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孤绝的旗帜:论鲁迅传统及其资源意义 朱寿桐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朱寿桐著 | 朱寿桐编 | 朱寿桐译 | 朱寿桐绘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朱寿桐著| 朱寿桐编| 朱寿桐译| 朱寿桐绘
    • 出版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05-01
    • 版次:1
    • 印次:1次
    • 字数:290000
    • 页数:333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503927621
    • 版权提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作者:朱寿桐
    • 著:朱寿桐
    • 装帧:平装
    • 印次:1次
    • 定价:30.00
    • ISBN:9787503927621
    •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05-05-01
    • 页数:333
    • 外部编号:88792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鲁迅与中国英哲文化一、多元文化比照中的鲁迅式英哲文化二、英哲文化的“孤绝”的旗帜三、鲁导的精神资源意义四、孤绝的现代性感知与文学选择
    上篇第一章 孤绝的“呐喊”者——《呐喊》论一、孤绝心态下的“呐喊”二、“呐喊”的意义三、呐喊者的定位四、“孤绝”的允容与亮色五、孤绝而深刻的“消极”六、“不幸”与“不争”七、叙事的变焦第二章 “彷徨”与慰藉一、孤绝感的加深:由“呐喊”到“彷徨”二、孤绝的胸臆寻求慰藉三、幼者本位:孤绝中寻求慰藉的另一面
    中篇第三章 鲁迅文学传统:孤绝的价值一、鲁迅与《新青年》新文学传统的开辟二、批评本体传统与鲁迅文学的定位三、鲁迅批评本体传统与几个文学社团第四章 鲁迅思想与审美传统的呈现一、思想和审美传统的悲剧内核二、思想和审美传统的价值呈现三、鲁迅小说传统的现代品质及其弘扬
    下篇第五章 超脱“孤绝”:寻求世界性资源一、易卜生主义的理解与反思二、鲁迅等中国作家给予勃兰兑斯的崇高文化礼遇第六章 鲁迅与“主义”一、俄国文学的“为人生”与现实主义二、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形态与鲁迅三、鲁迅创作中的非理性因素四、“象征印象主义”就是表现主义五、孤绝之外:表现主义的尝试六、“世纪末果汁”的研磨余论 鲁迅的人生和形象:孤绝的生存状态一、 孤独的星还应:鲁迅在“左联”二、 孤绝中的“人生的仪式感”三、 仍然是“说不尽”的鲁迅四、 关于鲁迅研究热点问题引发的思考后记

    朱寿桐,男,文学博士,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筹备组负责人。

    1958年出生于江苏省大丰县,高中毕业后在农村中小学任民办教师。1983年由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考入南京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

    鲁迅不仅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本书就鲁迅的文学思想及文学主张等作了学术性分析,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分别写了鲁迅从创作《呐喊》时期到创作《彷徨》时期的创作心理转变,鲁迅在创作中的价值观,审美传统,以及鲁迅在作品中表现的“精神主义”,对于鲁迅研究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本书分上、中、下篇,包括孤绝的“呐喊”者—《呐喊》论;“彷徨”与慰藉;鲁迅文学传统:孤绝的价值等。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