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八辑 中国诗经学会 ,河北师范大学 学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中国诗经学会 ,河北师范大学著 | 中国诗经学会 ,河北师范大学编 | 中国诗经学会 ,河北师范大学译 | 中国诗经学会 ,河北师范大学绘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中国诗经学会 ,河北师范大学著| 中国诗经学会 ,河北师范大学编| 中国诗经学会 ,河北师范大学译| 中国诗经学会 ,河北师范大学绘
    •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12-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5-12-01
    • 字数:600千字
    • 页数:581
    • 开本:32开
    • ISBN:9787507749069
    • 版权提供:学苑出版社
    • 作者:中国诗经学会 ,河北师范大学
    • 著:中国诗经学会 ,河北师范大学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80.00
    • ISBN:9787507749069
    •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5-1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3-12-01
    • 页数:581
    • 外部编号:870561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专题研究

    也说《周颂》――读《观堂集林·说周颂》

    《诗经》“罔极”说

    《毛传》标“兴”含义的再界定

    仪式歌唱情境下《诗经》赋、比、兴的兴起与诗乐功能

    二(雅)中灾祸诗析论――周代天命观念的转折

    郑玄以德说《诗》浅论

    从《诗经》燕飨诗到建安公宴诗

    《诗经》说“实”

    袁枚对孔子《诗》说的批评与改造

    徐干《中论》引《诗》略考

    论焦循的《诗》学思想

    “兴”字本义及因变考

    刘歆《诗》学观探微

    学术史

    六十年来《诗经》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陈奂《诗毛氏传疏》初刻本的文献价值

    清儒三家《诗》辑佚观念论略

    《诗经正义》江西南昌府学雕本及断句本试阅一卷

    刘瑾《诗传通释》的撰述体例与解经方式

    从《吕氏家塾读诗记》所引到《诗集传》的更定――简论朱熹《诗经》学的发展变化

    元代《诗经》学著作对《诗集传》的校勘价值

    欧阳修《诗本义》以“文理”解诗小议

    明代《诗经》研究著述者籍里分布原因蠡测

    “古史辨”学派与《诗经》研究转向再思考

    钱澄之《田间诗学》借经说史的诠释思路与内涵

    柯马丁的《诗经》异文研究

    王质以人情解《诗》研究

    吴生《诗义会通》的注解特点

    《诗三百》编订“讼案”回顾与反思

    论钱澄之《田间诗学》的训诂成就及其不足

    新世纪十年来《诗经》研究概述与展望

    30年来《诗经》“弃妇诗”研究综述

    吴生《诗义会通》对《诗经》学之演绎、收摄与发皇――兼论与桐城之关涉及解诗观点

    英语国家的诗经学:早期篇

    诗经研究丛刊二十三辑是海峡两岸国学论坛研讨会的论文集。这些反映了中外、海峡两岸诗经学研究的水平。论文主要涉及《诗经》文艺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文献学、文本解读等,有的致力于理论探讨,有的进行文化照观,或进行宏观梳理综述,反映了当前诗经研究的多元化、、多角度、跨文化的特点。

    论文主要涉及《诗经》文艺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文献学、文本解读等,有的致力于理论探讨,有的进行文化照观,或进行宏观梳理综述,反映了当前诗经研究的多元化、、多角度、跨文化的特点。 

    王长华编著的《诗经研究丛刊(第28辑)》收录论文涉及《诗经》文艺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文献学、语言学、文本解读和《诗经》学史等,或从文学本身立论,或借对比及影响的角度入手,或致力于理论探讨,或进行文化照观,或借出土文献做文章,或做宏观梳理综述,无论研究主题还是研究方法,都显示出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及跨文化的特色和风貌。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