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紧急权(体系建构与基本原理)(精) 陈璇 北京大学出版社 9787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陈璇著 | 陈璇编 | 陈璇译 | 陈璇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璇著| 陈璇编| 陈璇译| 陈璇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01
    • 版次:null
    • 印次:1
    • 字数:316.0
    • 页数:368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1325612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陈璇
    • 著:陈璇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79.00
    • ISBN:9787301325612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1-01
    • 页数:368
    • 外部编号:11354951
    • 版次:null
    • 成品尺寸:暂无

    导言
    一、本书的问题意识
    二、本书的基本内容
    三、未竟课题的展望
    上编 总论
    第一章 紧急权体系的“三期”建设
    一、第一期:权利空间的分配
    二、第二期:侵害风险的归责
    三、第三期:社会团结的引入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紧急权的适用位阶与竞合
    一、互斥情形下的适用位阶
    二、重叠情形下的竞合处理
    三、“想象竞合”中的行为定性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紧急权行使限度的层级化
    一、比例原则框架下紧急权限度的界定
    二、紧急权限度层级化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紧急权的适用与罪刑法定
    一、紧急权目的性限缩带来的问题
    二、罪刑法定原则不适用于紧急权
    三、本章小结
    下编 分论
    第五章 正当防卫的权利塑形与社会控制
    一、导言
    二、正当防卫的权利根基
    三、正当防卫的权利塑形
    四、正当防卫的社会控制
    五、本章小结
    附录:德国刑法中防卫限度的理论和实践
    第六章 防御性紧急避险的适用空间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误入歧途的正当防卫扩张理论
    三、发掘被尘封的防御性紧急避险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攻击性紧急避险与生命冲突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三个前提性问题的厘清
    三、危险共同体的内部牺牲
    四、生命危险的单纯转嫁
    五、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公民扭送权限度的规范续造
    一、问题的提出
    二、紧急权体系下扭送权的正当根据
    三、扭送权限度要件续造的具体展开
    四、本章小结
    科学与实践:刑法教义学内部的功能分化(代后记)
    参考文献
    案例索引
    关键词索引

    陈璇,法学博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A岗)。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基础理论。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刑法归责原理的规范化展开》《正当防卫:理念、学说与制度适用》,译著《目的行为论导论》。

    在缺乏公力救济途径的急迫情状下,以损害他人的某一法益为代价来保护另一法益的紧急权应运而生。紧急权的行使必然意味着对个人自由的限缩和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因此如何合理、精确地划定紧急权的边界成为法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本书即为紧急权研究领域中的优秀之作。

    紧急权,是公民在缺乏公力救助途径的急迫情状下,以损害他人的某一法益为代价来保护另一法益的权利。本书分总论和分论两编。总论编主要站在宏观的视角,结合法哲学、政治哲学的原理,搭建起了完整的紧急权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厘清了各紧急权之间的适用位阶以及竞合关系。分论编则着重从微观入手,以紧急权体系为基本的分析框架,结合中外大量的典型司法判例,分别选取正当防卫的行使限度、防御性紧急避险的适用空间、攻击性紧急避险与生命冲突以及公民扭送权限度的规范续造这四个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展开了深入和细致的探究。
    本书突破了以往研究正当化事由的传统范式,不再孤立、分散地逐一分析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权利的成立条件,而是将所有疑难问题放在紧急权的体系框架内整体地加以审视,并且对法哲学与刑法教义学的融合与对接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本书对于推动紧急权理论的纵深发展、完善正当化事由的研究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也能够为司法实践中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

    由于公权力对公民个人领域干涉的有限性和经济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紧急事件的频发性,法律必须允许公民享有在公权力未及介入之际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置危险的权限,紧急权应运而生。紧急权的行使必然意味着对个人自由的限缩和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因此如何合理、精确地划定紧急权的边界便成为法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紧急权已经成为司法实践中疑难争议问题集中高发的领域,本书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为出发点,力图使我国的正当化事由理论真正突破研究发展的瓶颈、摆脱研究水平长期低位徘徊的困境,尝试跳脱以具体问题和个案为中心的论题式思考方法,借助体系化的思维和技术重塑正当化事由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明紧急权的合法性根据的基础思想,建构起逻辑一贯、内联外通、阶序有致的紧急权体系,并以紧急权体系为分析框架,为司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给出更加令人信服的分析路径和解决方案。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