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 正版 魏晋南北朝时期儿童养育与儿童精神研究 周海燕 郑州大学出
  • 新华书店旗下自营,正版全新
    • 作者: 周海燕著 | 周海燕编 | 周海燕译 | 周海燕绘
    •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美阅书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周海燕著| 周海燕编| 周海燕译| 周海燕绘
    •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66.0
    • 页数:252
    • 开本:16开
    • ISBN:9787564581060
    • 版权提供:郑州大学出版社
    • 作者:周海燕
    • 著:周海燕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6.00
    • ISBN:9787564581060
    •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2-01
    • 页数:252
    • 外部编号:1134084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综论
    二、育婴扶幼
    三、家庭关系
    四、童蒙教育
    五、儿童游艺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结构设计、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构设计
    四、创新点与不足
    章 葆育之道:育婴扶幼
    节 求子之道:生命的酝酿
    一、子孙观念
    二、求子活动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胎教
    一、胎教的重要性
    二、胎教的准备——男尊社会下男性的择偶观
    三、胎教之方
    四、胎养之法
    五、堕胎的风险
    第三节 葆育之道:生命的鞠养
    一、家庭的责任:婴儿的生养
    二、官府的责任:葆育资助
    第四节 生子不举与鬻子不养:生命的遗弃
    一、生子不举及其成因
    二、鬻子不养及其成因
    三、官府对生子不举与鬻子不养的惩治与救助
    四、生子不举与鬻子不养的影响
    第二章 情礼之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亲子关系
    节 礼制规范下父子关系——以世家大族家庭教育为视角
    一、父子角色定位与家教幼训
    二、家教幼训的内容
    第二节 情感体系下的父子关系
    一、父之视子:父爱如山
    二、子之事父:反哺之恩
    第三节 父权与礼制双重作用下的母子关系
    一、父权笼罩下的母子关系
    二、礼制规范下的母子关系
    第四节 情感体系下的母子关系:母慈与子亲
    一、母之于子:母爱如海
    二、子之于母:情深意长
    第五节 父母角色定位与亲子互动
    一、父亲角色的定位
    二、母亲角色的定位
    三、儿童角色的定位
    第三章 求学之路:官学与私学中的童蒙教育
    节 魏晋南北朝小学教育再探
    一、小学的含义及设立
    二、小学入学年龄
    三、小学教育内容
    四、小学教育的特点及影响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私学中的童蒙教育
    一、求学方式的多元格局
    二、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三、师生关系的多样化
    四、私学中童蒙教育的特点
    第四章 慈幼之政:孤儿救助
    节 引言
    一、“孤儿”释义
    二、孤儿救助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官府救孤制度
    一、孤儿救助政令
    二、巡行与救孤制度
    第三节 民间救孤措施
    一、宗族恤孤
    二、乡里救孤
    三、其个人救孤
    四、佛教救助
    第四节 孤儿救助的特点及影响
    一、魏晋南北朝孤儿救助的特点
    二、魏晋南北朝孤儿救助的影响
    第五章 童年之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儿童游艺
    节 弱不戏弄:儒家思想下士族对儿童游艺的态度
    第二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儿童游艺:传承游艺与童趣
    一、竹马之欢
    二、骑牛·骑羊·骑狗
    三、斗鹅·斗鸡·斗鸭
    四、水岸之戏
    五、博弈之戏
    第三节 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游艺:时代特色与童志
    一、战争之戏与将帅之才
    二、聚沙为塔与向佛之心
    三、枕石漱流与清谈之志
    第四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儿童游艺:社会参与与童智
    一、弹弓·射猎
    二、乐舞百戏
    三、出游之乐
    第五节 游艺与亲子关系:儿童与父母的亲情互动
    一、儿童游艺与父子关系
    二、儿童游艺与母子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周海燕,女,河北唐山人。郑州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化史。现为西安外事学院教师。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陕西省社科项目一项,参与河南省政府招标项目两项,河南省社科联项目一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童蒙教育形式多端,官学、私学、家庭教育均起到重要作用。儿童精神的塑造与家国情怀的形成在于儿童的教养,儿童的养育是儿童精神塑造与家国情怀养成的根基。因此,儿童的养育问题十分重要,在中国古代史上乃至当今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儿童教养首先在于家庭的责任,良好的家风与家训是儿童精神形成的核心力量,而这种家风又是社会风气形成的支柱,从儿童精神可以看到一个社会发展的面貌。因此,儿童精神的塑造不仅是家庭本身的问题,更是关乎家国情怀的重大问题。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