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 冯契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78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冯契著著 | 冯契著编 | 冯契著译 | 冯契著绘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冯契著著| 冯契著编| 冯契著译| 冯契著绘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 版次:增订版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1-01
    • 字数:246000
    • 页数:356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567534391
    • 版权提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冯契著
    • 著:冯契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58.00
    • ISBN:9787567534391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6-0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01-01
    • 页数:356
    • 外部编号:8788664
    • 版次:增订版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第一节 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
    一、把握哲学历史发展的根据
    二、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
    三、运用科学的比较法
    四、站在发展的不错阶段回顾历史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一、从近代哲学革命回顾传统哲学
    二、哲学目前的认识论问题
    三、在逻辑学和自然观上的特点
    四、在考察人的自由问题上的特点
    五、形成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原因
    第一篇 先秦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第一节 原始的阴阳说与五行说
    第二节 “古今”、“礼法”之争与“天人”之辩的开始
    第二章 儒、墨、道、法诸子的兴起
    第一节 孔子的仁智统一学说
    一、保守的政治态度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
    二、仁与忠恕之道
    三、认识论与伦理学的统一
    四、“敬鬼神而远之”与“畏天命”
    第二节 墨子以及儒墨之争――经验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一、平民的哲学家
    二、“兼爱”与功利主义
    三、“名实”之辩的开始
    四、“非命”与“天志”
    第三节 《老子》:“反者道之动”――辩证法否定原理的提出
    一、“礼法”之争中的否定态度和复古主张
    二、“天人”之辩上的“无为”
    三、“名实”之辩上的“无名”
    四、辩证法发展目前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四节 《孙子兵法》以及法家之初起
    第二章 百家争鸣的高潮
    第一节 《管子》和黄老之学
    一、法家和黄老之学的合流
    二、在哲学上对《老子》的改造
    三、《管子》为“法”提供了哲学基础
    第二节 儒法之争与孟子性善说
    一、儒法之争与子思、孟子
    二、“王霸”、“义利”之辩
    三、性善说与先验主义
    四、“养浩然之气”与天人合一论
    五、“知言”
    六、孟子对“性”(本质)范畴的考察
    第三节 庄子:“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
    一、道家学派的分化与“避世之士”庄子
    二、具有泛神论色彩的天道观
    三、用自然原则反对人为
    四、以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
    五、对言、意(逻辑思维)能否把握道(宇宙发展法则)所提出的责难
    六、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哲学发展的一个环节
    第四节 名家“坚白”、“同异”之辩
    一、惠施:“合同异”
    二、公孙龙:“离坚白”
    三、相对主义和保证主义的对立
    第五节 后期墨家论名实关系
    一、继承和发展墨子的功利主义
    二、“以名举实”的认识论
    三、科学的形式逻辑学说
    四、自然观上的原子论和经验论倾向
    第四章 先秦哲学的总结阶段
    第一节 荀子对“天人”、“名实”之辩的总结――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
    一、“古今”、“礼法”之争中的进步立场
    二、“明于天人之分”――天道观
    三、“明于天人之分”――社会历史观
    四、“性伪之分”与“化性起伪”
    五、“制名以指实”――关于认识过程的理论
    六、“制名”以“辨同异”――辩证法是普通逻辑思维所固有的
    七、“符验”、“辨合”和“解蔽”――客观地全面地看问题
    八、关于“成.人”(培养理想人格)的学说
    第二节 韩非:“不相容之事不两立”
    一、韩非反对“杂反之学”
    二、法治思想与历史进化观念
    三、“缘道理以从事”与“因人情”
    四、“因参验而审言辞”
    第三节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朴素的对立统一原理的确立
    第四节 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辩证逻辑的比较法运用于具体科学
    第一篇小结
    本卷征引文献要目
    索引
    初版整理后记
    增订版整理后记

    冯契(1915-1995),原名冯宝麟,20世纪中国有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早年师从金岳霖、冯友兰、汤用彤等。经过一生的沉思,建构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代表作有“智慧说三篇”(《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和“哲学史两种”(《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


    1996至1998年间,冯契先生的著作、论文、讲演录和哲学通信等汇集成十卷本的《冯契文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相继出版。近20年来,冯契的哲学思想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为了给学术界研究冯契哲学思想提供更好、更完备的文本,2014年开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发起并承担了文集增订版的整理工作,对前十卷精心校勘,订正错漏;并搜集、整理了原先没有收入文集的有关作品,编为第十一卷,除哲学著作外,还包含了先生早年创作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
    《冯契文集 第四卷: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由“绪论”和“第一篇(先秦)”组成。“绪论”首先论述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提出哲学史的定义:哲学史是“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主要围绕着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而展开的认识的辩证运动”。其次论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首次正式表述了作者的广义认识论。

    冯契先生是20世纪中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早年师从金岳霖、冯友兰、汤用彤。经过一生的沉思,建构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成为新中国极少数具有自己理论体系的哲学家之一。继冯友兰之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两种中国哲学通史著作。代表作有“智慧说三篇”(《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和“哲学史两种”(《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
    《冯契文集》新版本的增订工作主要包括:1、搜集、整理了原先没有编入文集的文学作品、政论短文、理论札记及部分学术论文,编为《冯契文集》第11卷;2、订正了原书字句上的一些错漏;3、对于先秦以后的典籍引文,尽可能参照近些年出版的整理点校本,加注了页码、出版社、出版年份;4、重新编制了人名、名词索引。 

    1996至1998年间,冯契先生的著作、论文、讲演录和哲学通信等汇集成十卷本的《冯契文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相继出版。近20年来,冯契的哲学思想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为了给学术界研究冯契哲学思想提供更好、更完备的文本,2014年开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发起并承担了文集增订版的整理工作,对前十卷精心校勘,订正错漏;并搜集、整理了原先没有收入文集的有关作品,编为第十一卷,除哲学著作外,还包含了先生早年创作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本书是《冯契文集》第4卷《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增订版)》,分“绪论”和“第一篇(先秦)”两部分。首先论述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提出哲学史的定义;其次论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首次正式表述了作者的广义认识论。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