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超越邻里单位:居住环境与公共政策 (美)特里迪布·班纳吉,(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美)特里迪布·班纳吉,(美)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著著 | (美)特里迪布·班纳吉,(美)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著编 | (美)特里迪布·班纳吉,(美)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著译 | (美)特里迪布·班纳吉,(美)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著绘
    •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美)特里迪布·班纳吉,(美)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著著| (美)特里迪布·班纳吉,(美)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著编| (美)特里迪布·班纳吉,(美)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著译| (美)特里迪布·班纳吉,(美)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著绘
    •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01
    • 版次:1
    • 印次:0
    • 印刷时间:2018-01-01
    • 字数:160千字
    • 页数:305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553768281
    • 版权提供: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美)特里迪布·班纳吉,(美)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著
    • 著:(美)特里迪布·班纳吉,(美)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著
    •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 印次:0
    • 定价:68.00
    • ISBN:9787553768281
    •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8-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11-01
    • 页数:305
    • 外部编号:911949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1    导    论                                  1

    邻里单位:研究与设计的难题                    
    2

    研究缘起                                       11

    研究定位                                       15

    本书结构                                       17

    注释                                           20

     

    2    邻里单位:一种设计范式                    21

    邻里思想及其历史                               23

        背景价值观念                               25

        显性价值观念                               27

        隐性价值观念                               29

    邻里思想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                    
    31

    弊端                                           36

    结论                                           43

    注释                                           45

     

    3    研究手段及受访者对居住环境的印象          47

    研究范围                                       49

    研究路线                                       51

    实体场所与感受:不同群体的差异性              
    54

        住区:一个小社会                           61

        住区:一个避风港                           66

        住区:呼吸的空气                           69

        住区:舒适之源                             74

        住区:实体空间                             80

        住区:公共服务的渠道                       91

    不同家庭周期阶段的感受差异性                  
    92

    满意度与优先顺序                               93

    摘要与结论                                     98

    注释                                           104

     

    4    住区与邻里                                107

    意象与价值观念                                 107

    集体意象                                       116

    集体意象的差异性                               133

    调查结果与邻里单位思想的比较                  
    137

    住区与邻里的对比                               139

    摘要与结论                                     146

    关于方法论与调查结果的说明                     147

    注释                                           149

     

    5    住区作为实体空间:场所                   
    151

    理想的场所与硬件                               155

    不良的场所与硬件                               162

    场所缺失与场所恶化:空间失谐的两个方面         167

    理想场所与硬件的距离阈值                       178

    摘要与结论                                     181

    关于边际偏好与偏好间差异性的几点说明       182

    注释                                           185

     

    6    总结:调查结果的综合考量
                     187

    调查结果及其启示                               188

        住区的环境作用                             188

        住区的形式                                 193

        住区的实体场所                             197

    居住环境体验的群体差异性                      
    199

    摘要与结论                                     201

    注释                                           205

     

    7    寻求全新的设计范式                        207

    寻求选择                                       208

    综述:前人对替代性方案的探寻                  
    209

    替代性方案的考虑因素                           219

    符合标准的提案                                 227

        城市形态的民主化                           231

        公共资源的补偿性配置                       233

        公共选择范式下的贫民窟化                  
    234

        社会群体的去贫民窟化                       236

    策略组合                                       238

    结论                                           239

    注释                                           242

     

    附录A    调查问卷                              245

    附录B    补充表格                              283

    参考文献                                       287

    致谢                                           301

    特里迪布·班纳吉(Tridib Banerjee)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城市研究与规划专业博士。其研究、教学及论著主要着眼于建成环境的设计与规划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尤其关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学,以及从靠前化视野上,比较研究优选化对城市形态转换与城市化的影响。著作有《城市认知与城市设计:凯文林奇的著述与项目》(与 Michael Southworth合编)、《城市中心设计:形式的诗意与政治》(与Anastasia Loukaitou-Sideris合著)。他还是美国注册规划师协会会员,是美国规划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并广泛参与美国规划院校联合会的各种活动。

    威廉·克里斯托弗·贝尔(William C. Baer)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早期研究20世纪的住房政策和计划。在编制学院的房地产课程大纲时,他对投机性房地产开发历史研究产生兴趣,通过追溯伦敦十七世纪的房地产开发历史,发现大量与住房有关的数据。在《城市历史》《经济历史评论》以及《商业历史评论》等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伦敦在16世纪、17世纪时的住房事务,并扩大研究范围,开始房地产发展历史的新兴领域研究。

    李丽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1993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译著有《独具慧眼:解决建筑设计中的视觉问题》《设计手绘:体验与实践》等,著作有《建筑与环境艺术造型的形·景·境·情》(合著)、《木艺建筑:创意木结构》等。


     

    近百年来邻里可以说是指导西方城市居住空间形态建构的具有奠基性的方法论。1990年代以来在经济化、环境危机以及社会失衡的背景下邻里概念更是被提到了的高度体现在西方国家居住空间的规划实践中。而这些打着邻里概念旗号的实践却失败与成功并存、赞美与批判之声同在这些现象折射出西方居住空间规划探索的轨迹。挖掘这些表象之后的深层原因对于我国推动城市新区居住空间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承慧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副教授


    一本研究住区环境规划的版权引进图书。围绕居住在美国洛杉矶都市区域内不同社会阶层各自拥有的生活体验,以及他们对环境设计和公共政策的理解,进行实践调研,并对结果做出系统的分析、考量和总结。为人类居住环境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本书一共分为
    7
    部分内容,第
    1
    部分为导论内容,描述了邻里单位的研究与设计难题、研究缘起、研究定位以及研究结构;第
    2
    部分内容为

    邻里单位:一种设计范式、邻里思想及其历史

    、邻里思想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及邻里单位存在的弊端;第
    3
    部分内容为研究手段及受访者对居住环境的印象、研究范围

    、研究路线、实体场所与感受:不同群体的差异性

    、不同家庭周期阶段的感受差异性、满意度与优先顺序;第
    4
    章内容为住区与邻里、意象与价值观念、集体意象、集体意象的差异性

    、调查结果与邻里单位思想的比较、住区与邻里的对比;第
    5
    部分内容为住区作为实体空间:场所、理想的场所与硬件、不良的场所与硬件、场所缺失与场所恶化:空间失谐的两个方面、理想场所与硬件的距离阈值

    ;第
    6
    章主要内容为总结:调查结果的综合考量、调查结果及其启示、住区的环境作用、住区的形式、住区的实体场所、居住环境体验的群体差异性;第
    7
    章主要内容为寻求全新的设计范式、寻求选择、综述:前人对替代性方案的探寻、替代性方案的考虑因素、符合标准的提案


    《超越邻里单位——居住环境与公共政策》这本书的策划正值国内拆围墙的大讨论风生水起之时。原著是一本经典论著,国外的单本售价超2000人民币,可谓同类书中定价的“高峰”,足见其价值。经历了一年多的精译后,面世。希望读者可以在西方邻里模式“在居住空间建构实践中的正反评论”中获得借鉴。
    《超越邻里单位——居住环境与公共政策》这本书用实际的调研数据,来论证和反思街区和邻里规划的政策和执行效果。翔实的内容加上鲜活的图片,手绘图,文字中对各种阶层、身份、族裔的采访和分析,仿佛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洛杉矶街头真实立体地展示和剖析在我们面前。居住环境是生活品质体验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个人的总体幸福感。环境设计和公共政策是塑造居住环境品质的两个重要方面。书中还有当时对各个地区的详细规划经验,更难得的是,书的*后还附了近百张的图表和调查问卷,将调研方法和调研表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读者。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