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税法:微课版 董汉彬,韩祥国 人民邮电出版社 9787115506603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董汉彬,韩祥国著 | 董汉彬,韩祥国编 | 董汉彬,韩祥国译 | 董汉彬,韩祥国绘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董汉彬,韩祥国著| 董汉彬,韩祥国编| 董汉彬,韩祥国译| 董汉彬,韩祥国绘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3-01
    • 版次:3版1次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9-01
    • 字数:520.0
    • 页数:285
    • 开本:26开
    • ISBN:9787115506603
    • 版权提供: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董汉彬,韩祥国
    • 著:董汉彬,韩祥国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54.00
    • ISBN:9787115506603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开本:26开
    • 印刷时间:2019-09-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8-03-01
    • 页数:285
    • 外部编号:9602759
    • 版次:3版1次
    • 成品尺寸:暂无

    第 1章 税法概述 1


    1.1 税收与税法 2


    1.1.1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2


    1.1.2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3


    1.1.3 税收的职能与作用 4


    1.1.4 税法的概念与税法的效力层次 6


    1.1.5 税法的分类 7


    1.2 税收法律关系 8


    1.2.1 税收法律关系概念和特征 8


    1.2.2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9


    1.3 税法构成要素 10


    1.3.1 征税对象 10


    1.3.2 纳税人 11


    1.3.3 税率 11


    1.3.4 税收优惠 15


    1.3.5 纳税环节 15


    1.3.6 纳税期限 16


    1.3.7 纳税地点 16


    1.3.8 法律责任 16


    1.4 税法原则 17


    1.4.1 税法基本原则 17


    1.4.2 我国税收立法原则 19


    1.4.3 税法适用原则 20


    练习与思考 21


    第 2章 增值税法(上)/ 24


    2.1 增值税概述 25


    2.1.1 增值税的概念与演变 25


    2.1.2 增值额的理论分析 25


    2.1.3 增值税的类型 26


    2.1.4 增值税的特点 27


    2.1.5 增值税的作用 28


    2.2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28


    2.2.1 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 28


    2.2.2 销售服务 29


    2.2.3 销售无形资产 36


    2.2.4 销售不动产 36


    2.2.5 增值税的特殊征税行为 37


    2.3 增值税的纳税人、税率 38


    2.3.1 增值税的纳税人 38


    2.3.2 增值税的税率 40


    2.4 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43


    2.4.1 增值税的基本优惠政策 43


    2.4.2 现代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税收优惠 44


    2.4.3 金融保险业的税收优惠 46


    2.4.4 生活服务业的税收优惠 47


    2.4.5 转让、出租住房的税收优惠 48


    2.5 增值税销项税额的确定 48


    2.5.1 销项税额的含义 48


    2.5.2 销售额的一般规定 48


    2.5.3 销售额的特殊规定 49


    2.5.4 核定销售额的基本方法 50


    2.5.5 外汇结算销售额的确定 50


    2.6 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确定 50


    2.6.1 进项税额的含义 50


    2.6.2 准予抵扣进项税额的一般规定 50


    2.6.3 可抵扣进项税额的特殊规定 51


    2.6.4 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 52


    2.6.5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54


    2.6.6 进项税额转出的规定 55


    2.7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基本计算方法 57


    2.7.1 增值税的一般计税方法 57


    2.7.2 增值税的简易计税方法 59


    2.7.3 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人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61


    2.7.4 特殊货物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62


    练习与思考 64


    第3章 增值税法(下)/ 68


    3.1 销售服务和转让不动产增值税额的计算方法 69


    3.1.1 销售应税服务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69


    3.1.2 转让不动产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75


    3.2 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77


    3.2.1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77


    3.2.2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 77


    3.2.3 增值税的纳税地点 78


    3.2.4 增值税的纳税申报 78


    3.2.5 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 78


    3.3 增值税的出口退税 81


    3.3.1 增值税出口退税政策 81


    3.3.2 增值税出口退税的计算 82


    3.3.3 增值税出口退税的管理 86


    练习与思考 87


    第4章 消费税法 89


    4.1 消费税概述 89


    4.1.1 消费税的概念与演变 89


    4.1.2 消费税的类型 90


    4.1.3 消费税的特点与作用 90


    4.2 消费税法的基本内容 92


    4.2.1 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92


    4.2.2 消费税的纳税人 92


    4.2.3 消费税的税目 93


    4.2.4 消费税的税率 95


    4.2.5 消费税的纳税环节 97


    4.3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98


    4.3.1 从价定率应纳税额的计算 99


    4.3.2 从量定额应纳税额的计算 100


    4.3.3 复合计征应纳税额的计算 100


    4.3.4 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算的特殊规定 101


    4.3.5 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应纳税额计算 104


    4.3.6 消费税的出口退税 105


    4.4 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106


    4.4.1 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 106


    4.4.2 消费税的纳税地点 107


    4.4.3 消费税的纳税期限 107


    练习与思考 108


    第5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及附加 110


    5.1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111


    5.1.1 城市维护建设税概述 111


    5.1.2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基本内容 112


    5.1.3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算 112


    5.1.4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管理 113


    5.2 教育费附加 113


    5.2.1 教育费附加的概述 113


    5.2.2 教育费附加的基本内容 114


    5.2.3 教育费附加的计算 114


    5.3 其他附加 114


    5.3.1 地方教育附加 114


    5.3.2 文化事业建设费 115


    5.3.3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 115


    练习与思考 115


    第6章 企业所得税法 117


    6.1 企业所得税概述 118


    6.1.1 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与演变 118


    6.1.2 企业所得税的立法原则 119


    6.1.3 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119


    6.1.4 企业所得税的作用 120


    6.2 企业所得税法的基本内容 121


    6.2.1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121


    6.2.2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121


    6.2.3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123


    6.3 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123


    6.3.1 企业的下列收入免税 123


    6.3.2 企业的下列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123


    6.3.3 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 125


    6.3.4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125


    6.3.5 加计扣除 126


    6.3.6 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的税收优惠 127


    6.3.7 创业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 128


    6.3.8 民族自治地方的税收优惠 128


    6.3.9 减计收入 128


    6.3.10 税额抵免 129


    6.3.11 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 129


    6.3.12 减免税政策的其他规定 130


    6.4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 130


    6.4.1 收入总额 131


    6.4.2 不征税收入 134


    6.4.3 扣除项目 135


    6.4.4 亏损弥补 139


    6.4.5 特殊项目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40


    6.4.6 预提所得税项目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41


    6.4.7 清算所得的确定 141


    6.5 资产的税务处理 141


    6.5.1 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141


    6.5.2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 142


    6.5.3 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143


    6.5.4 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 143


    6.5.5 投资资产的税务处理 144


    6.5.6 存货的税务处理 144


    6.5.7 资产损失的税务处理 144


    6.6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45


    6.6.1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基本方法 145


    6.6.2 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已纳税额的抵免 146


    6.6.3 采取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49


    6.7 特别纳税调整 151


    6.7.1 企业与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的税务处理 151


    6.7.2 受控外国企业经营利润分配的税务处理 153


    6.7.3 资本弱化的税务处理 154


    6.7.4 一般反避税管理 155


    6.8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156


    6.8.1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地点 156


    6.8.2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年度 156


    6.8.3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方法与申报 156


    6.8.4 企业所得税的源泉扣缴 157


    6.8.5 企业所得税的汇总纳税办法 157


    练习与思考 161


    第7章 个人所得税法 165


    7.1 个人所得税概述 166


    7.1.1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与演变 166


    7.1.2 个人所得税的类型 166


    7.1.3 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167


    7.1.4 个人所得税的立法原则 167


    7.1.5 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167


    7.2 个人所得税法的基本内容 168


    7.2.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168


    7.2.2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170


    7.2.3 适用税率 172


    7.2.4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173


    7.3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75


    7.3.1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75


    7.3.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76


    7.3.3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79


    7.3.4 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和财产


    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80


    7.3.5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83


    7.3.6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84


    7.4 个人所得税特殊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 185


    7.4.1 工资薪金的特殊项目 185


    7.4.2 个体工商户的特殊项目 189


    7.4.3 劳务报酬所得的特殊项目 190


    7.4.4 其他特殊项目 192


    7.5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193


    7.5.1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法律依据 193


    7.5.2 个人所得税的税款缴纳方式 193


    7.5.3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 194


    练习与思考 194


    第8章 矿产资源与土地税法 197


    8.1 资源税法 198


    8.1.1 资源税概述 198


    8.1.2 资源税法基本内容 199


    8.1.3 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02


    8.1.4 资源税的征收管理 207


    8.2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208


    8.2.1 城镇土地使用税概述 208


    8.2.2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基本内容 208


    8.2.3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算与征收管理 210


    8.3 耕地占用税法 211


    8.3.1 耕地占用税概述 211


    8.3.2 耕地占用税法的基本内容 212


    8.3.3 耕地占用税的计算与征收管理 213


    8.4 土地增值税法 214


    8.4.1 土地增值税概述 214


    8.4.2 土地增值税法的基本内容 214


    8.4.3 土地增值税的计算 217


    8.4.4 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221


    练习与思考 223


    第9章 财产税法 226


    9.1 房产税法 227


    9.1.1 房产税概述 227


    9.1.2 房产税法的基本内容 228


    9.1.3 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30


    9.1.4 房产税的征收管理 231


    9.2 车船税法 232


    9.2.1 车船税概述 232


    9.2.2 车船税法的基本内容 233


    9.2.3 车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36


    9.2.4 车船税的征收管理 238


    9.3 契税法 239


    9.3.1 契税概述 239


    9.3.2 契税法的基本内容 239


    9.3.3 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与征收管理 241


    练习与思考 242


    第 10章 行为目的税法 245


    10.1 印花税法 246


    10.1.1 印花税概述 246


    10.1.2 印花税法的基本内容 247


    10.1.3 印花税优惠政策 251


    10.1.4 印花税的计算 253


    10.1.5 印花税的征收管理 255


    10.2 车辆购置税法 256


    10.2.1 车辆购置税概述 256


    10.2.2 车辆购置税法基本内容 257


    10.2.3 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58


    10.2.4 车辆购置税的征收管理 259


    10.3 烟叶税法 259


    10.3.1 烟叶税概述 259


    10.3.2 烟叶税法的基本内容 259


    10.3.3 烟叶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与征收管理 260


    练习与思考 260


    第 11章 关税及船舶吨税法 263


    11.1 关税概述 263


    11.1.1 关税的概念 263


    11.1.2 关税的种类 264


    11.1.3 关税的特点 266


    11.1.4 关税的作用 267


    11.2 关税法的基本内容 267


    11.2.1 关税的征税对象 267


    11.2.2 关税的纳税人 267


    11.2.3 关税税则 268


    11.2.4 关税税率 268


    11.2.5 关税的优惠政策 270


    11.3 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71


    11.3.1 一般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271


    11.3.2 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273


    11.3.3 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274


    11.3.4 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中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的计算 274


    11.3.5 关税的计算 275


    11.4 关税的征收管理与保税制度 275


    11.4.1 关税的征收管理 275


    11.4.2 关税的保税制度 276


    11.5 船舶吨税 277


    11.5.1 船舶吨税的概念 277


    11.5.2 船舶吨税的基本内容 277


    11.5.3 船舶吨税的减免税 278


    11.5.4 船舶吨税的计算与征收管理 278


    练习与思考 278


    第 12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 281


    12.1 税务管理 281


    12.1.1 税务登记管理 282


    12.1.2 账簿、凭证管理 285


    12.1.3 发票管理 285


    12.1.4 纳税申报管理 286


    12.2 税款征收与税务检查 286


    12.2.1 税款征收方式 286


    12.2.2 税款征收制度 287


    12.2.3 税务检查 288


    12.3 税收法律责任 289


    12.3.1 违反税收法规的行政责任 289


    12.3.2 违反税收法规的刑事责任 291


    练习与思考 294


    参考文献 297

    董汉彬,男,1964年4月3日出生,山东省莒南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在山东科技大学泰山校区任教,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税收实务”、及“税务稽查”、纳税评估等教学及科研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承担企业委托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模拟征税查账》、《中国税制》《纳税检查》等八本教材。目前的主要社会兼职有注册税务师,参与企业的税务咨询。

    1.新颖。整合了*税收法规,包括营改增、消费税税目的调整、资源税的从价征收的改革、所得税扣除以及其他税种的变化点,都提炼到本教材中。
    2.实用。本书强化了应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精选60多个实例平面解析税收法规的重点和难点,例题循序渐进,注重能力培养。利用模拟实训,强化实践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务的局限。
    3.精炼。坚持力求简化、通俗易懂的原则,内容紧凑精炼,章节编排合理,案例分析深入浅出,旨在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现行税法的主要内容。
    4.资源丰富。《税法》教材与特色课程网站配套使用,与之配套的电子课件、教学视频、模拟实训视频、教学指导、教案、练习题及解答、试题库及解答等资料同时推出,方便师生和读者查询学习。

    本书主要讲解税法基础理论、各税种法律实务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将税法实务与各行业的特点紧密结合,注重新颖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共12章,分别为税法概述、增值税法(上)、增值税法(下)、消费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及附加、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矿产资源与土地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目的税法、关税及船舶吨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
    本书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高职和成人教育院校会计学、财政学、税收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等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国家税务干部和企业会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1.新颖。整合了*税收法规,包括营改增、消费税税目的调整、资源税的从价征收的改革、所得税扣除以及其他税种的变化点,都提炼到本教材中。 2.实用。本书强化了应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60多个实例平面解析税收法规的重点和难点,例题循序渐进,注重能力培养。利用模拟实训,强化实践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务的局限。 3.精炼。坚持力求简化、通俗易懂的原则,内容紧凑精炼,章节编排合理,案例分析深入浅出,旨在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现行税法的主要内容。 4.资源丰富。《税法》教材与课程配套使用,与之配套的电子课件、教学视频、模拟实训视频、教学指导、教案、练习题及解答、试题库及解答等资料同时推出,方便师生和读者查询学习。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