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曲艺学》第1辑 吴文科 文化艺术出版社 9787503970191 书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吴文科著 | 吴文科编 | 吴文科译 | 吴文科绘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吴文科著| 吴文科编| 吴文科译| 吴文科绘
    • 出版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39.0
    • 页数:354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3970191
    • 版权提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作者:吴文科
    • 著:吴文科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8.00
    • ISBN:9787503970191
    •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12-01
    • 页数:354
    • 外部编号:1102385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曲艺学》第1辑



    目 录

    【发刊词】

    发刊词 /吴文科

    【曲种研究】

    “常州宣卷”论略 /杨秀妹

    永康鼓词考述 /陈睿睿

    蔡家洼五音大鼓及其曲种渊源的音乐学考察 /高苹

    【理论探索】

    唱曲舞蹈的形态特征与功能特点 /刘漫

    论金元说唱表演批评 /田莉

    【名家谈艺】

    继承好的传统创作好的作品培养好的人才——在首届中国曲艺·江苏论坛上的发言 /马季

    曲艺传承与发展创新——以四川清音为例 /程永玲

    情到深处方有书——说演苏州弹词《雷雨》及蘩漪的一些体会 /盛小云

    【文化探究】

    走码头:江南水乡与说书先生——以常熟为中心的考察 /唐力行

    歌坛、音乐社、唱片与电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粤曲生态 /李静

    【商榷争鸣】

    相声表演的艺术风格与流派辨说 /蒋慧明

    侯宝林缘何对“化装相声”不以为然? /黄德和

    【调研报告】

    2013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

    2014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

    2015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

    【文摘转载】

    中华曲艺的文化形象:定义·特征·种类·价值——在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上的大会演讲 /吴文科

    子弟书演出考论 /李芳



    稿 约

    吴文科,1963年生,甘肃天水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事曲艺研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参与主持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曲艺志》大型系列丛书的编撰组织和指导审定工作,任丛书项目总编辑部副主任,曾获文化部“编审成果奖”“特殊贡献个人奖”。

    1. 收录已故相声名家马季、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著名历史学家唐力行等多位人物对中国曲艺的思考与研究。
    2. 收录2013—2015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聚焦中国曲艺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分析中国曲艺发展现状,对促进曲艺艺术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汇集四川清音、常州宣卷、永康鼓词、化装相声、子弟书等不同曲艺门类的研究文章,使本书成为曲艺学学术交流的阵地。


    按照我们一些相声名家在这次颁奖表彰会上的表现,我有点忧虑。这种忧虑也是相声的现状。侯耀文功夫没有吗?有。(他与)石富宽两人合作这么多年了,大家挺佩服。但是,作品(创作出了)问题!郭德纲(如今)炒得如此红火,搁到一起一演,也不过如此。所以我有些忧虑。再听我们几位相声名家“诵”的“朗诵诗”,这“朗诵诗”算是什么呢?用点方言、逗点笑就完了。在这样一个表彰会上,应当是要表现曲艺的未来,表现曲艺的发展方向。可我们的相声形式和演员,表现得比较低劣。这是现状!
    这究竟是怎么闹的?有人可能要说:这样子,你来啊!我说,我也来不了。侯耀文在台词里说了一句话:“要即兴发挥。”是!侯宝林先生临终的时候,在病床上躺着,摸着我的手,说过这样的话:“马季,即兴发挥,是相声的主要技巧。千万别丢了哇!”他走了,我们要继承先辈的遗言。千真万确,这句话说出的是一个真理。但是,在这里,你要怎么表现它的即兴发挥啊?在多年的相声创演实践当中,这种即兴发挥的技巧,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究竟是什么问题?综观这些现象,最关键的一条,我觉得是个创作问题。可是这些年我们想一想,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声音表明,似乎现在相声创作是一种调侃的创作方式。一个人、两个人关在屋里头,自己去憋,愣要憋出来一段相声。笑料都是过去前辈们一再反对的“外插花”的东西。“结构”不是“结构”,“包袱”不是“包袱”。侯先生不是讲过吗,一段创作哪怕就有一个新的“包袱”,你就是相当不错的创新。相声的正确创作道路是“深入生活”。过去我们搞创作,要下去深入生活。有时一去农村蹲点就是几个月,最后才写出一个相声的本子来。现在是什么?电脑时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但是感情呢?感情上得跟生活连接,才能出不朽的作品。我还记得很早以前一次有全国文艺工作者参加的相声座谈会,会上我提出相声要反映、歌颂当下的生活。结果,会上我成“落汤鸡”啦!许多前辈老艺人都说,什么叫歌颂?有“包袱”吗?我那个时候入行年头也少,没有人重视我的观点。结果老舍先生有个发言,说你们别说他非驴非马,非驴非马他是骡子,劲儿更大呀。
    我(参加过的)印象比较深的相声、曲艺在学术上的讨论,就那一次,以后没有过,今天是第二次。我本来没抱希望,但是今天来听,发现这次曲协与有关方面联合搞的这个“论坛”,是个很好的事情。我希望以后还能举办一些,多多开展一些专门的、专题的、学术上的讨论。过去有个地方曲协的领导找到我,说能不能组织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在一起研究研究当前的相声创作问题,我说好啊,你提名吧。他让我提名,我说我甭提名,你提就行,大家坐一块儿讨论。迟迟没有回音。后来隔了几个月,他跟我说了,他给曲协反映了,曲协某领导说了:(这样做)未免有点儿拉山头的嫌疑。(因此)告吹!所以从这里头我自己体会到,一个人在曲艺界五十年,得把三分之二的精力对付在人际关系上,对付在业务之外的问题上。我们不能不落后。这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节选自马季《继承好的传统 创作好的作品 培养好的人才:在首届中国曲艺·江苏论坛上的发言》

    长期以来,由于曲艺学在文学艺术中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目前曲艺学发展尚还处于薄弱阶段。针对此类问题,本书对曲艺学中具体门类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汇集了众多曲艺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例如唐力行的《走码头:江南水乡与说书先生》与陈睿睿的《永康鼓词考述》等都是在大量田野调查基础上得出的,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本书的出版使曲艺学的学术研究、学理建构和学科发展拥有了自身相应的载体支撑,同时对曲艺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者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参考借鉴价值。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