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重振手工激活民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非物质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吕品田著 | 吕品田编 | 吕品田译 | 吕品田绘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吕品田著| 吕品田编| 吕品田译| 吕品田绘
    • 出版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480.0
    • 页数:544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3970689
    • 版权提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作者:吕品田
    • 著:吕品田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98.00
    • ISBN:9787503970689
    •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2-01
    • 页数:544
    • 外部编号:1102924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维护(代序)

    第一编
    高度自主与开放的艺术世界——中国民间艺术的现代文化意义
    “手”与手工文化建设
    中国社火艺术的形态特征
    现代化主题下的百年中国民间美术
    从中华文化立场出发
    用双手塑造新世纪
    手工劳动的当代诉求
    为《中华手工》喝彩
    战略眼光中的手工艺——兼关于中国西部和其他不发达地区开发方式的建议
    关于民间文化和艺术的保护
    以民俗建设保护民族民间文化
    民俗建设是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重振中华手工
    建言民间艺术的活态保护
    呵护经典——从云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
    举国家统筹之力,保护传统手工艺的资源
    在保护中稳步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保护——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未来实践格局的-种展望和诉求
    敦睦人际构建和谐——民间艺术的伦理价值
    数字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于数字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环境的思考
    重振手工,激活民俗——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策略的建议
    让传统技艺活在当下
    玉雕与“玉的精神”
    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
    重振手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
    传承传统营造技艺弘扬地域文化特色——关于保护与发展“木拱廊桥”营造技艺的思考
    保持工艺品格加强行会管理——有关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保护与发展的意见
    信俗与手工:唐卡与热贡文化生态保护的立足点
    丰满的生产力——高度认识和发挥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力
    在保护中稳步发展——谈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
    耕耘于民间艺术沃土的学者——缅怀民间美术研究专家王海霞
    把传统精华和时代需求结合起来——谈传统手工艺振兴
    ……

    第二编
    第三编

    吕品田,1959年生于江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系,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全国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及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等职;曾任《美术观察》主编、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等。长期从事美术理论研究和美术创作,尤其重视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向全面的、整体性的保护阶段。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超越现代产业经济衡量尺度的丰富人文价值,以及它在现代化条件下更加显示、更为强化的文化性质,日益被政府和社会所认识所重视,以至成为国家、民族和社区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实践领域。如此中国实践不仅构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推动的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国际努力的重要方面,还将为之作出积极贡献并提供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