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妈妈会沟通,孩子才会听 彭清清 中国妇女出版社 9787512716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彭清清著 | 彭清清编 | 彭清清译 | 彭清清绘
    •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彭清清著| 彭清清编| 彭清清译| 彭清清绘
    •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2-01
    • 版次:null
    • 字数:141000
    • 页数:18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2716353
    • 版权提供:中国妇女出版社
    • 作者:彭清清
    • 著:彭清清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暂无
    • 定价:38.00
    • ISBN:9787512716353
    •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2-01
    • 页数:181
    • 外部编号:9323663
    • 版次:null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一章?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 / 002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真实的想法 / 006沟通可以商量着来 / 009多些时间陪孩子 / 012寻找共同语言,不要强迫孩子倾诉 / 015唠叨只会让孩子远离你 / 019强迫孩子,只能让孩子对你倍加反感 / 022第二章?批评孩子不能伤他的自尊批评孩子不可当着他人面 / 028不要用言语攻击孩子 / 031批评孩子的时候,切忌唠叨个没完 / 034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 038妈妈也要懂得道歉 / 042第三章?有些话绝不要对孩子说孩子并不是父母的脸面 / 046分数并非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 / 049你都达不到的高度,为何要求孩子达到 / 052第四章?赞美要说到孩子的心坎里赞美犹如暖流,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 056赞美要及时 / 059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 / 062选择适当的赞美语言 / 066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 070恰当的赞美才是最好的 / 074鼓励孩子,去勇敢地做自己 / 077第五章?不要溺爱孩子溺爱会造成孩子恣意妄为 / 082有了自己的天空,孩子才能独立飞翔 / 085溺爱使孩子丧失独立的精神 / 088不是孩子的每个愿望,都需要帮他实现 / 090让孩子尽早独立 / 092给孩子独立的机会,他才能自由翱翔 / 095第六章?化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引导孩子冷静处事 / 102通过面壁,让坏情绪一点点冷却 / 106及早掐断嫉妒的火苗 / 110第七章?让孩子从小明白什么是挫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 114知道赚钱的辛苦,才能懂得珍惜 / 118给孩子适当的压力 / 121培养孩子的勤俭之风 / 127第八章?用沟通解决孩子学习的烦恼让孩子从厌学走向好学 / 132让孩子体会学习的快乐 / 136别让孩子对老师误会加深 / 139别在学习的道路上,逼孩子太紧 / 143第九章?让孩子走出去克服交际障碍建立友谊的桥梁,最先学会的是付出 / 146一点点接触孩子的敏感“雷区” / 150交往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和欣赏 / 154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 158第十章?学习需要劳逸结合在家中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164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 166适当的“纵容”也无妨 / 169什么事都干涉,是剪断孩子的翅膀 / 172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发泄 / 174不要阻挡孩子爱玩的天性 / 178

    彭清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部职业核心能力专家组核心讲师,IPA靠前注册培训师认证班评委,亚洲航空发展研究会研究员。





    基本信息



    • 商品名:家庭教育:妈妈会沟通孩子彩绘听话中国妇女彭清清9787512716353

    • ISBN:9787512716353

    • 定价:38

    •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 作者:彭清清


    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10-01

    • 印刷时间:2018-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181

    • 字数:141000





    内容简介




      《妈妈会沟通,孩子才会听》通过讲述如何与孩子成为朋友,保护孩子的自尊,适当赞美孩子,不溺爱孩子,化解孩子的负面情绪,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帮孩子克服交际障碍等内容,帮助家长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正面交流的方式,使孩子愿意与父母配合,从而轻松化解常见的亲子矛盾。




    前言序言





      亲子的沟通方式,在教育当中是重要的一环。
      很多时候,妈妈们在陪伴孩子的成长中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孩子不听话;我希望他做的事他偏偏不去做;孩子对我好像产生了厌恶,总和我顶嘴;孩子的很多心事宁愿和外人说,也不愿意和我沟通……妈妈们觉得自己对孩子的一片热忱□后换来的只有孩子更多的不满和不解,这让她们很伤心。
      其实,孩子并非不知道妈妈对他的爱,而是因为妈妈总是摆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强迫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而且无论让他做什么,总是不和他商量,这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让孩子觉得自己对自己的事情都没有发言权而感到不满。
      若是妈妈能换一种方式和他沟通,能蹲下来和他商量,其实很多矛盾和不满就会迎刃而解。比如,妈妈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能说:“飞飞,你怎么回事,把地上弄得这么乱,赶快收拾干净!”也可能说:“飞飞,你的玩具在到处流浪,你可不可以把它们送回家呢?”妈妈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把玩具收拾好,但是,前者是命令、指责的语气,后者是商量、温和的语气,相信任何一个孩子都更愿意接受妈妈的第二种语言方式。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在用语言与孩子沟通时,你运用得好,它就是建立起你与孩子之间心灵的桥梁;你运用得不好,它就是斩断你们两代人的那把利刃。
      那么,如何沟通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呢?本书深入浅出地为妈妈们讲解了在各种情境下,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相信每一位妈妈都能找到与孩子沟通的切入点,慢慢地走入孩子的内心,逐渐成为孩子的知己、□终成为一位会沟通的妈妈,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





    目录




    □□章 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

    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

    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真实的想法

    沟通可以商量着来

    多些时间陪孩子

    寻找共同语言,不要强迫孩子倾诉

    唠叨只会让孩子远离你

    强迫孩子,只能让孩子对你倍加反感



    第二章 批评孩子不能伤他的自尊

    批评孩子不可当着他人面/

    不要用言语攻击孩子

    批评孩子的时候,切忌唠叨个没完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妈妈也要懂得道歉



    第三章 有些话绝不要对孩子说

    孩子并不是父母的脸面

    分数并非评判孩子的□□标准

    你都达不到的高度,为何要求孩子达到



    第四章 赞美要说到孩子的心坎里

    赞美犹如暖流,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赞美要及时

    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

    选择适当的赞美语言

    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恰当的赞美才是□好的

    鼓励孩子,去勇敢地做自己



    第五章 不要溺爱孩子

    溺爱会造成孩子恣意妄为

    有了自己的天空,孩子才能独立飞翔

    溺爱使孩子丧失独立的精神

    不是孩子的每个愿望,都需要帮他实现

    让孩子尽早独立

    给孩子独立的机会,他才能自由翱翔

    ……

    第六章 化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第七章 让孩子从小明白什么是挫折

    第八章 用沟通解决孩子学习的烦恼

    第九章 让孩子走出去克服交际障碍

    第十章 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精彩书摘





      《妈妈会沟通,孩子才会听》:
      每一位妈妈也都曾经是小孩,经历了慢慢长大的过程,对小时候被“教训”的经历肯定会深有体会。那时,每一位还是孩子的妈妈肯定也曾经感到迷茫,对大人的行为感到气愤,不解为何他们不理解自己。但现在成为孩子的妈妈了,往往又是以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妈妈的理解和尊重。但很多妈妈对待孩子就好像上级对待下属一样,不但不认同孩子的想法和行为方式,还强加干涉。这样一来,妈妈不但觉得孩子难以管教,同时也会摧毁自己在孩子心中的良好形象。
      其实,很多教育孩子的问题都不难解决,只要当妈妈的懂得放低姿态,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就能够赢得孩子的心,打开孩子的心扉。
      慧慧妈妈遇到了一件让她异常气愤的事,买完菜回到家,刚进门的瞬间她就震惊了。她发现慧慧的身上和衣服上沾满了水彩的涂料,整个人成了“大花猫”。而辛辛苦苦收拾干净的家,现在也是凌乱不堪,茶几上的桌布也已经被涂料染得斑斑点点。妈妈看到这里,气不打一处来,走上前就准备教训慧慧。可当她走到慧慧身边,看到慧慧用水彩涂料画的那幅作品时,手慢慢地放了下来。这是一幅很稚嫩的画,上面有太阳、草原、房子,还有几个小朋友一起玩耍。妈妈忽然想到了自己小的时候,也总是喜欢这样画画。于是,妈妈蹲下来,和慧慧说:“我们一起画好不好?”慧慧高兴地拍手答应了。就这样,母女俩一起又在房子旁边画上了秋千,在房子的前面画了一条小河……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晚上,当慧慧的爸爸回到家时,母女俩都没有发现,不亦乐乎地继续画着画,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妈妈与慧慧能够这样愉快地度过一天,□主要的原因是妈妈一开始没有因为慧慧把家弄乱而教训她,而是懂得蹲下来,回归到自己孩童时的心态,与慧慧一起画画交流。从这里可以看出,慧慧的妈妈是一位具有高情商的妈妈。可以想象,如果妈妈一进门就因为家里凌乱而打骂了慧慧,不只母女俩一天的好心情都会受到影响,更会影响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和亲密度。
      学会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不仅会对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有所理解,也会对孩子有更多的包容和肯定。当孩子感受到了家长的认可后,他的内心会感到愉快、得到满足,这会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健康。
      丽丽放学回家后,向妈妈抱怨道:“今天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弄得我下不来台。”妈妈立即质问道:“你做了什么错事惹老师生气了?”丽丽说:“我什么都没□,□□借题发挥。”妈妈用不信任的口气说:“你就会找借口。”丽丽不开心地瞪了妈妈一眼。妈妈继续追问:“那你是怎么想的,又打算做些什么呢?”丽丽噘着嘴提高音量说了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妈妈意识到两人这样针锋相对地交谈下去,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引发矛盾,于是决定放下家长的架子。她用温和而友好的语气说:“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你,我想你当时一定感到很委屈,又很没面子,是吧?”丽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她抬头看了妈妈一眼,眼中的怒气已经平息了不少。接着妈妈又说道:“其实,妈妈小时候也遭遇过类似的事情。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参加期末考试,进了考场,结果发现自己忘记带铅笔了。我很害怕,赶快起身向旁边的同学借,谁知老师以为我要作弊,当场就对我进行了批评教育。当时,考场上那么多同学都看着我,弄得我既尴尬又气愤,根本没有心情答题了。”丽丽听得津津有味,好像都忘记了自己的不快,她对妈妈说:“其实我也是想跟同学借块橡皮用,总不能在书本上乱涂乱改啊,可是老师偏偏认为我是错的,还批评我,真是不公平。”妈妈附和道:“这确实不公平,那么为了避免再次被老师误解,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别的办法?”丽丽和妈妈交谈得很愉快,心情大好,她开心地说:“很简单啊,那我多准备一块橡皮不就好了?”妈妈点点丽丽的额头,笑着说道:“你真是个小机灵鬼。”
      ……





    作者简介




      彭清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部职业核心能力专家组核心讲师,IPA国际注册培训师认证班评委,亚洲航空发展研究会研究员。




    用有效、愉快的沟通,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成为独立、乐观、勇敢、有责任感的人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适度赞赏,代替惩罚掌握爱和沟通的技巧,家庭和睦孩子幸福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