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转型中的科学哲学 成素梅,张怡,杨小明等著 科学出版社 97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成素梅,张怡,杨小明等著著 | 成素梅,张怡,杨小明等著编 | 成素梅,张怡,杨小明等著译 | 成素梅,张怡,杨小明等著绘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成素梅,张怡,杨小明等著著| 成素梅,张怡,杨小明等著编| 成素梅,张怡,杨小明等著译| 成素梅,张怡,杨小明等著绘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1-09-01
    • 字数:362000.0
    • 页数:278
    • 开本:16开
    • ISBN:9787030323200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 作者:成素梅,张怡,杨小明等著
    • 著:成素梅,张怡,杨小明等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8.00
    • ISBN:9787030323200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1-09-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0-03-01
    • 页数:278
    • 外部编号:695970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总序

    前言

    部分 科学观

    两种科学观:本质主义的与非本质主义的/卢风

    多样性的科学形象——从复杂性研究视野看科学/吴彤

    语境论的科学渺成素梅

    新科学思维:从知识科学观转向智慧科学观/李醒民

    后现代科学观的困惑及实践论科学观的兴起/许良

    从表征到操作:科学的实践转向/邢冬梅



    第二部分 关于科学的理解

    划界问题或科学划界/李醒民

    现代科学的哲学理解/王天思

    以实践的观点理解科学——从马克思到劳斯、伊德/曹志平陈建安

    从卡特赖特的律则机器看科学/吴彤

    科学发展的复杂性现象研究——以科学发展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为例/张怡

    什么是“实验者的回归”论题——兼评柯林斯的科学观/张帆成素梅—



    第三部分 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

    科学认识对象存在者的语言—逻辑建构/周昌忠

    论理论与实在的关系/成素梅

    转识成智:一个可能的“研究传统”——冯契的科学哲学思想以及发展空间/安维复

    新“科玄”之争的认识论根源/赵克

    试论思想实验的特征与功能/魏屹东薛平

    法国启蒙运动与牛顿力学革命的思想关联/郑晓松



    第四部分 多元视野中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论/蔡仲

    中西方科学概念的“历史主义”考查/杨小明王栋

    bp神经网络的哲学思考——从人工智能的发展看科学研究的实用性/成素梅郝中华

    解读浮士德精神与理解西方科技文化——科学史和文学史融合视域中的“科学”/吴晓江

    范式变迁与sts的兴起/赵克

    信息共享理念的sts考察——以黑客们的价值观为例/计海庆

    西方科幻小说的机器人想象/计海庆

    本书由四部分组成,部分关于科学观的五篇文章,揭示了科学哲学家对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的传统科学观的扬弃,对特别的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后现代科学观的某些合理因素的肯定,并不意味着是对后现代科学观的接近接受,而是呼吁应该尽可能地立足于当代科学的前沿发展,在更合理地理解科学的过程中,确立新的科学观;第二部的五篇文章,系统地探讨了科学划界、科学的存在形态以及从哲学、实践、律则机器角度理解科学的问题;第三部分关于科学方法论与科学认识论的五篇文章,展现了转型中的科学哲学在重新理解科学对象、科学理论、科学实在、经验事实以及当代科学实验等方面的新变化与新发展;第四部分的四篇文章立足于历史的视角,比较了中西科学概念;通过对四部机器人科幻小说的解读,揭示了人类社会在机器人社会地位问题上态度和立场的转变历程;通过对信息共享理念的黑客文化的产生与演变的考察,阐述了黑客文化是由计算机技术导致的社会信息化过程在价值观上一种展现的观点;通过对STS的概念和定位问题的考察,揭示STS错位的根源所在和近期新进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