡镇的兴衰变迁

    第六章

    三思而行

      大学城地铁站规划以什么为本?

      法院安检能否三思而后行?

      农民有什么可怕之处?

      上海的黑车治理应有新思路

      学习者为王,不学习者为寇

      上海被海水淹没

    VS

    《物权法》高票通过

    第七章

    管理取胜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经济世界优选的成本是什么?

      美国科学研究领先世界的诀窍是什么?

      谁拥有时间的所有权?

      关系、业务与科技之不发达的一个解说

      中国崛起的制度经济学逻辑

    赵红军,经济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经贸学院副院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经济学会会员、亚洲人口学会会员,兼任上海市松江区政协委员、上海市民盟学习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制度与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经济思想史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1993―1999年,曾先后在国有外贸公司任外销员、外资企业任销售经理等职,1999年后攻读经济学硕士。2005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师从有名经济学家尹伯成;2007―2009在上海财经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有名经济学家田国强、文贯中。2007―200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



    曾经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南开经济研究》、《城市发展研究》、《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交易效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小农经济、惯性治理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两本专著,出版《掠夺之手》(中信出版社,2004)、《印度均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两本译著



    曾分别获得2006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2008年上海市理论研究与宣传很好成果奖三等奖,201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2008年当选为上海市曙光学者,2009年为上海浦江人才。担任《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文汇》、《社会科学》等多家杂志匿名审稿人。



    曾先后承担过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课题,参与过多项国家社科、国家自科课题,为上海市政协、全国政协、上海市民盟提交过多份参政议政建议,获得相关部门重视。



    E-mail:hjzhao2002@163.com

    博客:hjzhao.blog.sohu.com

    赵红军博士以扎实的学术研究根底,从人民关心的议题出发,以深入浅出的笔触、见微知著的观察,让学术与生活完美结合,为经济学的“经世济民”作了最好的见证,可谓热忱关注国家发展与民生经济的优秀学者。
     
    连正世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
    台湾政治大学两岸政经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台湾宏冠国际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宏冠实业(南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这本经济学随笔将日常生活中看似琐碎的问题置放在或者引申到一个古今历史和中外制度的宏观视野中加以考察和比较,这与作者在中外求学研究的学术背景和在国企、外企工作过的丰富阅历有关,更与中国独特的体制现状有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转型,作者在各种比较和反思中常常“郁闷”、“叹息”、“着急”甚至“生气”,然而同时又不断冷静地反思并积极地“呐喊”、“谏言”、“规劝”,且始终保持对中国未来的谨慎乐观,是一名直面现象且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
    王勇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
    世界银行顾问
    这部作品强调理性,注重效率,权衡利弊,得出的许多观点值得我们思考。
    聂辉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赵老师的这本书属于趣味经济学类书籍,所有内容取材于作者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绝大多数都是作者亲身体会和见闻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学生入学、旅行者在途、商业人士饭后茶余品读、闲暇消遣的佳品,又是提高我们整个社会基本人文、经济学素养的好书。
    张平
    书稿的最早阅读者、整理者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研究生
    在编辑赵红军教授所写的“经济思想的盛宴”系列专栏时,我感觉他是一个对西方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抱以挚爱的学者。在看他的《刨根问底经济学》这本书稿时,我更感觉他同样热爱生活中的经济学。思考或者不思考,经济学就在生活里。相信这本书会成为指引读者发现生活中经济学美妙之处的好向导。
    郑景昕
    《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编辑
     

    这本书是作者关于日常生活中种种真实现象、反常现象、深层次和容易被普通大众忽略的现象与问题的经济闲话集。收在其中的文章,几乎全部是作者近年来的亲身经历,或者在工作、学习以及研究中深切感悟到的,又与普通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问题。
      第一章为“家长里短”,主要讨论了孩子成长的经济学、买房前后“房奴们”的心路历程、上海人的精明之道、节日送礼、毒誓算不算一项好的制度设计、老夫少妻等家庭生活中的经济学。通过这些主题的讨论,读者可以清楚经济学对于我们生活中很多经济、社会问题的强大解释力,同时也能体会到经济闲话带给你、我、他的那种趣味与深刻。比如,《节日送礼的经济学》的主题是中国人每逢佳节时的永恒话题,其中,读者能够体会到送礼问题的成本与收益,送礼所折射出来的中西文化差异,同时,笔者在文章的最后还给出了送礼的一些可行建议,对于引导国人的消费和送礼习惯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又如,《我成为房奴》记述了笔者成为房奴前后的心路历程,与房产中介打交道的过程,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对于精明卖房人的评论,从中读者不仅可以体会生意场上的狡猾与伪善,而且也能体会到普通老百姓在买房前后所承受的那种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
      第二章为“生意内外”,主要围绕着企业的员工招聘、外国银行处理顾客异议、我国银行业过度发卡所透露出来的银行业问题、世博园不提供开水的经济理由、财富是否能圆快乐梦、亏本的生意谁来做等生意人经常碰到或见到的经济问题。比如,《老板喜欢什么样的下属》来自笔者在芝加哥大学留学期间与邻居老太交往、交流的经验,也透露了中美老板对于下属的不同选择以及中西管理文化的巨大差异问题,这篇短文对于那些即将留学或者涉足外资企业的读者而言肯定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花旗银行,让我吓了一跳的银行》来自于笔者在美国的花旗银行账户被盗的亲身经历,从中读者不仅可以比较中美银行对于顾客投诉的态度、做法之异同,而且对于那些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或者那些经常出差到国外以及经常采用网购方式购物的朋友都是一种很好的提醒;《财富能圆快乐梦吗?》一文从国外的行为经济学研究、有关快乐的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出发,讨论了财富不一定能带来快乐这一经济学问题,并从国内外的经验出发,给出了我国老百姓如何正确看待财富,如何在有限的财富基础上获取更多快乐的实用性建议。
      第三章“人在旅途”,主要是笔者在回家路上、访问美国和意大利高校、去加拿大开会或者参观世博会时的所见所闻及其所引发的经济闲话。比如,《列车员卖小板凳与供求》一文描写的是笔者回家过年路上亲眼见到的列车员卖小板凳的故事及笔者运用经济学供求理论对这一现象的精彩分析。这篇文章多次在我给本科生的《微观经济学》课堂上作为案例进行了讨论,之后这篇文章被放在笔者的博客上,又引发了一位医学博士与笔者关于这篇文章的激烈争论,想必读者看后也可能会引发评论。又如,《美国到底强大在哪里?》一文是笔者在美国访问期间通过对美国一年多的感知所写的。它最初的想法来自于我推荐的一名去美国留学的学生给我的电子邮件。这个学生出生在上海,经过一番托福、GRE的艰辛考试并来到美国之后才发现,美国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好,“简直是个偌大的农村”。在收到这封电子邮件之后,我专门撰写了此文,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在《经济学家茶座》发表之后,先后又被全国10多家杂志,包括《读者》以及数不清的网站转载。这篇文章与目前很多有关美国即将衰落的观点有所不同,对于读者如何正确地看待美国这一超级大国的经济和综合实力有所帮助,同时对于中国如何更好、更快地崛起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为“刨根问底”,主要是笔者对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正常、别人很少注意到的经济、社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比如,经济学能不能研究生男生女问题?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婚后夫妻面临的家庭决策问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即使是孩子的父母可能也很难作出选择,但笔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笔者认为,中国、印度等国家存在的性别选择问题具有深刻的社会和经济根源,并且这种现象在农村和城市环境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其实对于我国今后的城乡性别平衡、户籍制度改革等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又如,在普通读者的生活中,可能没有几个人关心“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为什么存在编制”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似乎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就已确定下来的事情,但笔者从经济学的角度解读以后就发现,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来自上级拨款而不是企业自负盈亏,因而,它们通常就会一种不断自我扩张的天然倾向,所以,国家就会通过编制这一制度来控制它们的规模;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在进入单位的时候通常都是依托着各种关系进来的,因而这些人一旦进入单位以后就很难离开这些单位了,于是这些单位的规模通常就会不断膨胀,于是这也使得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编制控制成了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的讨论与经济学界多年以前的一个经典问题“软预算约束”密切相关,对于理解我国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为“宏观追问”,主要是笔者对宏观经济问题的闲话,比如六年的物价变化、上海地价过高的连环危害、美国经济是否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金融行业是否天然不稳定、为何诞生了鲁班的我国家具制造业仍落后于西方、改革开放以来三个乡的兴衰变迁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普通的老百姓不仅对与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体会,而且也会对我们生活中的金融市场、中国家具制造业等相对于外资企业的比较优势、比较劣势有了清醒的认识,这对于大家今后的生活或者工作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六章为“三思而行”,主要是笔者有关我国各级政府有关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中的相关政策或者做法的经济闲话。比如,《法院安检能否三思而后行?》就讨论了最近几年在全国不少地方出现的法院安检这种现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问题,如:“既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共执法机关法院都如此害怕安全问题,老百姓到底还怎么办?”通过这个案例,笔者的目的在于指出这种做法的欠妥之处,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与措施,这对于维护我国法院的形象、增加公民的认识和安全感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又如,《大学城地铁站规划以什么为本?》,就讨论了地方政府进行在地铁规划过程中所面临的两难选择问题。一方面,世界各国的普遍原则是“以人为本”,体现公共服务的最大效用原则,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考虑建造成本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可能,甚至这一复杂的决策过程中还夹杂着一些人的自私的利益。该文对此进行了清晰的剖析,这对于理解地方政府甚至官员的“经济人”性质,我国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怪现象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七章为“管理取胜”,主要分析了我国生活周围企业管理、时间管理、人事管理、物业管理过程中等尚存在的一些经济问题以及曾经遭受的挫折,并给出了未来改进的一些策略。比如,《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遍及我国企事业单位、城市的所谓效率管理问题。改革开放以前,这一原则只存在于老百姓或者一些人的心中,并未成为各位组织的管理原则。改革开放以后,这一原则开始成了企业、城市、省或直辖市乃至整个国家的重要管理原则,结果,企业、城市与整个国家发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套用邓小平的话说,这个管理原则就是所谓的“黑猫白猫论”,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效率原则。又如,《美国科学研究领先世界的诀窍是什么?》就是笔者与美国教授聊天讨论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一个美国科技管理制度问题。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分析了美国20世纪50至60年代通过针对科研人员、高校研究人员薪资的大幅度改革,大大激发了这些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正是美国科学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跃居世界科技前沿的重要制度原因。这对于我国今后的科技、教育以及薪资管理制度改革等都是很好的借鉴。
      总之,从本书七章42则经济闲话的讨论中,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在我们现实生活周围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丑陋、奇怪和反常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加深对我们生活现实的认识与理解,而且也可以通过这些闲话体会经济学对于这些问题的强大解释力所在。此外,通过这些闲话也能够使读者体会到转型期中国正在经历的一些宏伟、喜人的经济和社会变化,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提高读者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理论是完美、抽象甚至是灰色的,但如果不将它放到纷繁芜杂、五彩缤纷的现实中,不去身体力行地检验、体会和应用,它的缤纷多彩怎能得到充分的彰显?”



        ――赵红军

        本书是一部经济随笔文集,集结了赵红军博士对生活的普遍思考,他的这份“经世济民”情怀能够帮助咱们老百姓拉近与“经济学”的距离。谁说距离一定产生美?经济离我们生活如此之近,咱们也想一窥经济学的真面目。期刊上发表的经济论文看了开头就想翻篇,但是,“经济随笔”恰好可以为经济学和老百姓之间联接上“鸿沟”。



        本书中的随笔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反映了作者从一个纯粹经济学人或者消费者的视角进行的经济思考、分析和评论。一方面,读者们从中熟悉现代经济学中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合约理论、制度理论等对于理解中国现实问题的强大解释力,另一方面,对于经济学的初学者乃至很多一进校就准备步入社会学子,他们可以通过该书被吸引进经济学的殿堂,晓得理论学习和严格训练的真正魅力。



        本书中的这些经济闲话,可不是作者对于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种种不满或者牢骚的发泄,而是要传递给读者一个明确的信息:当今时代开放透明,更催人奋进,今天的中国已接近不同于历目前的任何闭关锁国时代,如果我们还没有直面现实的勇气,还不敢正视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不寻求这些问题的合理、公正的解决之道,那么,我们国家的改革事业将如何推进?企业的效率将怎样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怎样才能提高?如果没有对目前存在问题的恰当分析,怎么会有中国社会在未来的更大进步?



        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份经济学的“刨根问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