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机车车辆轮对组装:第2部分:Part 2:车辆:Railway rolling st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中国铁道出版社著 | 中国铁道出版社编 | 中国铁道出版社译 | 中国铁道出版社绘
    •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中国铁道出版社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译| 中国铁道出版社绘
    •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04-25
    • 字数:21000
    • 页数:10
    • 开本:16开
    • ISBN:151135092
    • 版权提供:中国铁道出版社
    • 作者:中国铁道出版社
    • 著:中国铁道出版社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10.00
    • ISBN:151135092
    •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8-04-25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8-01
    • 页数:10
    • 外部编号:1012772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内容简介





      TB/T 1718《机车车辆轮对组装》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机车;

      ——第2部分:车辆;

      ——第3部分:动车组。

      本部分为TB/T 1718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

      本部分代替TB/T 1718-2003《铁道车辆轮对组装技术条件》和部分代替TB/T 2562-1995《铁道客车用车轮衡、轮对衡试验方法》。本部分以TB/T 1718-2003为主,纳入了TB/T2562-1995中的运行速度小于或等于200 km/h轮对动衡的内容。与TB/T1718-2003相比,本部

      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同一车轴组装的铸钢车轮轮辋宽度差(见表1,2003年版的表1);

      ——删除了盘毂孔加工后的圆度、圆柱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见2003年版的4.3.6);

      ——删除了轮毂孔与轮毂外侧端面的过渡圆弧半径的要求(见2003年版的4.3.7);

      ——修改了车轮、制动盘静衡位置的要求(见4.1.3,2003年版的表3);

      ——增加了轮座(盘座)表面及轮毂孔(盘毂孔)内径面可涂抹矿物油的要求(见4.2.1);

      ——增加了轮对组装后轮轴有效突悬量的要求(见4.2.5);

      ——增加了Lz45CrV钢车轴的压装力的要求(见表2);

      ——修改了轮对压装后,如压装压力曲线不合格,次组装的要求(见4.2.8、A.2.6,2003年版的4.4.7、A.2.6);

      ——修改了注油压退的要求(见4.2.10,2003年版的4.6);

      ——增加了车轮和车轴热装的要求(见4.3);

      ——修改了轮对组装后要求(见表3,2003年版的表3);

      ——增加了轮对组装后的动衡规定(见4.4.3);

      ——删除了压装曲线保存期管理内容(见2003年版的4.4.4,A.2.7)。

      本部分由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归口。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引用文件

    3 零部件技术要求

    4 轮对组装技术要求

    4.1 基本要求

    4.2 车轮(制动盘)与车轴压装

    4.3 车轮和车轴的热装

    4.4 成品轮对

    5 检验

    6 标记、涂装与防护

    附录A (规范附录) 轮对组装压装力曲线及说明






    前言/序言





      TB/T 1718《机车车辆轮对组装》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机车;

      ——第2部分:车辆;

      ——第3部分:动车组。

      本部分为TB/T 1718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

      本部分代替TB/T 1718-2003《铁道车辆轮对组装技术条件》和部分代替TB/T 2562-1995《铁道客车用车轮衡、轮对衡试验方法》。本部分以TB/T 1718-2003为主,纳入了TB/T2562-1995中的高运行速度小于或等于200 km/h轮对动衡的内容。与TB/T1718-2003相比,本部

      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同一车轴组装的铸钢车轮轮辋宽度差(见表1,2003年版的表1);

      ——删除了盘毂孔加工后的圆度、圆柱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见2003年版的4.3.6);

      ——删除了轮毂孔与轮毂外侧端面的过渡圆弧半径的要求(见2003年版的4.3.7);

      ——修改了车轮、制动盘静衡位置的要求(见4.1.3,2003年版的表3);

      ——增加了轮座(盘座)表面及轮毂孔(盘毂孔)内径面可涂抹矿物油的要求(见4.2.1);

      ——增加了轮对组装后轮轴有效突悬量的要求(见4.2.5);

      ——增加了Lz45CrV钢车轴的压装力的要求(见表2);

      ——修改了轮对压装后,如压装压力曲线不合格,次组装的要求(见4.2.8、A.2.6,2003年版的4.4.7、A.2.6);

      ——修改了注油压退的要求(见4.2.10,2003年版的4.6);

      ——增加了车轮和车轴热装的要求(见4.3);

      ——修改了轮对组装后要求(见表3,2003年版的表3);

      ——增加了轮对组装后的动衡规定(见4.4.3);

      ——删除了压装曲线保存期管理内容(见2003年版的4.4.4,A.2.7)。

      本部分由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归口。

      本部分起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人:高俊莉、蒋田芳、赵文学、刁克军、胡宏伟、张澎湃、马作为。

      本部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1718-1987、TB/T 1718-1991、TB/T 1718-2003。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